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公布卫星照片揭示极地冰川加速消融

阿拉斯加巴罗:在阿拉斯加州,每年冬季海冰沿海岸形成,到7月中旬,海冰就会融化或破碎。而阿拉斯加州沿岸海冰的卫星图像显示,海冰每年都会大面积消退。左边图片是2006年拍摄的,显示阿拉斯加州的海岸附近依然有大量海冰;而右边图片拍摄于2007年,海水中已经没有任何冰块。 阿拉斯加波弗特海:这一区域靠近冰架的边缘。在夏季,融化的冰水聚集在冰架的表面。这些黑色的冰水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能量,会加速冰架融化。左图拍摄于2001年8月,右图拍摄于2007年8月。 阿拉斯加白令冰川:白令冰川是北美大陆最大最长的冰川。1996年白令冰川的体积达到20世纪晚期最大(左图)。之后,该冰川逐渐消融。这两张图反应了白令冰川1996到2005年间白令冰川消退的情况。 华盛顿州南瀑布冰川:科学家们对大山冰川的状况进行密切跟踪。左图拍摄于2000年,右图拍摄于2006年,反应了华盛顿州南瀑布冰川逐渐消退。 据英国《卫报》......阅读全文

SpaceX火箭单次发射143星创纪录

中新网1月25日电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当地时间24日上午10时,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美国佛州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完成了“运输者1号”发射任务,“猎鹰9”号火箭携带143颗卫星进入太空,创下单次发射卫星数量的新纪录。 据报道,在发射大约八分钟后,火箭的第一级推进器返回地球,并降落在大

科学家首次证实土卫六呈扭曲鸡蛋形状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日前,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科学家首次精确证实土卫六的外型并不是一个球形,而是扁平的蛋形结构,该结构暗示着其表面之下可能蕴藏着大量的液态甲烷。 但最新研究首次证实土卫六并不是一个球形   土卫六的直径为5150公里,比水星略大一些,比太阳系内最大的卫星——木卫三(Ga

与美国重返月球计划相关的Capstone立方体卫星失联

  当地时间5日说,美国Capstone立方体卫星在脱离地球轨道向月球前进的过程中失联。  Capstone立方体卫星4日按计划离开地球轨道。根据NASA5日在其官网发布的声明,在此期间,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深空网络”天线完整捕获了Capstone第一次传回的轨道数据。随后,该卫星在与地面的第二次通

美国下一代卫星定位系统2014年发射

  美国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Block III 已处于装配调试阶段,计划于2014年发射,其比目前使用的GPS系统具有更强大、更加可靠和更多的功能。   位于美国中部城市丹佛以南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巨大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加紧装配30多颗Block III卫星。这些卫星将于2014年取代目前正在轨道上

美国宣布向中国提供高清晰间谍卫星照片助抗灾

美国国务院5月16日宣布,美国将向中国提供四川震区的卫星照片,并在本周末向中国提供两架飞机的赈灾物资。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称,“我们已经向中国提供了一些(震区)上空的照片”。本周四,中国要求美国提供四川震区的卫星照片帮助寻找受灾群众和确认地震损失。 在过去的几年中,布什政府曾经向

极地科学家用气球建隧道

  1967年,美国放弃了位于格陵兰岛的一个绝密军事基地,原因是其地下隧道在冰层的重压下坍塌了。这也是在世界上最寒冷和最偏远的地区工作的科学家所熟悉的问题,他们同时还必须处理有限的基础设施和缺乏建筑材料带来的问题。如今,北极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在雪层下吹一些大气球,从而形成结实

德国极地试种蔬菜获得成功

  在德国北极科考营地,研究人员试种西红柿、黄瓜、大头菜等多种蔬菜获得成功。目前营地已收获了183公斤新鲜蔬菜,包括29公斤西红柿、1.6公斤黄瓜。这项试验不仅可以部分解决漫长冬天营地工作人员对新鲜蔬菜的需求,也给在非洲沙漠中种植蔬菜,或未来人类在火星上生存带来启发。  极地的冬天有一段漫长的“隔离

气候变暖让极地荒野受到农业威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651.shtm

报告称美国地球观测能力正在衰落

  2011年6月启动的“水瓶座”观测任务,是美国宇航局近期成功的一次卫星发射。但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报告指出,伴随着一些旧任务的失败,美国的地球观测系统面临着快速衰落。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近日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美国科学家对全球的气候、自然灾害和陆地表面变化的观测能力正在逐

美大学将为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提供关键仪器

  近日,美国汉普郡学院太空科学中心(SSC)被要求为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提供一台关键仪器。  这台仪器名为“活化重锂传感器”(EHIS),是NOAA近期与NASA合作的项目“静地运行环境卫星”-R(GOES-R)的一部分,GOES-R将升级美国已经运行了近三十年的气象卫星。根

南极臭氧空洞比北极大,原来太阳在作怪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唐超礼博士等人,利用卫星长期观测数据分析了临近空间臭氧的时空分布特性,研究发现中间层顶臭氧分布受太阳活动周期影响。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地球物理协会(AGU)的期刊《地球物理学研究-空间物理》上。 臭氧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

第3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首次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我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30日上午乘“雪龙”船从上海出发,执行南极考察任务,将首次在南极地区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准站。这将是我国首次在南极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取相关数据。  在此次考察活动中,我国将调试安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接收机及辅助设备,获取相关数据,并以基准站为基

美研究者绘制土卫六首个整体地质图

   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土星卫星土卫六的首个整体地质图。该地质图根据“卡西尼号”探测器采集的数据绘制而成,将增进人们对土卫六历史和演化的认识。   土卫六是太阳系唯一拥有浓厚大气层和以甲烷为主的完整液体循环的卫星,这一循环机制对土卫六的表面和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朦胧的大气阻碍了对其表面的观

