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大连理工教授:让学术道德委员会愿担当、能担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5038.shtm......阅读全文

Science:再谈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

  最近热播的《人民的名义》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剧中以侯亮平为首的反贪局检查官们不惧各方势力,勇于跟贪官污吏作斗争,肃清干部队伍的形象也已深入人心。相比之下,科研界虽然没有"贪官污吏",但学术道德与学术诚信的丢失,学术不端行为的不断涌现,也大大地降低了科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度。对此,我们也应

科研伦理和论文发表道德

  大多数科研人员和医师都熟悉科研伦理的概念,特别是在以动物和人作为研究对象时。大多数研究开始前也的确需要从所在研究机构的伦理审查委员会处获得批准。此外,就论文发表(包括医学媒体机构的使用)、作者署名、内容转载和数据的有效性也有相关规定。违反科研伦理和论文发表道德规范的行为会造成拒稿甚至被一些期刊禁

中国学术道德建设任重道远

  1月1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长篇报道——《科研道德:零容忍》(Research ethics: Zero tolerance),详细记述了浙江大学校长杨卫等大学管理者在肃清中国科研风气方面所作出的工作,并就中国的学术道德建设展开讨论。   近年来中国的科研诚信问题受到各方质疑。继“贺海波论

日研究人员面临严格学术道德监管

   在日本,申请政府研究经费的科学家将很快收到新的强制阅读材料:一本提升研究诚信的指南。  这本指南将在今年年底发布,由该国3家主要经费资助机构和日本科学委员会(该国最大的研究人员组织)共同制作。  “这并非对干细胞事件的回应。”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执行主任Makoto Asashima在接

学术失范缘何屡禁不止 代表委员议学术道德建设

  坚守学术道德就是保护学术生态——两会代表委员共议学术道德建设   两会伊始,刚刚就造假事件作出处理意见的浙江大学校长杨卫代表数度严正指出:浙江大学对类似事件将“出一件事,就处理一件事,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学术不端的人”。   一个屡屡成为公众焦点的话题,却又屡屡发生,这不能不让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

山东65人因学术道德问题未通过学位申请

  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获悉,根据山东省学位办对全省33个学位授予单位的抽查统计,本年度共有65人因学术道德问题未通过学位申请,其中博士1人、硕士58人、学士6人。  山东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全省各学位授予单位进一步加强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努力为科学研究

美国学术界关注中国科学道德问题

  “我相信,永远不可能杜绝有人恶性造假,但通过教育,大部分人都会遵循基本原则。”——美国杜克大学教授王小凡  与中国科学院一样,美国国家科学院每年也要举行一次院士大会。但在今年4月举行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年会上,却有一个特别举措:一批美国科学院院士聚集在一起专门召开半天会议,

“中国学术道德维护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建超画的“一座山”深深地印在今天出席“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道德建设论坛”的听众心中。  这不是一座普通的山,它的背景是对我国学风现状的估计。他把学风蜕变分为三个层次:具有学术精神、学术不端、学术腐败,而最高峰正是在学术不端部分高高耸立。“真正具

中国科学报:坚守学术诚信 弘扬道德建设正能量

  鉴于近期流传的葛兰素史克研发中心总裁臧敬五学术造假一事,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在作题为《大学的学术诚信与科学精神》专场报告时,寄语四川大学全体师生:“你们可以不惊天动地,但必须要有诚信。你们可以什么都破产,但学术信誉不能破产。”   毋庸讳言,近年来,随着一宗接一宗的学术不端

“抢发”论文风波:张生家回应违反学术道德的指控

   因为一篇论文,北大清华两大名校、三名科学家,卷入了一场学术争议。  2015年9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双周刊《科学通报》英文版发表了一篇关于动物磁遗传受体蛋白方面的论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学术带头人张生家。  而就在此前的8月2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谢灿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