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聚焦超级稻:如何成就“吨粮田”

袁隆平(中)在田间听取品种主要选育人邓启云(右一)介绍情况。 2013年4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海南三亚田间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共同宣布启动超级稻第四期攻关计划,拨款1000万,预计历时五年完成。仅过了不到半年,两系法杂交稻组合“Y两优900”就在湖南隆回创造了亩产988.1公斤的超高产记录;今年10月,该品种在湖南溆浦更是将百亩片亩产冲到了 1026.7公斤,标志着第四期目标提前完成,“吨粮田”诞生。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究竟是如何得出的?回顾历时十余年的中国超级稻攻关计划,又是如何一步步解决了哪些问题?是否如一些公众所担心的,是通过转基因技术或大量化肥投入得来?本报记者多次深入测产现场,对权威专家进行实地采访,试图呈现这一系列数字背后的故事。 见证“奇迹” 在湘西雪峰山东麓海拔数百米以上,邵阳隆回和怀化溆浦两县相隔数百公里,却因“超级稻”三个字成了福地。进入9月,眼看着田里的稻子长势喜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要来的消息......阅读全文

袁隆平青岛种海水稻 三年能推广盐碱地变“良田”

  海水里也能产稻米?没错!7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揭牌仪式在青岛国际院士港举行,这标志着青岛的“盐碱地”变身“良田”的步伐又迈进了一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介绍,他将带领团队利用三年时间,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培育出可推广种植的海水稻品种。  “我们有信心在2020年培育出抗盐碱度1%

袁隆平:解决粮食短缺唯一途径是科技进步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9月8日日在北京举行的“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上表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唯一途径是科技进步,大幅提高单位土地的粮食作物产量。  7日,袁隆平度过了自己80岁生日。他表示到90岁,要实现亩产一千公斤。他透露,原计划2015年实现的亩产900

超级稻到底有多“超级”?

  4月9日,“超级稻”在互联网上又火了一把。伴随《隆平超级稻减产绝收被下逐客令》成为各大网站、朋友圈转载的头条与热点,半年前发生的安徽万亩超级稻减产绝收事件,再度引发超级稻有多“超级”的热议。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袁隆平团队与超级稻领域诸多专家,正在海南,举行“第五期超级稻观摩培训会”。  超级稻

袁隆平,朱立煌等人最新PNAS解析杂种优势

  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系统遗传学的途径,综合表型组、基因组和转录组等组学信息,通过对二个永久性分离群体的遗传分析和图位克隆揭示了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杂种产量优势的关键性状及相关的基因和QTLs。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

“神器”助力第三代杂交水稻繁殖系种子分选

新华社长春11月24日电(记者孟含琪)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了解到,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曹乃亮团队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联合研制出荧光检测分选仪,可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繁殖系种子进行高精度、大通量分选,助力我国第三代杂交水稻推广应用。 今年

网友热议袁隆平获未来科学大奖

  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超级稻生产基地,袁隆平(左二)在查看超级水稻生长情况。  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河北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203.36公斤。图为工作人员在收获超级杂交水稻。  11月18日,201

袁隆平被提名角逐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

俄罗斯之声中文网截图资料图片 袁隆平  据俄罗斯之声消息,挪威当地媒体1月31日报道,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挪威中央党议员星期四提名袁隆平和斯瓦米纳坦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他们认为,如果他们赢得这一奖项就应该分

袁隆平已经承担转基因项目 主张"快研究慎推广"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透露自己正在进行转基因水稻相关研究的一则消息昨天引发关注。然而事实上早在2008年国家启动转基因科技重大专项时袁隆平已承担“高产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项目,“子承父业”的儿子袁定阳也发表过多篇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论文。   称转基因是发展方向   昨天人民网一则消息称,

