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戴永年逝世

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戴永年,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27日在昆明逝世。戴永年,1929年2月生于云南昆明。1948年12月加入“云南民主青年同盟”,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云南大学矿冶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随云南大学矿冶系调整进入昆明工学院工作,1956年由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研究生班毕业后,在昆明理工大学任教。曾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资深常务理事。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永年是我国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领域的先驱,发展了金属真空气化分离理论,形成了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理论体系;发明了内热式多级连续蒸馏真空炉和卧式真空炉,改革了锡、铅、锌、锂、多晶硅冶金部分传统生产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其主持研究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已产业化。他在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锡冶金》教材,被列入国家优秀科技书目......阅读全文

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戴永年逝世

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戴永年,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27日在昆明逝世。戴永年,1929年2月生于云南昆明。1948年12月加入“云南民主青年同盟”,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云南大学矿冶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随云南大学矿冶系调整进入昆明工学

沉痛悼念|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矿冶学家戴永年逝世

据昆明理工大学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矿冶学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戴永年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27日18时16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戴永年1929年2月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47年9月考入云南大学矿冶系。1948年12月加入“云南民主青年同盟”,1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

梁敬魁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敬魁同志,于2019年1月1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梁敬魁同志1931年4月28日生于福建福州,195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60年2月在苏联科学院获技术科

沈自尹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沈自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3月7日7时22分在华山医院逝世,享年91岁。  沈自尹,1928年3月出生,浙江镇海人。1949年3月参加革命,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7月从原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分配至广州岭南医学院

李连达院士逝世

   我国著名中药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0月18日11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李连达,1934年7月24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后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工作。1956-1974年在西苑医院

吴孟超院士逝世,享年99岁

  5月22日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22日去世,享年99岁。 吴孟超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治病救人78载,九旬高龄依然坚守在门诊、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吴孟超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肝胆外科开拓者和创始人。   吴孟超,1922年8月31日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

又一位院士离世,今年已痛别34位院士

中国人民大学在本月3日发布讣告,该校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解思深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本月2日19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作为我国学界的一位巨匠,这位学者的离世让世人感到难过,而作为我国顶尖学者,解院士在这么多年期间,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位学者的离世,不只是中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院士逝世

  记者从上海大学获悉,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7月30日早晨在上海逝世。   钱伟长生平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出生,江苏无锡人,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耀华中学名誉校长。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

两院院士朱光亚在京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朱光亚同志,因病于2011年2月26日10时3

著名桥梁专家陈新院士逝世

   6月26日,我国著名桥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新,因病医治无效,在无锡逝世,享年80岁。   陈新195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桥梁专业,毕业后就投身到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中。1953-1957年,参加武汉长江大桥设计,主要从事水中基础设计工作,为实现苏联专家提出的管柱钻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