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践行工程科技使命担当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学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团结带领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工程院党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落实“四个面向”要求,以打造国家倚重的国家高端科技智库为己任,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服务国家、顶天立地的战略科学家队伍,奋力推动我国工程科技事业开创新局面。 加强党对工程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百年奋斗实践雄辩地证明,党中央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始终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中,党的领导是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 工程院党组始终坚持和加......阅读全文

中国工程院公布新修订的《中国工程院章程》

中国工程院章程 (2018年5月30日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中国工程院(以下简称工程院),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由院士组成,致力于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第二条  中国工程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工程院送别袁隆平院士

5月24日上午10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前往送别。 铭德厅内,哀乐声声,袁隆平遗像悬挂大厅中央,李晓红、邓秀新神情悲痛,缓步来到袁隆平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袁隆平的遗体三鞠躬,

中国工程院与美国国家工程院签署合作备忘录 有效期3年

6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与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查尔斯·威斯特代表两院在北京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在两国现行法律和规定下,根据双方财力,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促进工程科技领域和相应的工程科技产业间的进一步沟通与合作。 双方将通过互访、联合举办研讨会、开展共同研究等形式,为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邹竞逝世

  我国感光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邹竞,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9日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  邹竞,1936年2月生于上海市,祖籍浙江平湖。1960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获工艺工程师学位。曾任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

安捷伦CTO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据外电报道,安捷伦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Darlene Solomon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NAE)院士。   选举原因是她“在创新的核酸和微流体产品的发展的领导”。这是由安捷伦实验室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发的基础创新,有助于安捷伦产品在生物分子研究前沿,特别是精准医学的进

徐匡迪获英国皇家工程院国际奖章

该奖表彰欧盟外国家的个人在工程学术及商业领导方面的杰出成就 应英国皇家工程院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6月9日至11日对英国进行了访问,并接受英国皇家工程院授予的国际奖章。 英国皇家工程院9日晚为徐匡迪举行了隆重的颁奖晚宴,菲利浦亲王和英国工程科技界约280位来宾参加了颁奖晚宴。英国

白春礼当选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

  6月18日,加拿大工程院(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在加拿大卡尔加里隆重召开2018年年会,并在会上举行了新当选院士授予仪式。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当选为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International Fellow)。  白春礼是国际知名的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

中国工程院致信2017年当选院士

   致2017年当选院士的一封信  各位新当选院士:  您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们向您表示诚挚的祝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这个称号是国家和人民对您多年来辛勤工作所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意味着新的责任和使命。  党的十九大擘画了202

中国工程院:不会主动撤销“烟草院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3月7日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时说,工程院依据章程作出的决定不会改变:不会主动撤销“烟草院士”谢剑平的资格。  从事“烟草减害”研究工作的专家谢剑平自2011年底当选工程院院士后,对其院士资格的争议持续了一年多时间。许多院士及控烟专家都曾表示反

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切缅怀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等7位院士分别撰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