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的免疫原理

狂犬病病毒 RNA 编码核蛋白(N)、M1、M2、病毒包膜糖蛋白(G)和 L 五种蛋白,其中 G 蛋白是狂犬病病毒最主要的抗原,可有效刺激特异性辅助性 T 细胞(helper T, Th)和细胞毒性 T 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 CTL)增生,并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G 蛋白特异性抗体是狂犬病疫苗最重要的保护性抗体,免疫效果主要依赖其抗原表位、结构、蛋白折叠及糖基化等。机体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约 7 天左右产生 IgM(Immunoglobulin M)抗体,在约 14 天后产生 IgG(Immunoglobulin G)抗体并迅速升高。IgM 和 IgG 抗体均具有中和病毒的能力,有些中和抗体能进入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神经细胞内抑制病毒复制。CTL 的高峰出现在免疫后 12 天,可清除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狂犬病病毒,Th 细胞可增强抗核蛋白和糖蛋白抗体,也能增加保护效果。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序列高度保守,氨基酸同源性......阅读全文

狂犬病疫苗的发展历史

1882 年,法国人路易·巴斯德先生首次成功发明了人用狂犬病疫苗,之后经历了早期的动物神经组织疫苗、禽胚疫苗、细胞培养的粗制疫苗,发展到21世纪技术日趋完善的原代地鼠肾细胞、鸡胚细胞、人二倍体细胞和 Vero 细胞培养的纯化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疫苗(Human Diploid Cell Rabies

简述霍乱疫苗的免疫原理

  霍乱康复者对霍乱弧菌感染至少可产生3年的免疫力。研究发现,这种免疫力主要依靠人体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其中以具有杀弧菌活性的菌体O抗原和阻断毒素作用的抗毒素抗体最为重要,它们通过抑制细菌在小肠定居和繁殖,并阻断霍乱毒素作用而起保护作用。经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表明,采用菌体抗原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复合免疫

简述甲肝疫苗的免疫原理

  人体的免疫反应分为特异免疫和非特异免疫。侵入人体的外源物质称为抗原,每种病毒抗原一般都由蛋白衣壳,衣壳上有决定免疫特异性的抗原决定簇,当抗原与抗体结合后,抗体试着消化抗原,同时产生与抗原决定簇相关免疫记忆的特异抗体,这种特异抗体可以在人体内存在很长时间,并且在下一次病毒入侵时,迅速有效的消化病毒

“狂犬病疫苗“相关文献

导读: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预防接种狂犬病疫苗对防止发病有较为重大的作用。

狂犬病基础免疫阶段的免疫程序

第0天、第7天和第21天(或第28天)分别接种1剂,共接种3剂。

简述狂犬病疫苗的使用禁忌

  对疫苗中任何成分曾有严重过敏史者应视为接种同种疫苗的禁忌症。对一种品牌疫苗过敏者,可更换另一种品牌疫苗继续原有免疫程序。  妊娠、患急性发热性疾病、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活动期、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可酌情推迟暴露前免疫。  免疫缺陷者不建议进行暴露前免疫,如处在狂犬病高暴露风险中,亦可进行暴露前

狂犬病疫苗的注意事项

  1)若发现制品有摇不散的凝块或变色,或安瓿有裂纹,液体疫苗曾经冻结等情况,均不得使用。  (2)疫苗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3)注射疫苗期间可照常工作,但切忌饮食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进行剧烈劳动,以避免引起反应。  (4)严重咬伤者一定要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5)备用1:1000肾上腺素

生物制品疫苗的免疫原理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

狂犬病加强免疫阶段的免疫程序

接触RABV的实验室人员每6个月检测一次血清中和抗体水平;兽医、动物疾控部门等每2年监测一次血清中和抗体水平。当血清中和抗体水平

4960人份问题狂犬疫苗流入湖南

        问题狂犬病疫苗流入湖南引起大众的关注。记者昨日从省药监局获悉,从目前获取的信息看,流入湖南的4960人份问题狂犬病疫苗已全部使用完,暂无接到不良反应的报告,接种者不必过度担忧。  据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对人用狂犬病疫苗进行监督检查中发现,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福尔

北京加强狂犬病疫苗监管

据中国医药报讯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范狂犬病疫苗管理工作,日前北京市卫生监督部门对辖区内66家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进行了复查,同时对184家一级及以下未被指定为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了抽查。 据介绍,此次检查共出动监督员410人次,监督车辆126车次,共监

新型狂犬疫苗可有效减少接种次数

  今日是第5个世界狂犬病日。昨日,记者从南京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我国每年狂犬病病例均超过2000例,位居全球第二位。随着近年来“宠物热”的升温,被动物咬伤的市民人数快速增长,狂犬病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手段。   “很多市民现在都知道被猫、狗等动物咬伤要

狂犬病疫苗的主要功能

狂犬病疫苗是用于暴露前或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特殊药物,且暴露后处置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狂犬病疫苗的罕见不良反应

  1、中度以上发热反应  38.0℃(含38.0℃)以上发热,可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必要时可以使用解热镇痛剂。  2、过敏性皮疹  接种疫苗后 72 小时内出现荨麻疹,出现反应时,应及时就诊,给予抗过敏治疗。

吸附狂犬病疫苗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吸附狂犬病疫苗英文名称rabies vaccine adsorbed;RVA定  义一种预防狂犬病的疫苗。其用罗猴胚胎肺培养中生长的狂犬病毒,经β-丙内酯灭活和磷酸铝吸附浓缩而制成,供接触前或接触后肌内注射。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应用免疫(二级学科),免疫预防(三级学科)