87岁袁隆平飚英语刷屏 他有位特别的英语老师

   这两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流利英语完成20分钟演讲的视频在网上刷屏。   有网友直言“原来他还会说英语?对不起,没有不敬的意思,可我一直以为,他只是一位农民伯伯……”带着类似的疑问,政知圈去采访了袁隆平的秘书。原来,袁隆平的英语从小就很好,经常在国外的学术会议上用英文演讲。  袁隆平是中

袁隆平的两个梦想写在“超级稻计划”20周年之际

  “袁院士,我谨代表所有学生,在这个特别日子里,表达我们对先生的敬意。”9月12日,在长沙举行的“中国超级稻二十周年暨第二届袁创超级稻论坛”上,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邓启云,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颁发“金果奖”。第32个教师节刚过,这是袁隆平首次获得由学生颁发的奖项。   一篇宏文 开宗

袁隆平获颁“马哈蒂尔科学奖”

  北京时间1月31日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接受了该国前首相马哈蒂尔为他颁发的2011年度“马哈蒂尔科学奖”。   这是该奖项首次颁发给中国科学家,以表彰袁隆平“以独创性思维和胆识,在水稻这一热带主要作物的育种中冲破经典理论束缚,使杂交水稻这一创新性成果带来全球水

袁隆平获“马哈蒂尔科学奖”

  北京时间1月31日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接受了该国前首相马哈蒂尔为他颁发的2011年度“马哈蒂尔科学奖”。   这是该奖项首次颁发给中国科学家,以表彰袁隆平“以独创性思维和胆识,在水稻这一热带主要作物的育种中冲破经典理论束缚,使杂交水稻这一创新性成果带来全球水稻生产及可

袁隆平院士:加快推进杂交水稻的国际化步伐

  今天,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形象大使袁隆平院士接受了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西班牙埃菲社等境内外媒体的采访。在谈到杂交水稻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作用时,袁隆平透露,将在下月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呼吁国家出台优惠政策支持鼓励种业龙头企业走出国门。  袁隆平说,“杂交水稻覆

袁隆平:在长沙建国际种都提升中国农业话语权

  “我梦想着将长沙建设成‘国际种都’,提升中国在农业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日前举行的首届“隆平国际论坛”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这样阐述自己的梦想。   “打造‘国际种都’,中国优势明显。”袁隆平以长沙为例说,湖南是水稻大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中国第一,同时也是杂交水稻发源

2019年,中国的这些成果惊艳世界

图① 9月25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CA9597次航班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起飞。当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图② 5月23日10时50分,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图为在青岛拍摄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

有机硅肥助超级稻创世界纪录

  百亩示范田高产攻关项目测产在邯郸举行  图为袁隆平院士、宋福如董事长(左一)在示范田参加实打实收测产活动  10月15日,由“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水稻科研组,与河北硅谷农科院、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高产攻关项目,在河北邯郸市永年区河北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水稻百

袁隆平:三年内让海水杂交稻亩产突破300公斤

  “海水杂交稻的研发刚刚起步。我们计划通过三年时间,获得可抗海水浓度0.8%—1%、亩产产量达300公斤的海水杂交稻品种。”2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的首届国际海水稻学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而这一研究项目,还将结合最新研发成功的第三代杂交稻技术进行。  3亿亩盐碱地,可

袁隆平称未来超级杂交水稻高度可能达2米

   国际杂交水稻大会日前在印度海德拉巴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袁隆平提出,超级杂交稻未来株型将走“超模”路线,身高将长到1.8米,甚至2米,三年内大面积超级稻亩产将实现超过1000公斤的目标。这是袁隆平院士第五次来印度推广杂交水稻,他向来自美国、越南、菲律宾

今日,向100位“改革先锋”致敬

  许振超  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  许振超,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月出生,山东荣成人,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固机高级经理,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兼职),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他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自学成才,苦练技术,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

