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星辰大海进发!深空探测实验室将落户新首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131.shtm......阅读全文

中国探月新动作,四期计划如何进展?

前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布会透露,“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启动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其中就包括探月工程四期。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目前进展如何?具体将如何实施?未来中国的深空探测还有哪些计划?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进行了深入解读。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将在京举办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中国组委会新闻办公室9月17日举行发布会,宣布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将于9月23日到27日在北京举办,本届大会主题是:“推动航天发展,造福人类社会”。  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表示,国际宇航大会素有“宇航界的奥林匹克”之称,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已连续举

嫦娥二号深空飞越突破1000万公里

  记者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获悉:1月5日23时46分,刚刚成功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突破1000万公里,这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飞行控制能力得到新的跃升。   据了解,与近地飞行器8万公里、嫦娥一号卫星38万公里的距离相比,此次1000万公里是中

深空科学城概念性设计规划发布

4月24日上午,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发布了深空探测实验室深空科学城概念性设计规划。安徽省持续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聚焦深空探测、量子科技、核聚变能源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使命。深空科学城规划位于合肥“未来大科学城”

湖南科大向“深海”“深空”要特色-今年将首发卫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455.shtm8月8日,湖南科技大学与长沙天仪研究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据介绍,该校首颗卫星——“湖科大一号”卫星,将在今年12月26日前完成发射。这将标志着“湖科大星座”的开启。   ?

“新视野号”钱花在了刀刃上

   “新视野号”拍摄到的冥王星   本报讯(记者甘晓)北京时间7月14日晚,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新视野号”飞船经过9年多的行星际旅行,首次近距离飞越冥王星,还将首次探测太阳系中的一片新大陆——“柯依伯带”。(相关报道见第2版)  在中国科学家看来,“新视野号”是太阳系探测中的里程碑,无论

我国月球车将探测百米深月壤

嫦娥三号探月车模型  月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人类为什么要登陆月球?在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即将发射之际,新华网邀请到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做客新华访谈,解答广大网友和青少年朋友关心、关注的问题。   在谈到“嫦娥三号”月球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在08年发射

届时航天员将首次出舱行走;目前已进入整船综合测试阶段 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12月2日表示,嫦娥一号卫星绕月探测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卫星研制实现了新的突破,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入深空探测的全新历史阶段。他同时透露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已进入整船综合测试阶段,我

中国航天地月系走向行星际,自主创新力显著增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236.shtm 2月9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实现首次“太空漫步”。1月21日,神舟十五号乘组3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通过视频向祖国和人民送上新春祝福,这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迎来的第一个

我国已具备探测火星条件-可发射探测器落到火

  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探索月球,我国已经具备开展火星探测的条件。   叶培建表示,深空探测,必须要走到比月球更远的地方,我国航天人在嫦娥一号完成后就设想探测火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已比较成体系。尤其是探月工程二期后,我国建

十年,中国航天如何让“神话”走进现实?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电 题:十年,中国航天如何让“神话”走进现实?——专访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作者 马帅莎 天宫、嫦娥、玉兔、鹊桥、祝融、羲和……十年来,中国航天用硬核实力对古老的故事传说进行了全新诠释与精彩演绎,将古人对灿烂星河的憧憬与后人对浩瀚宇宙的探索牵连,将现代科技与传统

嫦娥二号到达150万公里外深空

  据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消息,8月25日23时24分,嫦娥二号卫星上四台10N推力器准时点火,经过约3分钟工作,卫星受控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远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继欧空局和美国之后第三个造访L2点的国家和组织。   嫦娥二号环绕L2点的轨道是类似椭圆形的李萨茹轨道,

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胡松杰访问紫金山天文台

  7月14日,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邀请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松杰到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进行学术交流访问。访问期间,胡松杰应邀作了题为“深空探测器精密定轨技术及CE-2与 Toutatis联合定轨研究”的学术报告。该报告吸引了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大学等近30

崔平远团队:在星空划出闪亮的轨迹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诗和远方,寄托了人类对未知的无限向往。  当小行星撞击地球,地球曾经的主宰者恐龙走向灭绝;当哈雷彗星经过,惊恐的古人对“扫把星”唯恐避之不及;当流星划过,人们双手合十许下心愿……对小天体的情愫,已经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  这些存在于茫茫

首届中科院“航空航天”技术科学论坛在宁举行

  首届“航空航天”技术科学论坛日前在南京举行。这是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论坛自2002年举办以来的第43次学术活动,也是首次以“航空”、“航天”为联合主题召开的技术科学论坛。  此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和信息技术科学部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这也是在我国当前自主发展核心高技术,加强国防安全,

