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的检测意义

磷脂酶A2受体(PLA2R)属于Ⅰ型跨细胞膜受体,是哺乳动物甘露糖受体家族4个成员之一。PLA2R主要分为两型(M型与N型),已经确认M型PLA2R是自身抗体的主要靶抗原。PLA2R与IgG4共定位于肾小球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中,因此PLA2R是导致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主要抗原,所以,检测循环血液中的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对于诊断和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活动很可能具有重要作用。......阅读全文

抗磷脂抗体检测及意义

抗磷脂抗体(APL)临床检测意义: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临床上主要与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密切相关。APS是APL引起的一组临床征象的总称,主要表现为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

抗核抗体的检测及医学意义

抗核抗体的检测及医学意义:抗核抗体的检测及医学意义抗核抗体(ANA)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ANA的性质主要是IgG,也有IgM、IgA和IgD,其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故该类抗体可与www.med126.com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迄今已有二十余种抗核内不

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的临床意义

  阳性:  TSAb阳性可见于自身免疫性甲亢,新生儿一过性甲亢。  TBAb阳性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特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注意当两者同时存在时,甲状腺功能状态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强度。

抗核抗体的抗体意义

抗核抗体谱包括抗核抗体(ANA)、抗DNA抗体、抗核内可溶性抗原抗体(ENA)。ENA又包括抗史密斯抗体(Sm)、抗核糖核蛋白体(RNP)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SSA/Ro)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SSB/La)抗体、抗硬皮病-70(Scl-70)抗体。临床意义为:[1]ANA:ANA为一系列抗细胞核

磷脂酶A2的基本内容介绍

  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  PLA2)是一种能催化磷脂甘油分子上二位酰基的水解酶,亦是花生四烯酸(AA)、前列腺素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生物活性物质生成的限速酶,所产生的脂质介质在炎症和组织损伤时膜通道的活化、信息传递、血流动力学及病理生理过程中,以及在调节细胞内外代谢中

简述丙型肝炎抗体检测(抗HCVIg)的临床意义

  抗-HCV-IgA是丙型肝炎诊断、预后和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  急性丙型肝炎多为抗-HCIgM型,这种病人转成慢性化的可能很高。慢性丙型肝炎多为抗-HCIgG型。故抗-HCIgG的检测是判定急、慢性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恢复期患者抗HCV多为IgG型,且滴度较低。

简述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霍奇金病、非霍奇金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毒感染可伴有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尤其是EB病毒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中性粒细胞抗体出现在HIV感染的非症状期且在症状期大量增加。  需要检查人群多见于多系统自身免疫紊乱常伴有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结果阳性可能疾病:  白细胞

简述抗肾上腺皮质抗体的临床意义

  阳性:自身免疫性Addison病患者中,60%-70%抗肾上腺皮质抗体阳性,而在其他原因所致的Addison病患者则很少阳性,抗体可以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前几年即呈阳性,表明肾上腺皮质抗体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在其他自身免疫性内分泌腺疾病患者中,也可出现抗肾上腺皮质抗体。血清中抗肾上腺皮质

简述抗肾小球基膜抗体的临床意义

  测定血清抗肾小球基膜抗体(抗GBM抗体)是诊断原发性(如急进性肾炎I型)及继发Goodpasture综合征(GP)抗GBM肾炎的必要手段。急进性肾炎I型患者血清抗GBM抗体阳性,用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做抗原,进行放射免疫测定,早期阳性率可达95%以上,但血清抗GBM抗体滴度的高低与肾炎病变的轻重

简述抗精子抗体检查的临床意义

  (1)抗精子抗体的出现及滴度升高无论在男性或女性,均可导致不育,因此AsAb的检测可以作为不育症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2)AsAb因采用检测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通常不育症患者血清中AsAb检出率为20%-30%左右,而在梗阻性无精症病人,AsAb阳性率则可高达60%。  

简述抗胰岛素抗体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血清抗胰岛素抗体为阳性  (1)指导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病人的治疗:循环中高滴度的胰岛素抗体是产生严重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检测A-IAb可指导胰岛素的用量为耐药性糖尿病治疗提供了依据抗体滴度高时可适度增加速效胰岛素抗体滴度低时则改用长效胰岛素  (2)判断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预后:胰岛素释

简述抗Jo1抗体的临床意义

  抗Jo-1抗体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诊断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在多发性肌炎中阳性率达25%左右,在皮肌炎中阳性率为7.1%,合并肺间质病变的PM/DM患者,阳性率高达60%。抗Jo-1阳性典型患者的三联症为多发性肌炎;多关节滑膜炎、关节痛、非侵袭性变性关节炎、腱鞘炎;肺泡纤维化或肺纤维化。硬皮病相关

关于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临床意义介绍

  异常结果:  (1)抗AchR抗体是MG的主要自身抗体,总阳性率在63%-90%之间,抗体滴度基本上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有效治疗后该抗体水平下降,临床恶化时又可见该抗体滴度上升。  (2)抗AchR抗体阳性检出率除与前述的抗原有关外,还与肌无力的临床类型、人种和是否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病等因素有关,

