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美制造出首台碳纳米管计算机更小更快更节能

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师正在演示碳纳米管计算机。 纳米管计算机里的晶体管采用“免疫缺陷设计”。 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英国广播公司9月26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师在新一代电子设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采用碳纳米管建造出计算机原型,比现在基于硅芯片模式的计算机更小、更快且更节能。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纳米技术高级顾问米哈伊尔称此举为“一项重要的科学突破”。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封面上。 晶体管不断缩小,以使一个芯片上可以排列更多。但随着晶体管变得越来越细小,在狭窄的空间里就会浪费更多电力、产生更多热量。而研究表明,碳纳米管能非常有效地指挥和控制电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电路及系统的世界级专家拉贝艾说:“碳纳米管一直被认为是硅晶体管潜在的继任者。毫无疑问,这项研究将引导研究人员去探索如何在未来10年开发出更小、更高效节能的处理器。” 大约15年前,碳纳米管首次被......阅读全文

杨军涛先生:从精密制造到拉曼光谱

——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仪器厂商访谈 光谱学在我国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光谱仪器的发展也从另一个角度见证了光谱学科的发展史。第十五届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胜利召开之际,我们对参展的厂商做了一些即兴的采访,希望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和纪念我国光谱学发展的三十年。 在采访雷尼绍公司时,我们有幸见

科学家首次在碳纳米管中观察到场致发光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20日报道,德国、瑞士和波兰联合研究小组在一项新研究中首次观察到,碳纳米管中缺口间的分子在电流通过时能够发光,这种现象称为场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研究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上。   一种单层的碳纳米管—分子—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晶体管向商用迈出重要一步

  碳纳米管很早就被认为是制造下一代晶体管的理想材料。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开发出的新型高性能碳纳米管晶体管成功突破了纯度和阵列控制两大难题,在开关速度上获得了比普通硅晶体管快1000倍、比此前最快的碳纳米管晶体管快100倍的成绩。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改进,而是碳纳米管晶体管向正式商用迈

新材料主宰世界之变:3D打印、纳米激光器与石墨烯

  新材料主要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及先导,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基本集中在新兴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中最重要的一极,新材料是“基础的基础”,是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拼图之龙骨。  根据我国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实际情况,新材料领域值得注意的新发展方向主要有半导体材料、结构材料、高分子材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第八届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生物分离专场(上)

  2013年5月17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协办的第八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国际微化学与微系统学术会议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隆重召开。以下是生物分离专场精彩报告。北京大学 刘虎威教授  来

量子生物学领域,人体细胞内发现了信号电路

  近日,一项研究表明,人体内的细胞就像计算机芯片一样,通过有线连接来引导信号,从而指导它们如何工作。  然而,与固定电路板不同的是,细胞可以快速地重新连接其通信网络,以改变它们的行为。这种细胞网络的发现使我们理解“指令”如何在细胞周围传递。该研究近日已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

新型数字开关由石墨烯和氮化硼纳米管制成

  氮化硼纳米管和石墨烯的化学结构是制备新型数字开关的关键。  科学家将石墨烯和氮化硼纳米管结合,制成全新的混合数字开关,可作为电子产品中控制电流的基本元件。未来有望借此制成不含硅半导体的晶体管,让计算机、手机、医学设备和其他电子产品的速度更快、体积更小。  石墨烯可“变身”为各种独特的材料,氮化硼

专访白春礼:纳米科技将重塑未来

  ——专访2013年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主席、中科院院长白春礼2013 年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ChinaNANO 2013)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在三天的会期中,不仅有世界一流的纳米技术领域专家作精彩的学术报告,还有近50家企业带

盘点十大最具潜力新材料:石墨烯颠覆世界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规划》为许多的材料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理财周报本期将沉淀前段时间一直以来材料科学的调查研究精华,为跨越三个阶段的新材料研究列出期终榜单。  本期梳理的十大未来最具潜力的材料,包括:石墨烯、碳纤维、轻型合金、碳纳米管、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功能薄膜、智能材料、生物材料

深圳先进院影像引导治疗团队:精准放疗先行一步

   在南粤大地,健康产业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作为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之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影像引导治疗技术创新团队正致力于研发影像引导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以及基于平板探测器的移动式C臂X光机的产业化。  领航影像引导治疗  什么是影像引导放射治疗?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治疗肿瘤等恶性疾病的

欧盟研发红外激光系统用碳纳米管材料取得进展

  通过光纤激光器产生的超短脉冲光已经促进了从生物医药到微加工领域的重大进展。与基于传统半导体的系统相比,开发碳纳米管材料用于产品可以带来重要的优势。 碳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CNT),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可在非常广泛的光谱范围根据材料的大小和形状变化进行优化。  他们在非线性光学(NLO

全球首个全碳等离子激光器问世 未来手机印在衣服上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科学家日前在《美国化学会·纳米》杂志上撰文称,他们研发出了全球首个完全由碳基材料制成的等离子激光器。该技术有望在提高运行速度的同时,彻底改变电子产品的外形。未来,如名片般轻薄柔软的手机甚至能被直接印制在衣服上。   等离子激光器的大名叫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纳

美研制出世界首块可编程纳米处理器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0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和麦特公司(Mitre Corp)科学家携手研发出世界上首块可编程的纳米处理器,该纳米线路不仅能够进行电子编程,还能实现一些较基本的计算和逻辑推理功能,朝着复杂的用人工合成纳米元件组装计算机线路迈出了关键一步。研究发表在1

