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开发挺进深海

2021年5月,“深海一号”能源站完成全部设备安装工作,具备投产条件。 “深海一号”气田首口开发井开钻。 以上图片均由中国海油提供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时强调:“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从海南三亚乘坐直升机,记者来到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俯瞰蔚蓝大海,一座黄色的钢铁“巨无霸”巍然矗立:总高度120米,总重量超5万吨,钢铁用量超过7座埃菲尔铁塔,投影面积足有两个足球场大,使用电缆长度800多公里。 它,就是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也是“深海一号”大气田的枢纽。水深1500米的天然气通过海底管道,源源不断输送到能源站,进行油气水分离处理。 当前,深水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重要接......阅读全文

新疆油气开发三方合作-合作模式将推广

  新疆塔城地区行署近日与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新疆石油分公司(简称新疆销售公司)签署协议,拟设立由央企、地方国有、地方民营三方共同组建的公司。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部门获悉,以后这种合作思路将推广,地方性的国有企业参与进来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业内人士指出,这将对新疆上市国企天富能源、天利

法国道达尔公司将在埃开发油气资源

  埃及石油部长奥萨马昨日与法国道达尔公司就在埃开采和生产石油进行了会谈。奥萨马称许多国际大型石油公司有兴趣在埃开采石油,表明埃及政府吸引外国投资是富有成效的。道达尔具有在埃投资的中期和长期计划,将在地中海地区开发油气资源。

我国深水油气开发能力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昨天在京发布的《201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海油以“海洋石油981”平台为核心,打造了以“五型六舰”为主体的作业能力达到3000米水深的联合作业船队,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能力和大型海洋装备建造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报告》显示,除举世瞩目的第六代深水半

阿根廷希望外资参与其油气开发合作

  据布宜诺斯艾利斯导报8月27日报道,美洲协会日前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举办了题为“阿根廷的经济和政治前景”的研讨会。阿工业部长德沃拉、经济与公共财政部长罗伦西诺、门多萨省和内乌肯省省长,以及阿YPF国家石油公司总裁和美国雪佛龙公司等国内外企业高管人员出席了会议。   YPF国家石油公司总裁卡鲁西奥

英BP公司联手俄开发北极油气资源-美国担忧

  《文汇报》报道,北极庞大的海底资源对于未来全球能源生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英国石油公司(BP)和俄罗斯国营石油巨头Rosneft日前宣布,双方将合作开发位于俄罗斯北极大陆架、总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的巨大海域,该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未开采油气资源,估计石油蕴藏量达51亿吨,天然气藏量达3万亿立

863计划在非常规油气开发领域结出硕果

  近日,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典型非常规油气藏数值模拟关键技术与软件开发”和“页岩气勘探开发新技术”2个主题项目在北京顺利通过技术验收。   近年来,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世界的能源供给格局。加强国内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对于缓解国内的油气供需矛盾,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

开发蓝海的巨人:探访“深海一号”能源站

从三亚乘直升机飞行大约50分钟,矗立深海的钢铁巨人“深海一号”能源站便呈现眼前,源源不断的海底天然气供应让能源站顶端的火炬熊熊燃烧、昼夜通明。近日记者探访了这处深水气田。“深海一号”是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深水大气田,于2021年6月25日在海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深海一号”气田的投产标志

2018石油业十大新闻发布

  日前,由中国石油企业协会组织行业内外专家评出的2018年度中国石油行业十大新闻对外发布。这是中国石油企业协会第六次组织评选并对外发布中国石油行业十大新闻。  2018年度中国石油行业十大新闻依次为:改革开放40年我国油气行业发展迅猛、三大石油公司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我国石油企业进博会期间签

中国科学院专家:目光应投向资源丰富的深海大洋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陆上资源的日渐匮乏以及深海开发技术的不断进展,各国纷纷将目光投向深海大洋,石油、可燃冰、锰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生物基因库等等,人类向海洋进军的脚步日渐深入,竞争也愈来愈激烈,深海资源勘查技术正向着大深度、近海底的方向发展。以美国为首的

周守为:我国应建设“深水大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日前在“新闻中国”论坛上表示,在深海开发领域,我国应建设“深水大庆”:从现在到2020年,将逐步建立起1500米—3000米水深的勘探开发队伍,在南海深水区建成年产4000万—5000万吨油当量能力,相当于大庆油田的产油能力。   专家表示,在海洋权益与能源

院士专家:我国须把握深海生物资源开发先机

  “谁能夺得深海生物资源开发先机,谁就能驱动经济快速发展。”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上,院士专家建议,我国须把握深海生物资源开发先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洵指出,由于新技术发展,人类发现深海蕴藏着巨大宝藏。从科学意义上看,挖掘海洋生物资源有助于探寻全

能源安危系于油气开发储运-报告得到国务院批示

  中科院院士严陆光没想到,自己牵头的一个咨询项目,会被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6月12日的院士大会报告中提到。白春礼说,学部的咨询报告受到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他进而提到严陆光牵头的那份咨询报告“得到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   这是一份于2010年11月立项,关于能源开发与储运过程安全生

中国海洋大学创新我国深水油气开发装备

  日前,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获悉,该校参与了我国深水油气开发装备的研究工作,创新研究了水面生产设施的结构设计分析和建造技术、深水生产立管的结构设计分析和施工技术,主要研究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据了解,我国的深水油气开发装备与国外的差距较大,装备中的主要或核心部分仍没有国产化,且受国外的知识产

