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原发性淋巴水肿的检查方式介绍

1.核素淋巴管造影 可显示上、下肢,腋窝,腹股沟,腹膜后淋巴结,淋巴管及胸导管,明确淋巴系统发育异常的部位和范围,并能灵敏显示显影剂滞留部位及范围。 2.磁共振淋巴造影 能准确判断淋巴水肿的范围及程度,原发性淋巴水肿可见淋巴管瓣膜缺如或功能不全,淋巴管扩张迂曲。图像质量好,但价格昂贵。......阅读全文

关于脑水肿的检查诊断介绍

  脑水肿的检查诊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提示:  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过程:脑水肿多继发于原发疾病,如在短时间内临床症状显著加重,应考虑局限性脑水肿,乳沟病人迅速出现严重颅内压增高症状,昏迷,多为广泛性或全脑水肿。应用脱水治疗,如出现利尿效果,且病情也随之改善,也表明存在脑水肿。  颅内压监护:颅

关于胎儿水肿的检查诊断介绍

  1、检查  定时孕期检查,B超、畸形筛查及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检查等,还可以进行血型抗体筛查、患儿血液检查、染色体检查、病毒检测等。  2、诊断  产前检查发现羊水过多时,首先考虑胎儿水肿,应作常规B超检查:  ①胎儿皮肤厚度>5mm;  ②有腹水、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  ③胎盘增大

关于小儿肺水肿的检查介绍

  1.X线检查  间质肺水肿可见索条阴影;淋巴管扩张和小叶间隔积液各表现为肺门区斜直线条和肺底水平条状的KerbyA和B线影。肺泡水肿则可见小斑片状阴影。随病程进展,则阴影多融合在肺门附近及肺底部,形成典型的蝴蝶状阴影或双侧弥漫片絮状阴影,致心影模糊不清。  2.血气分析  (1)轻度肺水肿可有轻

关于淋巴瘤引起的肾损害的检查方式介绍

  一、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异常可见蛋白尿、血尿;少尿和血肌酐升高等肾功能不全症状。尿蛋白>3.5g/24h,血浆白蛋白<30g/L。  二、其他辅助检查:  1.骨髓活检 大多无特异性发现。晚期病例骨髓活检有可能找到R-S细胞。  2.淋巴结活检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淋巴结作活检。最好挑选颈后、锁骨

关于四肢淋巴水肿的食疗偏方介绍

  车前 车前又名车轮菜,多年生草本,连花茎高达50厘米,具须根。具有祛痰、镇咳、平喘等作用。  金红桃 一年生枝条红褐色。叶多呈披针形,叶缘有锯齿,叶柄基部常生蜜腺。花型有蔷薇型和铃型两种。核果除蟠桃外,多为圆形或长圆形,果面除油桃外,均布有茸毛。果肉白、黄色或夹红晕,少数呈红色;肉质柔软、脆硬或

关于四肢淋巴水肿的手术方法介绍

  分2期进行,先做中间,后作外侧,在大腿根部上气囊止血带。  A、下肢手术:在胫骨平台后1cm向上沿伸至股部,向下至内踝后方。皮瓣约1.5cm厚前后翻起直至腓骨的矢状面中线。股部和踝部稍微少去一些,皮瓣下所有皮下组织需切除。从胫骨骨膜清除皮下脂肪后,切开深筋膜,以利于剥离,注意勿伤腓肠神经。在踝部

关于四肢淋巴水肿的切除手术介绍

  ①全皮下切除术:这是由Charles于1 91 2年首先报道,也称Charlcs手术,适用于严重的淋巴水肿肢体,即患肢明显增粗、皮肤角化粗糙甚至有疣状增殖或团块状增殖、皮下组织纤维增生明显、变硬、难以恢复原状者。手术切除有病理改变的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创面用中厚皮片游离移植覆盖。切除病变组织时

关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检查方式介绍

  1.眼压检查  眼压是维持正常视功能的必备条件,正常眼压对于眼的光学特性,眼内液体循环,晶体代谢等方面俱有特殊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房水生成、排出及眼内容物三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如果这个平衡失明,将出现病理性眼压升高。  2.激发试验  对疑似青光眼的病人,眼压不高时可激发试验使其增高,以求确诊。

