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召开

3月2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详细介绍了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技术综合示范、人才支持培育、国际合作支撑、创新体系能力提升、“双碳”科普等八大行动,以及面向“双碳”战略重大科技需求具体实施的18项重点任务。 发布会上,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表示,中科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中科院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多学科建制化优势,组织院士专家经过近半年的研讨和凝练,形成了“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是开放性的科技规划,坚持与时俱进,将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需求进行调整和更新。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丁赤飚介绍了“行动计划”主要内容。“行动计划”以解决关键核心科技问题为抓手,促进......阅读全文

双炉红外碳硫分析仪的系统构造分析

1.仪器结构:模块式结构,由电子天平、计算机、打印机、高频感应燃烧主机、管式电阻炉主机、吸尘器等模块组成。2.红外检测系统:1) 标准配置碳硫分析仪根据用户需求配备三个独立的红外吸收池(即三个物理通道:2个碳通道和1个硫通道);CS3000G系列仪器也可根据用户需求配置四个独立的红外吸收池(即四个物

聚集可调双发射手性碳纳米环研发成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平武教授课题组与杨上峰教授课题组合作,合成了首个具有聚集可调双发射性质的手性双环分子。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这种新型手性分子在聚集态和溶液态可以发射不同波长的荧光,通过控制聚集程度,调节两个发射峰的比例,获得多种颜色的荧光发射。”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

“双碳”带来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新赛道

  “发展‘双碳’,就是发展绿色经济,是一次文明的变革,是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3日下午,2022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天津峰会正式闭幕,闭幕式上,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长,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全国工商联知名企业委员会主席团轮值主席陈东升认为,双碳时代带来的科技

“双碳”和AI加持,绿色科技创业能否再迎东风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我国加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由此引发绿色低碳科技攻关和推广利用,为投资者带来了众多机遇,资本纷纷再次“掘金”绿色科技创业领域。  1月2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发布公告,拥有中国科学院背景的垃圾发电企业——北京中科润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

“双碳”和AI加持,绿色科技创业能否再迎东风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我国加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由此引发绿色低碳科技攻关和推广利用,为投资者带来了众多机遇,资本纷纷再次“掘金”绿色科技创业领域。  1月2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发布公告,拥有中国科学院背景的垃圾发电企业——北京中科润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

港科大(广州)(筹)与江门共建“双碳”实验室

江门“双碳”实验室揭牌。主办方供图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现场。主办方 供图  12月7日,广东江门“双碳”实验室揭牌成立。活动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与江门市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校长倪明选在致辞中表示,将举全校之力,加强与江门在“碳达峰、碳中和”领

“双碳”目标下,气候服务助风光资源“风生水起”

“在未来电气化趋势下,电力系统脱碳是全社会零碳发展的关键。这意味着现有能源体系要进行快速转型,风电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将发挥更大作用。”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阳在中国气象局近日召开的“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气候服务发布会上表示。 目前,我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开发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已经开发的风能、太阳能

多级电解槽试验平台,“双碳”目标下电解镁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马海州课题团队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安装、调试,建造了实验型多级电解槽试验平台。该平台的核心组件电解系统由一个高效液镁分离阴极、多个碳质双极和一个石墨阳极组成。课题组以青海察尔汗盐湖副产氯化镁为原料,利用该平台开展了金属镁电解实验。整体设备运行正常,已产出金属镁

绿色分子印迹技术“双碳”下海岸污染防治新思路

  海岸带是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地球关键带。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大量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被排放到海岸带中,高强度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导致海岸带这一地球关键带功能退化。海岸带的生态化学要素尤其污染物等的监测和治理极为重要,然而,海岸带区域环境基质复杂,污染物等种类繁多且通常含量很低,亟需开发高选择、低成

预热地热大会,助力“双碳”,首个地热科普展举办

作为北京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的一项重要预热活动,由中国科协、中国石化共同主办的中国首个地热科普展——“拥抱双碳,共赢未来”地热科普公益展,7月4日下午在中国科技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0月底,旨在通过地热公益科普,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办方通过展览科普介绍说,地热能

上海:加强高端仪器仪表发展,健全双碳计量体系

  1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本市贯彻国家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计量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作用显著提升;到2035年,通过计量科技创新和计量赋能高质量发展,本市计量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同时,提出加强计量科技基础

院士专家热议“双碳”背景下氢能产业发展

  10月19日,“双碳”背景下的氢能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在上海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科协指导、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办,主题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氢能产业、科技与生活”,旨在凝聚发展氢能产业共识,促进氢能领域合作,推动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氢能产业链和经济生态圈,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双碳目标下,长三角地区打造跨域低碳发展样本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绿色低碳、节能降耗已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近期,包括上海、海南、吉林在内的多个地方政府密集公布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相关意见、计划等“路线图”。其中,多地表示要建设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  近日,位于沪苏浙交界处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布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碳