川南页岩气开发加码-宜宾欲建油气装备基地

  国务院近期出炉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专门指出,要立足资源优势,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页岩气勘查开发。  位于长江上游的宜宾是川南页岩气开发重镇,而国内首个央地合作页岩气公司——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宁公司)也在长江经济带政策的推动下

巨无霸平台掀南海油气开发大幕-或增3000亿商机

  超大油气平台标志性突破掀开南海油气开发大幕  21世纪,石油永远是各国竞相开发及争夺的重要资源。据有关媒体最新消息,我国自主研发、亚洲最大的深海油气平台荔湾3-1上部组块近日在青岛建造完工,随后将从青岛拖航起运,并赴南海进行海上浮托安装,这将与去年建造完成的荔湾3-1导管架共同组成完整的油气平台

中国深海超大型油气平台在南海安装-产能匹敌西气东输

图为吊装中的亚洲最大的深海油气平台——荔湾3-1气田中心平台。   亚洲最大的深海油气平台——荔湾3-1气田中心平台,5月23日完成了上部组块的浮托安装。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在南海开阔海域油气平台的整体浮托安装,标志着我国深海超大型油气平台的设计、建造和安装技术能力取得历史性突破。   

中科院力学所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获批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新型飞秒激光跟踪仪研发等9个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立项的通知》(国科发财[2011]623号),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牵头的“水下油气水高效分离与计量装置(SSM)”项目被列入2011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组织实施。   水下油气水高效分离与计

俄罗斯挺进北极开采石油

  北极海域一直被视为石油钻探者的禁地,然而即使这样,也没能阻止俄罗斯及其他一些石油公司的急切挺进。据《纽约时报》报道,俄罗斯近期与英国石油公司签署了北极圈近海石油勘探协议。  自去年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发生以来,该海域石油开采前景黯淡,于是,一些石油公司受莫斯科对海洋钻探

力学所获批5231万重大科学仪器专项

  近日,力学研究所吴应湘研究员牵头主持的“水下油气水高效分离与计量装置(SSM)”通过了开题论证和实施方案审核,已正式获得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立项,项目总经费5231万元,其中国拨项目经费3251万元,周期5年。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863计划“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中期检查会召开

  3月12-13日,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在上海组织会议对“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 重大项目下设8个课题进行了中期检查。此次会议由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承办,社发司、21中心负责同志,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4位专家,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10位专家和各课题

专家研讨深海能源策略-吁在南海建“深水大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油)总技术顾问周守为21日在北京介绍说,在深海开发领域,中国的目标是要建成“深水大庆”;2020年前,中国有望在南海深水区建成年产4000—5000万吨油当量能力,相当于大庆油田的产油能力。   当天下午,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以“走向深

能源局:民资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明确时间表

  国家能源局26日披露,正在抓紧研究落实能源领域民间投资政策,简化火电和电网项目审批程序、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等被列入议事日程。   近日,国家能源局会同全国工商联召开座谈会,在直接听取电力、新能源、煤化工和石油天然气等领域有关民营企业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家能源局落实

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获重要突破

  5月11日,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在海南莺歌海海域完成海底安装,该设备是中国海油牵头实施的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工程化示范项目的重要部分,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关键一步。此次中国海油实施的500米级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工程化示范应用项目,标志着我国具备了成套装备的设计建造和应用能

油气开发高级专家李振泉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087.shtm 中新网2月18日电 据东营市纪委监委网站18日消息,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油气开发领域高级专家李振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纪委纪律审查和东营

道达尔联手中科院挑战油气开发世界难题

  跨国能源企业道达尔公司22日与中国科学院签署战略研发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未来三年内针对多相复杂系统的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世界难题,利用超级计算机,研发对复杂系统的高清模拟手段。   多相复杂系统(液态、气态和固态)多尺度模拟研究是工业界极具挑战的世界难题,在基础研究创新、工业放大和最终产业应用都具

2013年南海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论坛在广州召开

  5月30日至6月1日,由广东省石油学会和广东油气商会主办的“2013年南海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论坛”在广州召开。此次学术交流研讨会得到了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和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的支持。多家国内外油公司、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地质资源勘探开发科技工作者参加。   大会共设置了

我能源企业首次进入北海油气资源开发行列

  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日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以约15亿美元交易价格收购加拿大塔利斯曼能源公司(“塔利斯曼能源公司”)英国子公司49%股份项目正式交割。中国石化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完成上述交易。交易认购协议于2012年7月23日签署。此举标志着中国石化成功

2022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举行

线上开幕式及主题论坛会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作分享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肖文交作分享报告。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东晓作分享报告。照片均由武威摄   11月16日上午,由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砾岩油藏实验室)和陕西省石油学会联合主办的“2022油气田勘探与

塔里木油田攻克一项油气高效开发世界级难题

  中石油新疆塔里木油田近年来依靠科技创新和尖端配套技术应用,逐渐掀起了碳酸盐岩油藏的“盖头”,攻克了油气高效开发的世界级难题。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原油产量累计突破1000万吨,探明地质储量逾3亿吨,这标志着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进入新时期。  碳酸盐岩是碳酸盐矿物组成的岩石的总称,具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路线图公布

  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技术创新的工作重点、主攻方向以及重点创新行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能源技术装备、关键部件及材料对外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