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取得系列原创性突破

1月16日,“第一届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研讨会”在京举办,来自高校、核工业等单位近百位专家及科研人员参加本次研讨会,相关科研工作者、学生近150位线上参会。 研讨会围绕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基本特性、月球火山活动历史及年轻火山活动成因、月球水和挥发分的含量与来源、月球表面陨石撞击和太空风化作用、地外样品分析新技术等主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研讨会邀请14位专家作报告,介绍了嫦娥五号样品的申请评审使用情况、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未来嫦娥六号采样任务。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样品舱带回了1731克月球样品,嫦娥五号样品首批样品于2021年7月12日向国内科学家发放,时隔一年,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已经完成了五次样品发放,共计发放198份65.1克样品,新成果竞相涌现。 其一,嫦娥五号玄武岩揭秘月球年轻火山成因之谜。 2021年,中国科学家对嫦娥五号玄武岩的研究,证实月球火山活动可以一直持续到20亿年前,月球火山活动为什......阅读全文

中国将公布嫦娥工程所摄月球照片

中国探月工程在线访谈实录2007年8月16日,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以及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等分系统专家做客国防科工委政府门户网站(www.costind.gov.cn)和中国探月网 (www.clep.org.cn),围绕中国探月的路线图、目标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发现月球“水库”

  据最新一期英国《自然·地球科学》发表的研究论文介绍,中英科研人员从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中发现,撞击玻璃珠是月表水的重要储存库。这些玻璃珠具备维持月表水循环的能力和潜质。  过去20年的月球探索已经发现月球表面存在大量水的证据。在最新研究中,中英科研人员发现了月表水的天然存储库——撞击玻璃珠。 

嫦娥二号进行X频段测控试验

  嫦娥二号卫星测控系统副总设计师李国民10月4日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国为探月工程二期任务研制的专项测控设备——S/X频段统一测控系统于3日在嫦娥二号卫星的X频段测控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设备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李国民介绍说,嫦娥二号卫星绕月段40万公里,信号微弱,动态大,对测控设备提出了更

嫦娥一号探测仪器研制记

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飞控中心揭开图像,并发表讲话。 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26日亮相。月面图像能够顺利传回,嫦娥一号卫星上安装的称为有效载荷的各类探测仪器功不可没。 CC

“嫦娥”告诉世界:中国完成最远的太空“长征”

以嫦娥一号卫星11月7日准确进入127分钟月球轨道为标志,中国航天史上最远的“长征”以近乎完美的方式宣告“成功”。  图表:“嫦娥一号”——第三次近月制动(新华社发) 中国国家航天局7日正式宣布:自成为月球卫星以来,通过第二、第三次制动,嫦娥一号卫星从近月点高度212公里、远月点高度8617

嫦娥二号CCD立体相机创新记

“我们不比美国差,而且更好”   嫦娥二号CCD立体相机日前开机工作。  月球科学家利用由相机获得的数字图像研究月球地质学构造,绘制地质学纲要图,进而研究月球的起源、演化、月面历史等。另外,对月球的研究还可以对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所有这些研究的基础和研究的可信度

“嫦娥三号”奔月背后的化工新材料

  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飞向太空。在这一全球瞩目的“嫦娥探月”之旅中,江西星火航天新材料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718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天津灯塔涂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一批化工新材料功不可没。  推进剂为运载火箭添动力  在这

嫦娥回家:新样品 · 新机遇 · 新突破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样品舱成功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这是中国探月工程(CLEP)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圆满实现了第一阶段“绕”、“落”、“回”三步走的目标。中国从此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后第三个从月球成功采样返回的国家。这也是继1972年美国“阿波罗17号”和19

嫦娥三号激光点阵器研制攻关纪事

  激光点阵器位于嫦娥三号巡视器“腹部”,“身材”娇小的它还没有电视机顶盒大,但作用却不容小视――它利用激光在月球表面打出规定图样的光斑方阵,“搭档”的避障相机对光斑质量、强度进行采集和计算,计算的结果则成为巡视器前行的判断依据。如果把避障相机比作巡视器的“眼睛”,那么激光点阵器就是在一片漆黑中保证

嫦娥五号将于今年年底发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就嫦娥四号任务情况及我国后续深空探测计划进行了介绍。他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突破探测器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技术,2019年年底前后将发射嫦娥五号,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探月工程将实现“绕、落、

“嫦娥二号”即将转入加注发射阶段

  随着承担“嫦娥二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第四次总检查,目前箭上、地面测试状态基本冻结,“嫦娥二号”任务已在发射场完成综合测试,即将转入运载火箭加注发射阶段。   “嫦娥二号”卫星和长征三号丙火箭分别于7月10日和9月3日运抵发射场,在技术区先后完成

“荧惑”对望“嫦娥”:“火星合月”23日现身天宇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6月23日凌晨,火星将与月亮上演浪漫的“火星合月”,届时只要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凭借肉眼就可观赏到火星与残月“深情对望”的画面。  “火星合月”是指火星和月球运行到同一黄经时所发生的天象,这时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火星与月球相伴的景象。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修

嫦娥五号搭载实验草种开展空间诱变实验

  2020年11月24日凌晨,随着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升空,探测器搭载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牧药所)紫花苜蓿和燕麦种子,开启了空间诱变实验之旅。在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探测器系统的支持下,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获得了极其珍贵的空间诱变载荷资源。作为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

“嫦娥三号”计划 明年下半年发射

  11月10日晚,十八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马兴瑞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嫦娥三号”预计2013年下半年发射和落月,中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预计在2014年年底左右实现首飞。   “中国的探月工程目前分了绕、落、回。‘嫦娥三号’执行的是落月的一个任务。”马兴瑞介绍,这也是中

嫦娥二号飞过6千万公里深空

  已成为我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与地球间的距离已突破6000万公里,目前卫星状态良好,正继续向更远的深空飞行。这是记者今天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的。   嫦娥二号是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2010年10月1日发射,已经超期服役2年多。自 2012年12月13日飞越探测图塔蒂斯

“鹊桥”中继星靠什么帮“嫦娥”赴广寒?