抗溶菌酶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溶菌酶抗体在免疫荧光法检测呈阳性,但对抗-PR3(蛋白酶3)或抗-MPO(髓过氧化物酶)检测时呈阴性,可迅速对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抗溶菌酶抗体检测阳性可见于血管炎、舍格伦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溃疡性结肠炎等。

抗溶菌酶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溶菌酶抗体在免疫荧光法检测呈阳性,但对抗-PR3(蛋白酶3)或抗-MPO(髓过氧化物酶)检测时呈阴性,可迅速对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抗溶菌酶抗体检测阳性可见于血管炎、舍格伦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溃疡性结肠炎等。

抗硬皮病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系统性硬化症(PSS),抗硬皮病-70抗体(Anti-SCL-70抗体)阳性率为58.9%,特异性高达100%。

抗精子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利,王东文,王王景琦,曹晓明,刘 春,张雁钢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  目的:评价抗精子抗体(AsAb)在不育不孕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 860 例不孕不育症患者,男969 例,女891 例,其中早期自然流产者106 例。同时取正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功能

  Lp-PLA2的基本功能是催化多种氧化磷脂Sn-2位上醋键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和溶血磷脂。此外,Lp-PLA2还能水解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致炎因子[1]。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介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2 (Lp-PLA2))又称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酞水解酶(PAF-AH),是一种炎性细胞分泌的能促使氧化磷脂水解的磷脂酶,是磷脂酶A2(PLA2)超家族中的一员,相对分子质量为45. 4kD(441个氨

简述抗双链DNA抗体的检测方法

  1、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以绿蝇短膜虫虫体为包被基质,其上只含有一个单纯的、完整的dsDNA分子,不含有任何其他物质,特异性好;由于只结合血清中的高亲和力抗体,故灵敏度有一定限制。  2、免疫印迹法(LIA):综合了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高分辨率和酶免疫吸附技术的高特异度,广泛用于

简述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谱检测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和鉴别。抗Sm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记性抗体,即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检测到此种抗体,阳性率为20%~30%,可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回顾性诊断。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为干燥综合征A抗原及B抗原的抗体,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检出率分别为60%及5

简述抗肝细胞溶质抗原I型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抗体为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56%~72%。多见于小于20岁的患者,大于40岁患者少见。抗肝细胞溶质抗原I型抗体水平与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常与抗肝肾微粒体抗体同时存在,但特异性优于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0%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少数

膜性肾病的病因分析

  膜性肾病按发病原因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膜性肾病。  1.特发性膜性肾病  大多与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相关,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与足细胞上的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继而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形成C5b-9膜攻击复合物,损伤足细胞,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产生蛋白尿。  2.继发性膜性肾病  

简述抗核抗体(ANA)或抗核因子(ANF)的临床意义

  ANA见于多种自身免疫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例如全身性红斑狼疮(SLE)、药物诱导的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检出率都可达100%;干燥综合征(Sjgren综合征)、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检出率可达70%-85%;其他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等也有

简述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临床意义

  抗CCP抗体的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高度的特异性,并可用于RA的早期诊断。认为抗CCP抗体对RA诊断敏感性为50%~78%,特异性为96%,早期患者阳性率可达80%。此外,抗CCP抗体不仅是RA早期诊断诊断指标,还是鉴别侵袭性和非侵袭性RA的灵敏指标。其抗体阳性患者比抗体阴性的患者易发展更严

简述抗戊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起病初期ORF2抗体和ORF3抗体水平均较高,随病程的延长两者均下降,ORF3抗体尤为明显。联合检测ORF2和ORF3抗体可提高试验的敏感性。血清抗HEV IgM和抗HEV IgG阳性率于起病半个月内分别为71.1%(32/45)和97.8%(44/45),随病程的延长抗HEV IgM

简述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的临床意义

  抗TM阳性检出率:桥本甲状腺炎为50%~100%;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为88.9%;甲状腺肿瘤为13.1%;单纯性甲状腺肿为8.6%;亚急性甲状腺炎为17.2%~25%;SLE为15.4%~44.7%;其他风湿病为30%。正常人也有8.4%的阳性率。着重指出,抗TG与抗TM应同时检测,以提高检出阳性

简述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GA)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霍奇金病、非霍奇金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毒感染可伴有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尤其是EB病毒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中性粒细胞抗体出现在HIV感染的非症状期且在症状期大量增加。  需要检查人群多见于多系统自身免疫紊乱常伴有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结果阳性可能疾病:  白细胞

简述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甲状腺组织的损伤有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检测是否患有甲状腺疾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阳性率约为80%。Graves病:阳性率约60%,滴度一般较低,经治疗后滴度下降提示治疗有效。如果滴度持续较高,易发展成黏液性水肿。疑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测到TGAb阳性有助于

简述抗U1RNP抗体的临床意义

  该抗体是诊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必要条件。由于Sm和U1RNP是同一分子复合物中的不同抗原位点,两种抗原具有相关性,抗Sm抗体阳性常伴有抗U1RNP抗体阳性。  在多种风湿病患者血中均可检出抗U1 RNP自身抗体,SLE患者的阳性率30%-50%,全身性进行性硬化症(PSS)25%-30%;皮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