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超7.7亿中国化学会等50个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评审公示

近日,中国科协办公厅申报的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项目经过项目申报、资格审查和专家评审,确定中国特色一流学会拟支持学会名单和特色创新学会拟支持学会名单。其中,中国特色一流学会拟支持学会名单共50个,包括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华医学会等,拟支持金额共7.775亿元。关于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申报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项目的通知》(科协办函创字〔2021〕205号),经过项目申报、资格审查和专家评审,确定中国特色一流学会拟支持学会名单和特色创新学会拟支持学会名单。 按照有关规定,现对拟支持学会名单(见附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12月3日—12月9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署名反馈至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改革服务处。 联 系 人:王 冠 张玮琳 联系电话:010-62194054 电子信箱:SJYL@ca......阅读全文

超7.7亿 中国化学会等50个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评审公示

  近日,中国科协办公厅申报的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项目经过项目申报、资格审查和专家评审,确定中国特色一流学会拟支持学会名单和特色创新学会拟支持学会名单。其中,中国特色一流学会拟支持学会名单共50个,包括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华医学会等,拟支持

探索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致读者  点滴之水,融入江海,方不致枯竭;一己智慧,系于家国,才可济天下。今天,智库时代在中国华彩启幕,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号角声起,激荡着各界学人久已有之的报国宏志,也昭示着一个发展中大国汇聚民智、科学决策的信念与胸襟。  智者前瞻,智库谋远!我们听到了时代的召唤。于是,《智库》版呈现在您的面

争创中国特色一流大学!校庆之日这所高校再发最强音!

  10月18日,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苏州大学迎来120岁生日。上午十时,苏州大学纪念建校120周年发展大会在独墅湖校区恩玲艺术中心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视频讲话;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原会长华建敏出席;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致

质检总局发布《中国特色质检技术体系建设纲要》

原标题:《中国特色质检技术体系建设纲要》发布 提出了质检技术体系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为推进质量强国战略,切实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8月19日,质检总局正式发布《中国特色质检技术体系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分为概论、体系构成、改革发展、制度

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

  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是统筹可持续发展与限控二氧化碳排放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由于发展阶段不同,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方面所承担的义务、减排目标和重点领域也有根本性差异。  发达国家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经济社会进入内涵发展阶段,能源需求增长缓慢,可以通

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智库建设的重要批示和刘延东副总理在“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

李文华:走中国特色科创之路

  走中国特色科创之路  ——访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洁净煤技术中心主任李文华  “我们所从事的煤清洁利用技术研发,不被一般民众了解,但正是这些看似离一般民众很遥远的工作,如今正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能源保障。只要我们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科创之路,按照既定计划,持续研发下去,

支树平:加大建设中国特色质检技术体系力度

  4月8日,2015年全国质检系统科技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传达了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的指示,副局长张沁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还对六位荣获“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科技兴检’突出贡献奖”的科技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支树平在指示中提出,质检科技是质检事业的根基和血脉,2010年以来,科技质检建设主动进

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要怎样炼成

   6日,教育部与中兴通讯在宁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在地方本科高校共同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来自高校、企业和教育研究机构等的600余人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秋季分论坛”开幕式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实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发展。人才

胡鞍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世界性国际竞争,既体现在经济竞争,更体现在科技竞争。历史已经表明:“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落伍者,曾是“一穷二白”的国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起点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60多年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已成为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