  经过20多天的精确飞行,承担嫦娥四号中继通信任务的“鹊桥”中继星不畏宇宙射线、太空碎片的袭扰,跨越40多万公里于6月14日成功抵达绕地月L2点的Halo轨道,正式进入预定位置。随后“鹊桥”开始积极“备战”,为2018年底前到月球背面执行探测任务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打好前站、扫清障碍,搭建一条连接

“嫦娥二号”卫星传回首批科学数据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正在“奔月”途中的“嫦娥二号”卫星今日早上发回第一轨数据。截至10月5日早上7时,首批科学数据接收完毕,容量在1.6G。   继2日晚首台科学仪器顺利开机之后,正在“嫦娥二号”卫星4日晚又有两台科学仪器开机。至此,“嫦娥二号”卫星所搭载的γ射线谱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

嫦娥五号部分科学数据公开发布

7日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嫦娥五号探测器配置了降落相机、全景相机、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和月壤结构探测仪。目前,嫦娥五号探测器有效载荷科学数据处理期已满12个月。为更好地促进科学研究,嫦娥五号探测器有效载荷2级科学数据已公开发布。公众可通过访问月球与行星数据发布系统(https://moon.bao.ac

嫦娥五号预计今年底发射 探测火星

  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11日晚在南京表示,嫦娥五号预计于2019年底发射,实现采样返回任务。月球后续任务正在研发过程中,将实现月球极区探测,为未来建立月球科研站进行前期技术验证。他还透露,进行“探火”(探测火星)时将带比“玉兔二号”更重的巡视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嫦娥五号最新月壤研究成果发布

近日,中核集团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团队利用核技术对嫦娥五号月球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准确测定了月壤样品中40多种元素的含量。    此次科研团队通过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对嫦娥五号所采集的月球样品进行了研究,发现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所含有的化学元素与地球样品存在很大差异。中核集团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所

欧阳自远:“嫦娥二号”进入“决战”前夜

  据中央电视台去年12月28日的报道,国防科工委宣布,“嫦娥二号”将于2010年底发射。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嫦娥二号”是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其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对“嫦娥三号”的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因此其绕月飞行高度将由“嫦娥

揭秘“嫦娥一号”携带的各类仪器清单

由中国科学院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体部、国家科学图书馆、国家天文台主办,《中国国家天文》杂志、 中国科学院天文科普网络委员会承办的“探月工程-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于2007年11月1日-12月15日,在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一楼展廊展出,展会上披露“嫦娥一号”携带的各类仪

嫦娥五号轨道器有了新任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28.shtm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嫦娥五号轨道器已进入日地L1点附近的周期轨道,实现了第一阶段拓展任务目标,成为我国首颗进入日地L1点周期轨道的航天器。目前整器姿态稳定、能源平衡、工况正常,

嫦娥五号月壤研究揭开月球更多奥秘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第一届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研讨会上获悉,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这些成果涉及月壤样品基本特性和新物质、月球火山活动历史及年轻火山活动成因、月球水和挥发分的含量与来源、月球表面陨石撞击和太空风化作用等。 时间回溯到两年多前。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样品舱

嫦娥五号月壤研究揭开月球更多奥秘

  我们对月球的认识,又有了新突破!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第一届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研讨会上获悉,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这些成果涉及月壤样品基本特性和新物质、月球火山活动历史及年轻火山活动成因、月球水和挥发分的含量与来源、月球表面陨石撞击和太空风化作用等。  时间回溯到两年多前。

嫦娥二号又有两台仪器开机

   继2日晚首台科学仪器顺利开机之后,正在“奔月”途中的“嫦娥二号”卫星第二梯队又有两台科学仪器开机。至此,“嫦娥二号”卫星“奔月”途中需要提前打开的仪器已经全部顺利开机。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嫦娥二号”卫星所搭载的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和γ射线谱仪分别于昨日晚间19时25分和35分开机,仪

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圆满成功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1月24日4 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先后实施了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一二级分离以及器

“嫦娥”探月工程进入开花结果阶段

“要动员全国的科研力量,资源共享,把嫦娥一号获取的科学探测数据毫无遗漏地分发给全国科学家研究与应用,进而实现绕月探测工程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科学产出。”中国科学院院士、绕月探测工程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主任欧阳自远,不止一次对《科学时报》记者说这句话。在7月8日举行的绕月探

月亮女神欲携手嫦娥 中日首次探月合作

天文观测合作已有十余年 虽然探月合作尚属首次,但中日科学家在天文观测上的合作已有十四五年之久的历史。 “两国离得很近,同时用几架电波望远镜观测天体,往往能得到天体运动的比较详细的数据。这样的合作在以往的经验中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在日本宇宙航空研发机构(JAXA)宇宙科学研究总部工作的岩田隆浩博

在月球“钻土”,嫦娥五号用了啥“利器”?

  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一天前,12月2日,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工作。 《中国科学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获悉,月球钻取采样机构中的关键部件—钻杆及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