三农问题学者李昌平致信袁隆平希望培育常规水稻

  近日,三农问题研究者致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希望其转向培育常规水稻品种。内容如下:给农民留几粒真正的种子 ——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袁先生:  您好!我是您的粉丝。您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已经80岁高龄了,还在攀登培育杂交水稻的新高峰,相信您一定能培育出更高产的杂交

武大红莲稻:40年产学研启示录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抱此信念,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和他的科研团队一起求索了近40年。  因为执著,他们培育的“红莲型”杂交水稻一路飘香,与日本培育的“包台型”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培育的“野败型”一起成为同行公认的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种子远销东南

袁隆平获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此前著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获此奖 近日,“世界因你而美丽——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之最受瞩目奖项“终身成就奖”获奖人已经确定。“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最终荣膺2007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至此,袁隆平先生成为继著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后,第二位“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中国诺贝尔即将揭晓,明天他(她)们会得大奖吗?

  明天,堪称中国诺贝尔的未来科学大奖即将揭晓。哪些人可能得到这高达100万美元的奖金呢? 知社和您一起梳理一下最有希望的几位科学家,和他们闪耀中国的科研成果。坊间传言其中更有今年诺贝尔奖提名工作。  未来科学大奖于2016年1月1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共设立“生命科学大奖”和“物质科学大奖”两个奖项

中科院曾派人对谢华安涉抄袭事件进行独立调查

很多人知道袁隆平,却不一定知道谢华安。这回,谢华安出了大名。因为涉嫌论文抄袭,他最近被推进了舆论漩涡。 就在他刚被评为中科院院士之后,有人举报,他的论文是别人做的。 有人对他的学术水平提出质疑:认为他不会做学术,不配当院士。 谢华安到底有没有抄袭?他能不能当院士?对于像

超级稻、巨人稻、海水稻、去镉稻等新型品种,横空出世

  ——中国水稻,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  图为10月15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左二)在河北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田查看超级杂交水稻。  金秋时节,中国大地金风送爽,稻谷飘香。今年,世界的目光都被中国水稻种植方面的一项项突破所吸引。超级稻、巨人稻、海水稻、去镉稻等新型品种,横空出世,不断给

袁隆平与张启发合作推进转基因研发

  袁隆平与张启发合作推进转基因研发   袁隆平与张启发合作推进转基因研发   在外行看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传统水稻育种技术与张启发院士的转基因水稻育种技术“泾渭分明”。但前不久袁隆平院士在与张启发院士交流后表示,对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政府的决策积极支持,他所在的国家杂交稻工程

袁隆平韩长赋宣布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启动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右)在袁隆平院士陪同下,来到位于三亚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南繁基地,察看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的“种子选手”。  昨日(4月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来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南繁基地,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共同宣布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启动。  在袁隆平院士陪同下,

喜大普奔!袁隆平筛选出的6‰耐盐碱“海水稻”试种成功

  近日,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双季超级稻测产破世界纪录”的消息令国人振奋,11月4日,在我国北方辽宁盘锦,又传来一条好消息: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6‰耐盐碱水稻筛选种植获得初步成功,平均亩产300公斤以上,这意味着,“海水稻”在我国北方广阔的盐碱土地上初步具备了推广意义和价值。  “这是今年

袁隆平:“种三产四”项目应纳入国家粮食丰产工程

在8月29日在京召开的无党派人士向袁隆平同志学习座谈会上,我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提出,“应把‘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作为重点项目纳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大力度实施,以期5年内实现在全国种植6000万亩第二期超级杂交稻,产出8000万亩的粮食,多养活3000万人的奋斗目标”

袁隆平:90岁前挑战超级杂交稻亩产1500公斤

  “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主解决吃饭问题。”5月26日,在中国稻作文明发祥地浙江余姚,“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粮食问题不仅关系“三农”,更关系国民经济的命脉;粮食库存不仅具有应急和战略储备的功能,也是国家的调控手段。   近日,袁隆平院士就耕地保护、粮食安全、转基因水稻等问题,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