我国学者利用三维网络碳材料研制双碳钠离子混合电容器

  混合电容器技术将二次电池和超级电容器进行“内部交叉”,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及长寿命等特性。目前,锂离子混合电容器已实现商业化应用。但锂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会限制锂基储能器件大规模应用及可持续发展。钠钾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价格低廉,与锂的物理化学特性相似,使得钠钾离子储能器件有望成为锂基储能体

为实现双碳目标,大连理工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

大连理工大学碳中和研究院29日在辽宁大连揭牌成立,该研究院将面向国家双碳重大战略需求中的清洁能源、碳减排、先进节能、碳捕集与封存等关键技术,开展学科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打造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示范田。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日益显现,“碳达峰”“碳中和”逐步成为全球共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首期“能源化学云论坛”在线举行,为“双碳”之路解题支招

中国化学会能源化学专业委员会日前在线举办首期“能源化学云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应邀参加,为如何走好“双碳”之路解题支招。包信和在论坛上表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国家经济社会达到一定的条件和水平。他进一步指出,我国没有时间重复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先快速增长—长时间饱和

在“双碳”目标下,学者相聚共探产城发展之路

近日,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主办,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城市生态经济专委会、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的“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城市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碳中和背景下城市与产业发展研究’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

基金委发布2022年度“双碳”专项项目指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223.shtm 为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的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满足国家实施“双碳”战略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需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与医学板块现发布2022年度“双碳”专项项目

“世界第三极”能为实现“双碳”目标做些什么?

(东西问)孙发平:“世界第三极”能为实现“双碳”目标做些什么?中新社西宁4月22日电 题:孙发平:“世界第三极”能为实现“双碳”目标做些什么?中新社记者 潘雨洁今天是世界地球日。珍爱地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愈发成为国际共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中国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推进双碳,我国将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551.shtm 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该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 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

实现“双碳”目标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实施

有关省、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有关企业: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

环卫行业进入数治共享,一路迈向双碳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环卫业从事业化阶段、装备化阶段、市场化阶段、资源化阶段、数字化阶段、数治共享阶段,一路迈向双碳阶段。”  8月4日-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的“2021—2022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年会暨中国环卫博览会”上,中国环境卫生协会执行副会长、中环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洁”)

中科院:先进核能技术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

不久前,中科院发布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先进核能技术是重点攻关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各类减少碳排放的清洁能源中,核能是令人又爱又惧的存在。作为清洁能源,核能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希望,但它也是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美国三英里岛核事故、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日本福岛核泄漏,

双炉红外碳硫分析仪原理设计和安装步骤

双炉红外碳硫分析仪是以热释电传感器为核心,由电弧燃烧炉和计算机组成的智能化红外分析仪。能快速、准确地测定钢、合金钢、不锈钢及其它材料中碳、硫两元素的百分含量。是集光、机、电、计算机、分析技术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测量范围宽、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等特点。 双炉红外碳硫分析仪采用气动原理,设计了高压排

助推双碳战略,中国绿色投资规模去年已达2.6万亿

  2023中关村论坛期间,“双碳战略与绿色金融”平行论坛于5月27日举行。来自政府机构、国际组织、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的代表,围绕碳中和与绿色产业发展、储能等绿色技术创新、碳市场与绿色投融资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双碳战略和绿色金融的未来发展之路。  自2020年双碳战略提出以来,我国逐步建成碳

中欧协副会长代军杨:“双碳”带来中欧合作新机

  近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专题推介会暨中欧协会春季交流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会议期间,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以下简称中欧协)副会长代军杨在接受 《中国科学报》等媒体专访时表示,在“双碳”目标之下,中国与欧洲的技术交流、经济合作将越来越密切。  2023年是中国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

储能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双碳驱动能源革命

 1、能源革命高歌猛进,开启储能万亿市场1.1、 碳中和下的新兴赛道,万亿市场冉冉升起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全球 55%的累计排碳来自电力行业,电力行 业 80%排碳来自燃煤发电,而随着全球电动化的推进,未来电力占二次能源比重将不断增加。因此减少燃煤发电比重的同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成为

“双碳”目标科技路线图聚焦十大行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28.shtm 近日,科技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通过10项具体行动为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绘就了实施路线图。 为

“双碳”研究推进器!浙江强校诚聘海内外英才

    浙江碳中和创新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6月,是浙江工业大学响应“双碳”国家重大战略,整合校内外双碳研究领域的优势资源,设置的校级直属研究机构。    研究院下设碳中和监测、碳转化与应用、双碳战略政策3个研究中心,致力于开展覆盖碳中和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研究,聚焦碳中和领域重大科学技术问题,通过技

为实现“双碳”目标,用实际行动推动全球节能减排

一直以来,我国用实际行动推动全球节能减排,积极履行同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其中,我国的对外投资在不少方面对全球减排有所助益。  首先,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减少了这些国家的碳排放。我国对外投资企业采用的生产技术,遵守了全球中高端水平的环保标准。相比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技术标准,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