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国家公园绿皮书”发布

11月5日,由北京林业大学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我国第二部“黄河生态文明绿皮书”和首部“国家公园绿皮书”发布会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座谈会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 “国家公园绿皮书”《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报告(2022)》由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研究中心教授张玉钧联合行业专家共同完成。全书对近年来国家公园以及自然保护地的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国家公园的制度建设现状展开了一定程度的评估,同时对国家公园试点区和第一批国家公园的建设经验进行了介绍,是在全国率先发布的首部中国国家公园绿皮书。 该书对近年来国家公园以及自然保护地的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全书由两个总报告、二十七个分报告组成,主要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在发展现状上,充分解读中国国家公园概念内涵,分析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优势与建设问题;在空间布局上,针对中国自然保护地布局现状,探讨新型自然保护地网络构建及国家公园规划......阅读全文

三省协同立法共同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701.shtm7月28日闭幕的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的决定》,该《决定》是省人大常委会在省际之间开展的首次协同立法,自202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物种户口本”不断更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海南,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绿水青山、碧海蓝天,这是海南发展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而想要保持住这个优势,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近年来,海南积极探索建设国家公园,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物种户口本不断更新。清晨,在海南热

三江源国家公园:-共治共建共享-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总面积19.07万平方公里,比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大21倍;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国家公园,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处“世界第三极”;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有绵延逶迤的冰川、白雪皑皑的雪山、神秘璀璨的湖泊、奔腾蜿蜒的江河、生机

京津冀将建环首都国家公园-湿地、空气等成关注焦点

   “北京森林生态质量不高,城区没有森林”“一定要用京津冀一体化的湿地森林共同解决北京的问题”“建议开辟新媒体平台、助力环保执法”……昨日,市“十三五”规划召开第四场公众建言会,14位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建言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与多位政府人士面对面交流并建言。副市长林克庆出席了

样芯分析技术(十)厄瓜多尔南部卡哈斯国家公园全新世...

样芯分析技术(十)厄瓜多尔南部卡哈斯国家公园全新世晚期地层研究位于活火山下游的湖泊是火山爆发时产生的火山灰(tephra)的天然储存库,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的Stéphanie H. Arcusa等人利用CORESCANNER XRF技术、SPECIM SCS样芯高光谱成像技术等对厄瓜多尔南部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新体系,这六点是关键

“海南热带雨林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全球最濒危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种群已增至5群36只;三年来已发现28个野生动植物新种。社区群众生活得到持续改善,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海南省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亚东30日晚在2022“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海南行”活动启动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各司其职的“孪生兄弟”

  早在1956年,我国就成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后,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探索走出了一条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之路,对珍稀野生动植物、珍贵的自然遗迹和典型的生态系统保护发挥了重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我国开始开展国家公

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面积已超美国60个之和,怎么建?

我国第一批五个国家公园面积之和已达到23万平方公里,超过美国全部60个国家公园面积之和。未来国家公园总面积预计约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0%,也远高于美国2.3%和世界平均3.4%的水平。国家公园不能简单理解为“无人区”,更不能当作城市公园或旅游度假区。“最严格的保护”是最严格地按照科学来保护,而不是建立

国际先进水平——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数据平台

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由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及天立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自然资源数据融合技术及其在生态保护管理中的应用项目”,由该厅进行成果鉴定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核发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按照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管控体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发现昆虫新种14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698.shtm 近日,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通过3年的野外调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记录到昆虫及蛛形动物18目105科442属679种。其中,发现昆虫新种14种,中国新记录1

研究揭示三江源国家公园土壤侵蚀及其分布特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172.shtm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涉及青海省治多、曲麻莱、玛多、杂多4县和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土地总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该区按流域可划分为长江源园区(

研究揭示三江源国家公园土壤侵蚀及其分布特征

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涉及青海省治多、曲麻莱、玛多、杂多4县和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土地总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该区按流域可划分为长江源园区(面积9.03万平方公里,占73.52%)、黄河源园区(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占15.27%)、澜沧江源园区(面积1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发现昆虫新种14种

  近日,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通过3年的野外调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记录到昆虫及蛛形动物18目105科442属679种。其中,发现昆虫新种14种,中国新记录10种,青海新记录228种。此次专项调查是青海省首次开展系统全面的区域性昆虫专项调查,充分反映出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生境与

祁连山国家公园监测发布:荒漠化面积减少-植被趋好

  祁连山青海片区荒漠化面积减少、植被生态质量继续趋好,这是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青海省气象局近日联合发布的《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气象监测公报》显示的内容。  《公报》基于地面监测资料和卫星遥感数据,对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2018年草地、积雪、冰川、冻土、河流等生态环境要素进行了监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长臂猿数量连续三年增长