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发展历史

1882 年,法国人路易·巴斯德先生首次成功发明了人用狂犬病疫苗,之后经历了早期的动物神经组织疫苗、禽胚疫苗、细胞培养的粗制疫苗,发展到21世纪技术日趋完善的原代地鼠肾细胞、鸡胚细胞、人二倍体细胞和 Vero 细胞培养的纯化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疫苗(Human Diploid Cell Rabies

狂犬病疫苗的特点和应用说明

【不良反应】局部反应:少数有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搔痒,甚至水肿、淋巴结肿大。 全身反应: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和精制地鼠肾细胞疫苗,因疫苗经纯化,杂质白极少,所以接种副反应罕见或轻微。【禁忌】治疗性接种:由于狂犬病是致命性疾病,为挽救生命任何禁忌症都是次要的,故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后预防无禁

关于狂犬病疫苗的发展历史介绍

  1882 年,法国人路易·巴斯德先生首次成功发明了人用狂犬病疫苗,之后经历了早期的动物神经组织疫苗、禽胚疫苗、细胞培养的粗制疫苗,发展到21世纪技术日趋完善的原代地鼠肾细胞、鸡胚细胞、人二倍体细胞和 Vero 细胞培养的纯化疫苗。  人二倍体细胞疫苗(Human Diploid Cell Rab

关于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简介

  人用液体浓缩狂犬病疫苗为橘红色一紫红色微混浊液体,久放形成可摇散的沉淀。冻干浓缩狂犬病疫苗为淡黄色疏松体。含硫柳汞防腐剂。 可分为:一咬伤后预防,二无咬伤预防。 1.咬伤后预防任何可疑接触狂犬病毒,如被动物(包括貌似健康动物)咬伤、抓伤(即使很轻的抓伤),皮肤或粘膜被动物舔过,都必须接种本疫苗。

狂犬病疫苗罕见不良反应

罕见不良反应中度以上发热反应38.0℃(含38.0℃)以上发热,可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必要时可以使用解热镇痛剂。过敏性皮疹接种疫苗后 72 小时内出现荨麻疹,出现反应时,应及时就诊,给予抗过敏治疗。

3万多支问题狂犬疫苗流入安徽

    3万多支问题狂犬疫苗流入了安徽 部分已被接种        中广网北京12月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17分报道,江苏延申公司和河北福尔公司生产的7个批次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因出现质量问题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叫停。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加紧排查这些问题狂犬病疫苗的流向。昨天,据安徽

狂犬病疫苗常见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局部反应接种疫苗后 24 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一般不需处理即可自行缓解。全身性反应可有轻度发热(37.3-37.9℃)、无力、头痛、眩晕、关节痛、肌肉痛、呕吐、腹痛等,一般不需处理即可自行消退。

关于狂犬病疫苗的注意事项介绍

  (1)若发现制品有摇不散的凝块或变色,或安瓿有裂纹,液体疫苗曾经冻结等情况,均不得使用。  (2)疫苗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3)注射疫苗期间可照常工作,但切忌饮食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进行剧烈劳动,以避免引起反应。  (4)严重咬伤者一定要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5)备用1:1000肾上腺

关于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分类介绍

  按其培养病毒所用的组织来源可分为脑组织疫苗、鸭胚疫苗与组织培养疫苗三大类近20种疫苗。  脑组织疫苗有致变态反应之虞,但有些发展中国家仍在使用。  鸭胚疫苗效果不理想,已停用。  我国在1980年以前均生产羊脑制备的经石炭酸灭活的疫苗(也曾制备乙醚灭活疫苗),为解决人用脑组织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神

组织培养狂犬病疫苗的制造方法

组织培养狂犬病疫苗的制造方法 (摘自:感染症等情报“WORLD FOCUS” NO.90 2007/1/15)

狂犬病基础免疫阶段的接种人群

所有持续、频繁暴露于RABV危险环境下的个体均推荐进行暴露前预防性狂犬病疫苗接种,如接触RABV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可能涉及任何狂犬病患者管理的医护人员、狂犬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兽医、动物驯养师以及经常接触动物的农学院学生等。此外,建议到高危地区旅游的游客、居住在狂犬病流行地区的儿童或到狂犬病高发地区

狂犬病疫苗极罕见不良反应

极罕见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一般在注射疫苗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发生。患者突然出现典型休克表现,如: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四肢湿冷、发绀,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血压迅速下降乃至测不出,脉搏消失,甚至导致心跳停止;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可伴有一些过敏相关的症状,如:皮肤潮红、瘙痒,继而出现广泛的

新狂犬病疫苗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  10月11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人用皮卡狂犬病疫苗”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研讨会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该疫苗是全球首创的治疗性狂犬病疫苗,率先采用一周加速完成免疫的免疫规程,可大幅提升免疫人群的依从性,并于近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给予的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批件。  专家表示,治

简述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注意事项

  若被咬伤的时间在 10天以内 ,应进行正规的狂犬病疫苗接种。  如被咬伤的部位为头面部、颈部或系被狂犬咬伤者 ,即使已过相当长时间 ,仍应积极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 ,同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  只要人还没有发病,狂犬疫苗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人还没有发病就行。

使用狂犬病疫苗后的常见不良反应

  1、局部反应  接种疫苗后 24 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一般不需处理即可自行缓解。  2、全身性反应  可有轻度发热(37.3-37.9℃)、无力、头痛、眩晕、关节痛、肌肉痛、呕吐、腹痛等,一般不需处理即可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