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科院百人博士最新PNAS文章

来自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的研究人员以皮肤真菌犬小孢子菌为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验生物学方法鉴定了一个新型的真菌来源的防御素(命名为孢子霉素),首次表明皮肤真菌为一种新的抗感染药物资源,为治疗耐药性细菌引起的感染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为动物所研究员朱顺义研究员,朱顺义研究员2004年入选 "百人计划",主要从事动物毒液生物活性肽的进化和基因组学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两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病原微生物。传统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这些细菌耐药性的增强,从而增加了治疗成本和健康风险。因此,发展新型特效的抗生素药物已迫在眉睫。作为天然免疫效应分子的抗微生物肽为这一挑战带来了新的契机。与传统抗生素相比,抗微生物防御素具有独特的抗菌机理,能够有效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在这篇文章中,......阅读全文

基因组学探究沙棘放线菌固氮生物学机制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性灌木,其根部与放线菌共生固氮,适应缺水少肥的华北及西北贫瘠地区,是防风固沙功臣;其果实富含维生素C及黄酮等活性物质,是健康饮品的原料供给者;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近日,《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来自中科院植物分子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英国开发合成生物学/化学抗生素生产平台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于2017年11月28日的《自然-通讯》期刊的论文称,他们将合成生物学和化学相结合,创造了一个现代化的技术平台,可以生产新的抗生素以对抗日截短侧耳素的衍生物是有效的抗菌药物,但通常需要进行严苛的化学修饰。布里斯托尔大学研究人员鉴定了涉及截短侧耳素生物合成的步骤,确

基因组学:将数字信息转化为生物学功能

优势 ·      同时检测克隆和定量荧光标记---使用表现型筛选克隆   ·      从加样、涂布到挑取完全自动化工作流程   ·      从样品涂布到挑取、复制和重排记录并追踪样品数据   ·      每天准确挑取超过30000个筛选到的克隆,效率>98%   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

基因组学研究细菌抗生素耐药性如何在不同物种间传播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克莱姆森大学的研究者们记录了人体内寄生菌所产生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向其它物种内寄生菌横向传播的趋势。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群患有各种人畜共患病,这些疾病通常通过食物,水或与动物直接接触传播,而直接导致疾病发生的病原菌则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炭疽等。  对此,研究员Richa

基因组学为生物学家们揭示软体动物神经系统演化的奥秘

  本周的英国《自然》杂志在13日公开的基因学论文中,发表了章鱼的基因组序列,为生物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得以深入了解这一类神奇生物复杂神经系统的演化过程。  章鱼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它的“伙伴”还包括鱿鱼和墨鱼,都是有着丰富而复杂行为的积极捕食者。在无脊椎动物当中,它们拥有多个引人注目的形态特征

全基因组测序的竹亚科及生物学性状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禾本科(禾草)是被子植物最大科之一,约有12000种,是水稻、小麦、玉米等人类粮食和牲畜饲料的主要来源,也为人类提供了加工淀粉、制糖、酿酒、造纸、编织和建筑等方面的重要原料。同时,禾本科又是植物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式类群。竹亚科(竹子)是禾本科的12个亚科之一,与早熟禾亚科、稻亚科组成BOP

基因组学分析揭示

  英国《自然》杂志18日在线公开的一篇基因组学论文显示,来自西伯利亚阿尔泰山脉东部尼安德特人的祖先,和现代人祖先的相遇与交融繁殖可能比原先认为的更早。已有证据显示,尼安德特人在47000年到65000年前在非洲之外就向现代人贡献了遗传物质。这项新研究还显示,大约在10万年前,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

美印药物基因组学与癌症基因组学检测商业化

美国Companiondx实验室拟与健康信息技术服务商Enable Healthcare合作,向医生推广药物基因组学检测;印度癌症医学公司HCG宣布建立一个新的肿瘤基因中心,旨在下代测序技术能够帮助定位肿瘤,从而提高化疗和放疗的效率和响应率  美国药物基因组学检测商业化  Companiondx实验

Science专题:癌症基因组学

  在2001年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后,许多的研究人员立即将目光放到了利用这些信息来更好地了解遗传学上。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确定了表观遗传学在癌症的发生、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效应。从鉴别与遗传性癌症相关的单基因变异的前基因组时代转向,测序技术的进步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利用全基因组方法来检测基因组间的差异,以

毒理基因组学的定义

毒理基因组学(toxicogenomics)是从多基因、全基因组水平研究毒物作用与基因表达的相互影响。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促进环境应激原与疾病易感性关系的理解、阐明毒性分子机制、筛选和确认与疾病和毒物暴露相关的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