南长臂猿连续三年实现数量增长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了解到,2020年8月,海南长臂猿新添一只婴猿“平平”,2021年初“猿海”“猿南”相继出生,今年1月,海南长臂猿又添新丁。这意味着自海南启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以来,海南长臂猿已连续三年实现数量增长。    经过3个多月的监测观察,今年1月出生

王毅:开启我国自然生态保护新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是今年9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公布之后,对国家公园定位和作用的进一步明确,指明了我国未来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要方向。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国家公园体制的顶层设

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第3期应急管理项目申请说明

一、项目类型和意义说明为了对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管理问题快速做出反应,及时为党和政府高层决策提供科学分析和政策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97年特别设立了管理科学部应急管理项目。该项目主要资助在已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上,运用规范的科学方法进一步开展关于国家宏观管理及发展战略中急需

江源国家公园率先迈出了生态体制改革第一步[图]

  近日,我国首个国家公园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率先迈出生态体制改革第一步。试点整合了园区国土、环保、水利、农牧等部门编制、职能及执法力量,建立覆盖省、州、县、乡的4级统筹式“大部制”生态保护机构。   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亚洲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全

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一年来取得阶段性进展

横跨岷山、秦岭等山系,海拔高差近6000米,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不仅生活着1340只野生大熊猫,还分布有川金丝猴、红豆杉、珙桐等野生动植物8000余种,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自去年10月正式设立以来,大熊猫国家公园在依法依规管控、科普宣传、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每天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设计十条生态体验线路

中新网西宁2月28日电 (记者 李江宁)28日,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获悉,目前,该局从野生动物摄影、金色门源七月寻花、十月秋景观赏、荒野探险、星空探秘、户外挑战健身等方面科学设计国家公园生态体验线路10条。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和河西内陆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

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

1月7日,武夷山国家公园发布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的阶段性成果,发现了一批新种。2021年4月以来,发现了武夷林蛙、多形油囊蘑、无凹带蜉金龟、武夷山毛泥甲、武夷山诺襀、三叉诺襀等6个新种,加上此前发现的雨神角蟾、福建天麻、武夷凤仙花、武夷山对叶兰、武夷山孩儿参等5个新种,累计发现11个新种,极大丰富了武夷

中国西部九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结盟”

   10月26日,中国西部知名的三江源、可可西里、羌塘、阿尔金山、珠穆朗玛峰、甘肃盐池湾、云南白马雪山、青海湖等九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负责人,在青海西宁签署《备忘录》,宣布“结盟”,各方将携手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共享、突发生态保护事件联防联控、联合执法等四个方面加强合作。  中国西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清华大学共同发起成立国家公园研究院

  11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清华大学共同发起的“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正式成立。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共同为研究院揭牌,并代表发起方致辞。  连维良副主任指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自然资源

植物所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签署科技合作框架协议

  9月21日上午,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副局长田俊量等一行5人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就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科技合作事宜进行座谈并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植物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汪小全介绍了植物所的基本情况以及近期主要工作,提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科技支撑体系要有系统的规划,要明确短期、中期

中科院青海省签署协议共建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

  8月21日下午,中科院与青海省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其间举行仪式签署 “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共建协议。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主持,并与青海省副省长田锦尘签署《“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协议》。青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予波等青

熊猫宝宝有了新家园

  今年8月,《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得国家正式批复。记者近日从四川省林业厅获悉,方案将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合计80多个大熊猫保护地有机整合划入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有何特点?建立国家公园如何保护好大熊猫?记者近日采访了四川省林业厅厅长尧斯丹。   大熊猫国家公园与一般公园有何不同?

国家林草局携手腾讯以数字技术保护旗舰物种

  5月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双方将利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多元化数字平台,通过打造旗舰物种数字IP、生态科普宣传、创意公益等系列举措,推动公众参与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根据协议,未来三年双方将聚焦国家公园旗舰物种,围绕生态科普宣传和物种保护开展实质

黄石公园遭受洪灾,修复费用高达10亿美元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近日遭遇洪水,受损严重,重建工作可能耗时数年,花费可能多达10亿美元。  据美联社18日报道,黄石公园具体损坏情况仍在评估当中。有关专家根据美国其他公园的类似案例,预测黄石公园的重建将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6月13日发布的照片显示黄石国家公园北入口的洪水和受损道路

精准感知助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实现双增

4月28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创新驱动助力绿色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葛剑平表示,通过精准感知,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野生东北虎的数量由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设立前的27只增长到50只以上,野生东北豹的数量由公园设立前的42只增长到60只以上。葛剑平口中

我国将于2025年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

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 年)》,明确了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和野生动物保护未来15年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将作为统筹推进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稳定和质量提升、国家重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