美国6吨重卫星今日撞地球-专家称本来可以避免

  9月以来,失去控制的美国“高层大气研究卫星”让人皱起眉头。这个重约6吨的庞然大物可能在9月23日前后坠至地面,究竟砸在何处目前无法精确预计。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此次卫星撞地球的麻烦本来可以避免。假使在燃料充足时,将卫星引导到不易坠落的更高轨道,或是操控

美国发射第三颗下一代气象卫星

  美国航天局1日发布消息说,当天下午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将美国第三颗下一代气象卫星送入太空。  据美国航天局消息,美国东部时间3月1日16时38分(北京时间2日5时38分),这颗“静止环境观测卫星-T”(GOES-T)发射升空。最新发布的

风云三号卫星监测到北极首次出现“臭氧洞”

2011年3月26日北极臭氧总量分布(FY-3A/TOU)2011年3月26日北极臭氧总量分布(AURA/OMI)  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监测数据显示,风云三号卫星臭氧总量探测仪在北极上空监测到一个明显的臭氧低值区,在该低值区内臭氧总量是正常情况下平均值的一半左右,部分地区的臭氧总量达

卫星试验

挑取可疑菌落密涂划种于血平板上或M—H平板上,再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点种或划种其上,35℃24h孵育。如葡萄球菌菌落邻近处被检菌的菌落较大,远离葡萄球菌菌落处的菌落小或不生长,即“卫星”试验阳性。在血平皿上划上葡萄球菌时,X,V因子都具备,在M-P,平板上接种葡萄球菌、只具备V因子。

美南极地质实验室搬家在即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正在寻找一处新址储存南极海洋沉积物岩芯——来自南冰洋的全球规模最大的环境记录。自1963年起,这些岩芯便被存放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不过,去年该校告诉nsf不想再保管它们。南极海洋地质学研究设施移往何处的决定必须在今年8月3日前作出。   “这个研究领域并非现有教职

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召开

  记者从日前于合肥召开的2013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获悉,过去一年里,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冰盖过程与气候、极地海洋环境特性及变化、极地生态系统及资源特性、极地环境监测技术以及我国北极战略等研究领域,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在4天的时间里,孙枢、李廷栋、李曙光、魏奉思等4位院士和来自全国68家

“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完成大修

11月6日,我国唯一的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完成了为期半年多的大修,以全新的面貌精彩亮相。承担此次大修任务的上海船厂为“雪龙”号举行了简短而热烈的出厂仪式。“雪龙”号此次大修耗资2亿多元,主要对船体、轮机、电气和科考4个部分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造。  图为“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出厂仪式现

极地变暖速度远高于全球平均-成因复杂

近年来,不同科研团队对于北极放大效应提出诸多不同观点。例如北极云量和水汽增加导致更多长波辐射反射回海面或冰面;中纬度通过波动和大气环流向北极输送更多热量和水汽;海洋变暖向极地输送更多热量,导致海冰融化;极地臭氧的损耗可能推动了北极气温的极端升高等。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屡屡引起人们的讨论。由

人类抽取太多地下水导致极地漂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178.shtm

极地科考:北冰洋海底的“盲盒”都有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694.shtm 关注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北冰洋楚科奇海上行进时,遭遇到越来越多的浮冰。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自从进入北极圈以后,“雪龙2”号极地

“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顺利回家

  4月6日,记者从上海边检获悉,“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顺利回家,靠泊在上海外高桥的中国极地科考国内基地码头。据悉,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共同开展,其中,“雪龙”号已于4月3日返沪。  上海边检总站外高桥边检站科学优化勤务模式,实行“窗口查验前置+一站式办结”通关便利

刘嘉麒:极地科考-造福人类

极地是生物的基因库和自然资源的储备地,是气候环境演变的航向标,也是科学的殿堂、创新的源泉。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极地独立开展科考工作并建立科考站、持续进行科学观测的国家之一,在国际极地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4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考察正在执行第三十一次南极科考任务途中的中国“

印度成功发射“一箭五星”

7月12日,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从印度东部安得拉邦的斯里赫里戈达发射场发射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7月12日成功发射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把5颗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当地时间12日上午9时22分,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携带5颗卫星,在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位于东部安得拉邦的斯里赫里戈达发射场升空

空间测量技术研究极地冰雪变化项目获科技进步奖

测地所“综合空间测量技术研究极地冰雪变化及其应用分析软件平台”项目荣获2010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刚结束的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上,颁发了2010年“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有关奖项,由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持完成的“综合空间测量技术研究极地冰雪变化及其应用分析

印度首颗探月卫星发射升空-携带11种探测仪器

  新华网快讯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22日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发射升空。   新华网简讯 新华网孟买10月22日电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22日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发射升空。   据印度电视台的直播画面,当地时间6时22分(北京时间8时5

NASA首次以微卫星发射纳卫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当地时间6日凌晨首次利用微卫星发射了一颗纳卫星,即其太阳帆飞行器“纳米帆-D”(NanoSail-D)。这标志着NASA不但发射成功了一颗拥有独立系统的卫星,且这颗卫星又成功进行了“二级展开”——发射出一颗更小的卫星。   除人们所知的常规卫星外

实现更精确、更安全的定位——美国拟发射新一代GPS卫星

  美国空军定于18日发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首颗新一代组网卫星“韦斯普奇”,以期实现更精确、更安全的定位。  美国国会下辖政府问责局推断,军方高调宣传的这类性能升级2022年或2023年才能部分实现,缘由是地面控制系统的研发进度跟不上。  定位误差将缩小至3米以内  “韦斯普奇”号人造卫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