关于下肢淋巴水肿的病因分析

  1.原发性淋巴水肿  由淋巴管发育异常所致,大多数为淋巴管发育不良,少数为淋巴管异常增生扩大。  2.继发性淋巴水肿  因某些疾病原因造成淋巴管阻塞。常见的丝虫感染现已少见,链球菌感染及因癌症施行放射治疗和淋巴结清扫术后等,乃是造成淋巴水肿的主要原因。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检查方式介绍

  1.血象  白细胞持续增多≥10×109/L,淋巴细胞比例≥50%,单克隆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肿瘤细胞骨髓浸润、治疗后骨髓抑制、免疫破坏或营养元素缺乏等情况下可出现贫血或血小板减少。  2.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为肿瘤细胞所占据,占40%以上,形态与外周血基本一致,红、粒及巨核细胞

关于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检查方式介绍

  一、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半数以上的患者有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多明显增高,常大于100×109/L幼淋巴细胞比例大于50%与成熟淋巴细胞相比其形态特点为:胞体稍大,胞质丰富,核/浆比例稍低,核染色质浓集呈块状或粗细不等排列不匀,沿核膜周边较密集核质与核仁发育

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检查方式介绍

  1.血常规  超过90%以上患者在诊断时有明显血液学异常,异常的严重程度反映了白血病细胞侵及的程度。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约有50%以上ALL白细胞总数增高,发病时白细胞>50×109/L,提示预后不佳。3/4患者有血小板减少。大部分患者在末梢血涂片中可以见到数量不等的幼稚淋巴细胞。  2.骨

检查淋巴结肿大的方式介绍

  1、血象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对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而淋巴细胞增多者常考虑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可发现异型淋巴细胞(10%~20%或更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寄生虫感染或嗜酸性

关于原发性纵隔感染的诊断方式介绍

  原发性纵隔感染早期诊断较困难,有胸前疼痛、低热、全身无力、体重下降、咳嗽,呈慢性病症状,甚至出现恶病质。化验可发现有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计数持续升高,X线摄片早期不能发现异常。当出现局限的肉芽肿型纵隔感染,X线片上产生局部纵隔影增宽。最常见的X线表现为右气管旁肿块突出,并有胸骨后间隙密度增高。隆

关于黄斑囊样水肿的检查介绍

  1.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在造影的早期由于囊样水肿区的液体遮挡脉络膜的背景荧光,因而水肿范围内呈一暗区。静脉期,可见黄斑区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开始有血管壁的荧光素渗漏、随之血管变得模糊,以后荧光素渗漏逐渐增强,形成黄斑区强荧光。在造影的后期,在15~30分钟以后,可以见到黄斑区呈典

关于烧伤后肺水肿的检查介绍

  胸部X线检查:间质性肺水肿显示肺血管纹理增多、变粗、模糊不清,肺野透光度低而模糊,肺门阴影不清楚,肺小叶间隔增宽,形成Kerley A线和B线。而肺泡性水肿则表现为腺泡状增密阴影,相互融合成不规则片状模糊阴影,弥漫分布或局限于一侧或一叶,或见于肺门两侧,由内向外伸展,逐渐变淡,形成典型的蝴蝶状阴

关于原发性脾淋巴瘤的预后介绍

  PSL的预后与首发部位、分期、病理类型等因素有关。病理类型:低、中度恶性者其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60%,高度恶性者3年生存率30%。临床分期:1~2期者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1%和43%,而3期者则分别为21%和14%。脾门淋巴结或脾脏以外部位是否受累是最重要的预后不良因素。

关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检查方式介绍

  1.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如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增加、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等等,同时注意是否伴有肝肾功能损害和D-二聚体的升高。  2.辅助检查  尤其要注意心超和心电图的表现,提示是否存在心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扩张和心肌损害。

关于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的检查方式介绍

  1.多克隆性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是IgG和IgM增高,偶有冷球蛋白血症,此外尚有补体水平降低、血沉增快等。  2.Coombs试验 自身抗体阳性。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常减低,少数患者网织红细胞增高。个别患者外周血可见浆细胞、原始浆细胞和免疫母细胞,多见于严重的AILD患者。  3.病理学特征 淋巴结正

