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这个省:支持5所大学进入“一流学科”!

3月12日,甘肃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印发《新时代甘肃省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 方案明确: 统筹推进省级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培育一批高峰高原学科。发挥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重点支持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甘肃农业大学的草学、兰州理工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兰州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西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等优势学科力争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到2025年,全省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高校占全省高校的比例分别达到18%、24%左右;博士研究生招生数达到2000人左右,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占招生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研究生在校生规模达到5.5万人以上,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达到3.5万人以上;全省高校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同类学科前30%的学科达到35个左右,其中排名前10%的学科(A类学科)达到5个左右。 具体内容如下: 优化学位授权点布局结构 增列......阅读全文

共5167个!高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出炉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高校自设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分别是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截至2019年5月31日)、普通高等学校自设交叉学科名单(截至2019年5月31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系统及科研院所自设二级学科名单(截至2019年5

第四轮学科评估首次采用“分档”方式公布结果

  “中国天眼”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歼—20第四代战斗机总设计师、“天河一号”研发科学家、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作为拥有世界第二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大国,如今,我国培养的一大批研究生已经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前不久,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表

专家探讨:“破四唯”后,第五轮学科评估会有哪些变化?

   2020年,国内高校将迎来两场“大考”:一是完成“双一流”验收工作,二是迎接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  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进行,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科技部、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  在“破四唯”的背景之下,第五轮学

权威解读: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七答“双一流”建设

  扎实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双一流”建设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三部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双一流”建

学科调整要符合知识、市场、教育逻辑

  世界一流学科有多种界定,但是提炼起来,无非是高端人才会聚之所,重大人文和科技成果诞生之处,稳定而广泛的同行认同。三者相互关联,三位一体,方成“一流”。有人才会聚,但出不了思想,成果没有原创,不能称之为“一流”。有原创思想和学术成果,但是学术环境恶化、高端人才四散,学科“一流”也不会持续多久。同理

杨立英张晓林:中国基础研究竞争力的定量分析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近期发布了《中国基础研究国际竞争力蓝皮书2015》(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由张晓林研究员担任总策划、杨立英研究员主持,以科研产出为视角,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基于汤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发布的WoS数据库记录,勾勒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宏观轮廓和基本

“双一流”高校新增专业,实力究竟如何?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各高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1831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241个,涉及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理学、文学、教育学等12大学科门类。工学门类新增备案或审批的本科专业总数达到883个,远多于其他门类。  本次共有94所“双一流”高校有新增备案

顾海良:中国博士培养模式是高水平的“不伦不类”

  【精彩掠影】    1、获得过”百篇博士论文”的导师和社会公认的优秀导师应当有权利选择学生,对导师看中的学生我们也应当给予特殊的放行;   2、给博士上课,应当更多地采取“讲座”的形式,让同个学科不同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分别来给学生上课;   3、如果一个教授不能很好地从事教学,对教学没有热忱和

志愿填报专业统计显示,国内基础学科研究正遭冷落?

  2020年全国高考在大部分省份落下帷幕。如果把高考区分成两个“半场”,“上半场”无疑是考试环节,“下半场”则是志愿填报,决定未来就读的高校和专业。  上世纪80年代,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言犹在耳。近年来,“重商主义”却俨然成为一种潮流——基础学科不仅招生难,而且许多此类专业学生毕业

“强基计划”首年遇冷,多所顶尖名校招生未满

今年7月底,北京某高中学生王琼坐在一间110人左右的考场,参加强基计划的笔试,身边只有不到30个考生。偌大的教室,从未有过的空旷感,让她感到些许不适。 这是一场全国范围的“大面积弃考”考试,而王琼的考场不过是其中一个缩影。 果不其然,不久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兰

冷门变热点:特色学科获评A+等级释放什么信号

  去年年底,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江苏省的3所地方院校——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均有学科被评为A+等级。  其中,南京林业大学的林业工程、林学,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学科均获评A+等级。  有教育

清华大学建立科学史系 “破局”中国科学史

  5月16日,清华大学建立科学史系获批准,6月30日上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成立大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楼多功能厅举行。国内科学史、科学哲学等相关研究的中坚学者济济一堂。不到9点,会场位置已全部坐满,后来的人只能站在或者坐在过道上。  国内大学的科学史系为数不多,清华大学加入其中意味着什么,会给科学

关于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教育部负责人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一起来看看:  1. 制定出台《指导意见》的背景是什么?  答: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

下轮“双一流”倒计时!哪些高校最具潜力?