纳米粒子调控聚丙烯发泡机制研究获系列进展

  聚苯乙烯发泡材料广泛应用于保温、缓冲包装、餐饮包装等多个领域,聚苯乙烯树脂本身具有的特点,如难于环境降解性、较低的耐温性、冲击性能差、加工过程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等,影响了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的加工回收方式,决定了其的应用温度范围。开发更高耐温等级、更优冲击性能的聚合物发泡材料一直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

中国发表的材料学论文数量世界第一 但商业化前景如何

  中国发表的材料科学论文比其它任何国家都多,但要获得材料研究的经济效益,中国还需要将科研成果投入到应用中。  围绕先进材料发展新产业来维持经济增长是中国的一项宏伟计划。  在过去15年中,材料科学,尤其是纳米材料等领域已经成为了政策制定者的关注重点。十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在材料科学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

美科学家研制可拉伸触感材料 将可制人造皮肤

这种透明的材料可以任意拉扯而不会破损,它还能感受出这种拉扯力的大小  北京时间10月29日消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非常习惯于触摸屏的应用,如手机的触摸屏也已经相当普遍。但是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们正打算将这一套技术进行扩展,并将其应用到更加广泛的领域中去,这将对诸多消费品技

纳米科技:螺蛳壳里做道场 ——访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

  计算机工业飞速发展,芯片制造工艺在不知不觉中就从90nm进化到了14nm,摩尔定律在20多年的时间里大行其道,意义非凡。要知道,人们最初接触纳米这个词多少都和购买与使用计算机相关。但现如今,纳米这个词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了。一个镜头想要强调自己的高技术标准,会标称自己使用了纳米镀膜;厨房

全碳运算元件有望取代硅晶体管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提出一种完全用碳制成运算元件的设计方案。他们表示,这一元件未来能被制造得比硅晶体管更小,且性能更好,有望替代硅晶体管,大大提升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现有电子设备离不开晶体管,这种微小的硅结构器件类似开关,能打开和关闭电

Made in China!2020中国光学领域社会影响力事件,谁是你最爱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尽管如此,我国科学家仍以实验室为战场,争分夺秒,奋力拼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新发现。  2020 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Light10)评选活动的推出就是为了追寻中国光学领域的那些高“光”

2014年仪器和测试技术新修制定一批国家标准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2014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本批计划共计1354项,其中制定932项,修订422项;强制性标准133项,推荐性标准1210项,指导性技术文件11项。  本文摘取了新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中同实验室仪器和分析测试技术有关的部分。其中的亮点包括:大部分

复旦大学Cell子刊发表老年痴呆研究新成果

  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模拟结合实验研究,调查了羟基化碳纳米管对于淀粉样肽结构Aβ16–22的影响。研究论文发表在10月21日的《Biophysical Journal》杂志上。  复旦大学的韦广红(Guanghong Wei)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主要从事蛋白质/多肽自组装(包括

“中国制造”需要新材料“补钙”

  被业界誉为“中国新材料第一展”的2013中国国际新材料展览会26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作为北方区唯一专业新材料行业展,它将带动汽车、航空航天、建材、家电等下游产业在北方市场的发展。   本次展会囊括了四大主题展,包括聚氨酯、材料测试、先进复合材料及化工新材料。来自天津旭迪、北京格莱克斯、美国威势

“中国制造”需要新材料“补钙”

  科技发明:新政策激励企业创新   随着国家对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扶持方向的明确,作为配套设施的储能系统也有望迎来大发展,激励了许多相关企业的创新发明。   比如国内一家铅酸蓄电池龙头企业推出的新型铅炭电池,一个半小时就可充满电。而且由于加了炭,阻止了负极硫酸盐化现象,改善了过去电池失效的一个因

著名科学家颜颢Science发表重大技术突破

  Francis Crick在1953年绘制的一张粗糙的铅笔素描画是伦敦维尔康姆图书馆(Wellcome Library)贵重的馆藏之一。这张素描图第一次展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然而几乎没人预料到了DNA简单的自组装特性以及它万能的承载信息的能力,能被应用到Watson和Crick(或事实上,大

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公示

  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审定会日前在京结束,共有98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目前,此次评选活动进入公示异议期。异议期自公示之日起为期60天。   本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继1999年首届评选后的第十三次评选,评选对象为全国所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间的博

徐光宪院士: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四大核心内涵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解决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紧紧抓住第六次科技革命。  现在国内外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内涵都正在讨论探索之中,没有达成共识。如果我们能准确预言新科技革命的核心内涵,我们就在勇做领头羊的进程中走了关键性的第一步。■徐光宪  邓

蜂巢意识:未来机脑互连和共享大脑或将终结个人思维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研究表明,当前最新科学技术可以实现大脑之间的通讯,未来是否会终结个人思维,实现共享大脑?目前,加拿大科幻作者彼得·沃茨(Peter Watts)撰写一篇研究报告,对人类大脑互连技术进行了深度剖析,据悉,他之前曾是一位海洋生物学家,他最近撰写的一本小说是2014年出版的《模仿倾

北京大学张锦教授到访理化所并作报告

  应“理化青年论坛”暨“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化所分会”和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北京大学张锦教授于10月11日下午到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交流,并作了题为“单壁碳纳米管的控制生长方法研究”的学术报告。  单壁碳纳米管(SWNTs)自1993年被发现以后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超精声波束有望成隐形无创手术刀

  最近,美国密歇根大学工程人员开发出一种改良的医用超声波,用涂有碳纳米管层和弹性材料的透镜将光转换为声波,能将高压声波聚焦到极精微的点上,分离一个细胞。研究人员认为,它有望带来一种隐形无创手术刀。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科学报告》上。   论文作者之一、该校电力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大分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