美国宇航局重启钚238核燃料生产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计划重启钚核燃料的生产,面对深空探测的核燃料缺乏,该计划已经被正式提出,科学家认为只要一颗棉花糖大小的钚-238就可以完成部分深空探索飞行。当前美国宇航局的钚核燃料都是上个世纪生产的,行星科学部分的负责人吉姆·格林宣布,重启钚-238的生产正在测试中,最

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圆满成功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1月24日4 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先后实施了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一二级分离以及器

美“圣杯”号月球探测器9月升空

  美国航天局8月25日宣布,“圣杯”号月球探测器目前已整装待发,预计将于9月8日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用于探测月球的内部构造。  “圣杯”号是一对姊妹探测器——“圣杯”A和“圣杯”B。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约为38万公里,美国此前发射的“阿波罗”系列飞船抵达月球只要3天,而“圣杯”

航天探索: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最近,中国航天很火。通过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我们发现了月球上的新矿物“嫦娥石”。借助天问一号和“祝融号”火星车,我们发现火星上真的有水。有了中国空间站,我们的航天员不仅完成了多次出舱活动,还在太空进行“种菜”等科学实验……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十八大以

首次!NASA用激光从3100万公里外传高清视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610.shtm ·NASA从3100万公里外深空用激光传输视频,用时101秒。这一技术有朝一日能让宇航员在火星上把图像和视频高速传输到地球。    NASA从大约3100万

攀登国际行星科学的“高峰”

——记中科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设备 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供图  无论是勾起我们回忆的天文馆穹幕电影院,还是地理课本上的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与神秘的“火星人”,都是人们对天文学的最初认识和向往,也成为了许多人童年时代的励志来源。天文学,神秘而新奇,它仿佛离我们如此之远,又好像近在咫尺……  潜

致病细菌威胁宇航员健康-或成人类探索深空重大障碍

科学家指出,发生突变的致病细菌可能会成为人类探索深空的一个重大障碍(图片提供:NASA )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科学家指出,发生突变的致病细菌可能会成为人类探索深空的一个重大障碍。   科学家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无论宇航员在航天器发射时多么健康,他们体内都有可能携带致病细菌,比如大肠

日本将发射能精确测量深空X射线的太空天文台

  X射线成像和光谱任务(XRISM)将于8月28日在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由H-IIA火箭发射升空。该任务旨在观察来自深空的X射线,并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识别它们的波长。这将使研究人员更深入地了解从星系团如何形成到黑洞如何产生高能粒子喷流的天体物理现象。  XRISM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

日本将发射能精确测量深空X射线的太空天文台

X射线成像和光谱任务(XRISM)将于8月28日在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由H-IIA火箭发射升空。该任务旨在观察来自深空的X射线,并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识别它们的波长。这将使研究人员更深入地了解从星系团如何形成到黑洞如何产生高能粒子喷流的天体物理现象。XRISM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美国国

祝融驶上火星表面,6大有效载荷开展精细探测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的科学目标是研究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将于今年10月升空

  火星作为太阳系中最近似地球的天体之一,对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火星探测是21世纪人类深空探测的重点之一,我国正在积极开展火星自主探测的相关研究。   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有关专家介绍,2011年,我国将与俄罗斯合作共同探测火星。与此同时,我国航天工业部门还先期启动了基于探月一二期技术的自主火

中国将于2024年初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

  2023年“中国航天日”第一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开幕式25日在安徽合肥举行。中国深空探测重大专项总设计师吴艳华在会上表示,中国将于2024年初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并于后续任务中分三步建设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  吴艳华在《中国的深空探测》主旨报告中,全面梳理了世界和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主

书写新时代中国航天新高度

  深夜,当“神箭”沉稳离地,凌月而过,转弯调向飞往太空时,亿万守在发射直播前的观众无不被这一壮丽场景所震撼,乃至引发畅想期待着中国载人航天向着月球进发的那一天。北京时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

中国团队力压欧美赢得“航天奥林匹克”竞赛

  日前,第十一届国际空间轨道设计大赛落下帷幕,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联队摘得桂冠。  国际空间轨道设计大赛是由欧洲航天局(ESA)于2005年发起的一项国际性赛事。该赛事每隔1到2年举办一次,代表了国际轨道设计领域的最高水平,有“航天奥林匹克”之称。在为期28天的比赛中,全世界最

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在珠海成功举办

  记者10日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当日在广东省珠海市成功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在论坛中指出,中国已基本建立了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实力、工业基础能力不断增强;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在若干重要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进入空间、利用空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