  8月19日,教育部学位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刊发了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院士撰写的《“双一流”建设的上行式评估》一文,其中透露了一些“双一流”的评审标准。  文中提到,“双一流”所采取的是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一流学科的评定采用专家委员会投票认同规则下的客观评价,一流大学建设高

房喻:呼吁客观公正认识化学

——兼谈2011国际化学年  2008年12月30日联合国第63届大会决定将2011年作为国际化学年(IYC2011),委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负责以“化学——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为主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安排,庆祝化学取得的成就和化

我看第四轮学科评估

  从2016年4月启动申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前后历时一年又八个月,到2017年底千呼万唤始出来,2017年12月28日结果公布,立即成为全国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由于之前风传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将与“双一流”建设挂钩,涉及高校和学科的直接利益和资源分配,因此第四轮评估参与的学科远远多于前三届一

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内地高校上榜学科数量TOP5公布

  (2020年6月29日)软科今日正式发布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2020年排名覆盖54个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  此次排名的对象为全球

生态学“独立门户”之后 未来影响几何?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西方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不但困扰着古希腊的先贤,也长期困扰着中国的生态学家。  “去国外与同行交流,别人问我们做什么的,都得解释半天。比如都是研究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这差别很大。不管是科学家还是学生,都需要一个更加明确的‘标签’

人工智能呼唤建立一级学科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又是重中之重。日前,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这令业内专家感到振奋。  据专家估计,我国智能学科人才需求缺口每年接近

构建学校及学科的科学布局:双一流有了实施路径

  ●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  ●建立建设高校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彻底打破身份固化。  ●构建有力支撑“双一流”建设目标的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需要内外两方同时发力。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

985/211被取消?教育部官宣: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在很长一段时间,高考生和家长、老师心目中好大学的标准是就“985”和“211”。也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问:现在是否还保留985、211工程高校的称呼?985、211工程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到底是什么关系?  最近,教育部对此问题作出了官方正式回复:  截图来自教育部网站问题:请问2006年12

学者热议:送走985能否迎来“双一流”

马陆亭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研究员 储朝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杨德广 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 周光礼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操太圣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程 莹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

官宣!多所高校首批“拔尖计划”2.0名单公布

  近日,多所高校放出消息称已入选首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9月10日,有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已公布入选。  统计为不完全统计,如有遗漏,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双一流”建设 为什么是“他们”成功入选

  今天,中国高等教育掀开了崭新一页。42所学校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95所学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双一流”建设将为中国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迈进而共同奋斗。随着“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公布,这一牵动全国高校乃至全社会关注的大事,也将真正迈出实质性一步。  这份名单是如何遴选出来的?为什么是“他们

国家重点学科审批取消:“摆姿态”或“动真格”

  国家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尤其是在我国。在促进学科发展的问题上,从政府角度可以有意识地支持一些有益于增强国家实力的学科,促进它们办学水平的提升。   国家应该培育社会中间机构,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进行社会化评价,让每个学校按照学术规则来进行竞争,而行业本身也应该自治,形成行业规范。   “重

一流学科建设的“院士视角”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对于很多国内高校而言,2017年9月21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很多高校的发展道路由此改写—— 一个巨大的机遇摆在了它们面前,与此同时,与机遇相伴的挑战也成为了它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近日,作为“一流学科”建设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发布!460所高校4986个学科点上榜

  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公布,排名榜单包括96个一级学科,比去年新增三个学科,分别为系统科学、兵器科学与技术、风景园林学。各个学科排名的对象是在该一级学科设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所有高校,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前50%的高校。共有460所高校的4986个学科点上榜。顶尖学科数量比拼北大、清华遥

理学大比拼!国内高校实力哪家强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定位与特色,尤其是优势学科方面,有的高校属于传统的工科院校,工科实力特别强,而有的高校可能在理科、文科或者医科方面特别强。本期青塔基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进行统计,并分析国内高校理学实力的强弱。  医学学科门类代码为07,共有14个一级学科,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

2018国家“111计划”立项名单公布 含光化学能源、纳米探针等

国家外国专家局 教育部关于2018年度地方高校新建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立项的通知外专发〔2018〕81号  各有关高等学校:  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联合组织的地方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新建基地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经研究,批准山西大学“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效应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

新风口:学科变革,第一批14个

  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我国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交叉学科将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这距离上一次学科重大调整已过去8年。  交叉学科成为新的学科门类,是一次重要的变化,多年罕见。  2021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