治疗下肢淋巴水肿的相关介绍

  1.非手术疗法  包括抬高患肢、穿弹力袜、限制水盐摄入、使用利尿剂、预防感染以及捆绑疗法。  2.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全皮切除+植皮术;真皮皮瓣埋藏术;带蒂大网膜移植术;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或淋巴结-静脉吻合术。

关于四肢淋巴水肿的概述

  淋巴水肿是指人体某部分由于淋巴系统缺陷引起淋巴液回流受阻、反流,导致肢体浅层软组织内体液集聚,继发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筋膜增厚及整个患肢变粗的病理状态。  四肢淋巴水肿是一个病症名称。

关于身体的低垂部位水肿的检查介绍

  身体的低垂部位,活动者的水肿以足背、踝部最明显;仰卧者以骶骨部位明显。  心源性水肿的诊断应具备以下的主要特点:  ①有心脏病的病史及症状表现。如表现有心悸、呼吸困难或气急、端坐呼吸、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等症状。  ②心脏病的体征。如心脏扩大,心脏器质性杂音、颈静脉扩张、肝淤血肿大。中心静脉压增

关于高海拔肺水肿的检查诊断介绍

  1、实验室检查  海拔4558m急性高原病和正常人血气分析。  2、辅助检查  急性高海拔肺水肿X线及CT表现。早期为肺纹理增粗,边缘模糊不清,肺野透光度减低。  3、诊断编  诊断凡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者,出现剧烈头痛,极度疲乏,严重发绀,呼吸困难(安静时),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

关于Ⅰ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的检查方式介绍

  1.血常规及血沉  大部分患者有中或重度贫血,多数为溶血性贫血。白细胞计数常增多,伴有嗜酸粒细胞增多,约1/3的患者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小于1×10/L。有时血小板减小。血沉增快。  2.尿常规  与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或淀粉样变病重叠者,可出现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  3.生化检查  1/4的患者血

关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检查方式介绍

  1.血常规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大多降低,血小板减少,多数有白细胞计数增高但也可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分类可发现数量不等的原始、幼稚淋巴细胞。  2.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骨髓形态学改变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骨髓涂片中有核细胞大多呈明显增生或极度增生,仅少数呈增生低下,均以淋巴细胞增生为

关于急性良性成淋巴细胞增多症的其他检查方式介绍

  应用牛红细胞溶血试验测定血清中溶血素的效价,如滴度在1∶400以上对诊断本病有相当价值。在本病急性期尚可测得多种自身抗体,约70%的患者有抗I冷凝集素,一般可持续6周左右,大多数患者还可出现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阳性。  出现时间 阳性率 持续时间 评 价 膜壳抗体 IgM型 出现临床症状时 10

关于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的检查方式介绍

  1.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如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增加、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等等,同时注意是否伴有肝肾功能损害和D-二聚体的升高。  2.辅助检查  尤其要注意心超和心电图的表现,提示是否存在心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扩张和心肌损害。

关于原发性纵隔感染的检查介绍

  X线早期不能发现异常,病情进展可显示:  ①颈后间隙增宽,可有液气平面;  ②气管向前移位;  ③纵隔气肿,上纵隔增宽;  ④正常颈椎前凸消失;  ⑤胸膜腔或心包腔受压可有胸腔或心包积液。  CT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以上这些异常。如肿块中心坏死或干酷样变,钙化,钙化灶之轮廓多不规则。

关于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检查介绍

  1.心脏听诊  心脏听诊心律规则,心尖区可听到舒张期或收缩期(或双期)杂音,部分患者心脏杂音性质和强度可随体位改变而改变,这一特征常被大多数学者所强调作为诊断黏液瘤的依据。心尖区舒张期杂音较短促,杂音部位较局限,杂音传导范围不广,第一心音亢进。在个别病例中偶可听到肿瘤扑落音。当存在肺动脉高压时,

关于沙眼的检查方式介绍

  1.病原学检测  (1)涂片检测衣原体包涵体 是最常用的筛选方法,可用于高危人群的筛选。  (2)细胞培养法 认为是检测沙眼衣原体的金标准,但费时,且要求一定的设备技术条件。  2.分子生物学方法  原位杂交法检测宫颈或直肠活检标本中沙眼衣原体DNA,亦可用PCR法检测,可明显提高检测敏感性,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