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全国煤炭消费首现负增长有望减少雾霾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9日至20日白天,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华北中南部、黄淮、陕西关中等地有轻到中度霾,部分地区有重度霾。不少专家指出,污染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今年3月举行的雾霾治理科技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表示,京津冀地区PM2.5主要来源包括,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生物质燃烧等一次排放细粒子,以及这些来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经二次转化形成的细微粒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在接受《中国电力报》采访时介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气体污染物,会与大气中存在的大量自由基产生氧化反应,形成硫酸、硝酸、硫酸盐和硝酸盐等颗粒物,最终形成霾。而排放进大气的VOC(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是使大气氧化性增强的关键物质。VOC的产生跟能源的使用密切相关,煤炭、石油、天然气里面都存在有机质。 国家发改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更是直言,我国大气污染的罪......阅读全文

可再生能源是空气污染的终结方案

  2013年的春季,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遭受建国以来面积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严重的一次灰霾空气污染事件,污染严重程度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灰霾天气主要是由高碳低效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所引起的。中国面临的挑战是,能否比发达国家在短得多的时间跨度上,解决PM2.5空气污染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

2013年中国能源十大新闻盘点

  “观能源业界风云变幻,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这是《经济参考报·能源周刊》自2004年初创刊以来所坚守的理念。每到年终岁尾,我们总要驻足回望,对即将过去的一年间中国能源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梳理,并邀请多位业界专家,评出年度能源十大新闻。  “2013年中国能源十大新闻”,是《经济参考报·能源周刊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与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今天上午,由“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项目主办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与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包括国内外专家、驻华使馆代表、政府官员、企业协会、非政府组织代表450多人出席会议。研讨会由英国儿童投资基金会、能源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协办,并得到中国节能协会、中

山东石化减排低碳行动“硬碰硬”

  10月14日,《山东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山东省石油化工协会规划发展部主任乔法兴表示,《方案》提出一系列创造性措施:调整能源结构,2015年底前实现煤炭消费总量“由增转降”;对未取得污染物总量指标的项目不予环评审批;节能减排不达标地区暂停新增项目

专家:80%PM2.5污染问题与能源有关

  核心提示   ■能源排放、环境污染和气候恶化已成世界性难题 ■严重雾霾是我国能源结构性矛盾长期积累的集中暴露   ■向“心肺之患”雾霾宣战,必须革煤炭的命 ■唯有走向清洁化和低碳化才能化解能源困局   PM2.5频频爆表,大气污染严重,雾霾成为老百姓的“心肺之患”。2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

新常态带来哪些环境新特征新要求?

  新常态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执政新理念,在政策层面和研究领域已达成了高度共识。对新常态的理解,不同决策部门、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和新看法,其中不乏相异或矛盾的研究观点。笔者在对新常态众多结构性变化因素深入分析后认为,工业化发展阶段、需求结构的变化是决定新常态的本质因素,创新驱动、效率

山东强力推动煤炭消费减量替代

  “在完成2017年全省煤炭消费量比2012年减少2000万吨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要求和各市实际,确定全省和各市2018—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2015年全省煤炭消费量为40927万吨,到2020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36834万吨以内。”这是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山东省2018-

电规总院:中国能源消费将延续低速增长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低速增长,201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预计达到4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呈现“两升一降一平稳”的发展格局。  报告指出,2016年,煤炭消费比重下降约2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比重分别提高1.4个百分点

超低排放是中国发展战略抉择

  超低排放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我国为何要实施超低排放?超低排放技术、经济是否可行?具有怎样的环境效益?业界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笔者认为,中国实施煤电超低排放势在必行,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将具有积极影响。  为什么要实施超低排放?  实施超低排放有以下3方面原因:  一是能源安全需

政策助力中国加速步入天然气时代

  继7月10日国家发改委对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做出调整之后,8月份发改委能源局又推出《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如果说天然气价格的逐步理顺,将进一步激发国内石油巨头“气化中国”的热情,那么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的制定,则有望拉开民营资本进入天然气管道建设市场的大幕。   业内人士

珠三角纳入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 9市城区禁燃煤

  为确保完成今年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本周二国家发改委提出11项强化举措。最受人关注的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城市群将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   广东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昨日告诉记者,鉴于环保部牵头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将出炉,里面将会就珠三角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重点区域、约束

陕西煤炭消费比重今年降至70% 陕天然气有望受益

  日前,陕西省发布《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15年陕西将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以缓解陕西尤其是关中地区的排污状况。  上述《方案》要求,陕西省2015年天然气消费比重将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至70%。  此外,记者注意到,

济南天然气使用仅为全国1/3 未来将大幅提高比例

  8月23日,济南,空气清爽。我们如何才能每天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济南市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大方向就是优化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耗,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大幅改善冬季污染。   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天然气在北京、乌鲁木齐等地空气治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借鉴上述城市“

2018年环保政策影响展望: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能耗高企的问题突出,既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违背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十八大以来相继出台了各项环保政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

浙大高翔团队:为建设美丽中国解“燃煤之急”

  “只有不清洁的技术,没有不清洁的能源。”浙江大学教授高翔和项目团队用实际行动对这句话进行了生动诠释。他们围绕“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课题,历经多年研究,终于摸索出一整套领先世界的清洁燃烧技术并成功付诸实践,把煤炭这种一直以来被视为严重空气污染之源的“黑色”能源改造成环境友好型的“绿

低碳经济

  摘要: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

煤炭过去有功 现在没罪 访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总经理凌文

  编者按  神华和国电的合并,在能源界备受瞩目。合并后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集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商、最大火力发电商、最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商、最大煤制油和煤化工公司于一身。集团8个板块中有4个居世界第一,这样的“巨无霸”会否导致垄断?又该如何看待煤炭去产能和去煤化问题?  3月7日,在北京会议中心政协经济组

甘肃出台方案明年起兰州供应国V标准车用汽柴油

  8月15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甘肃省能源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能源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到2020年,甘肃清洁电力送出规模将达到820亿千瓦时。  《方案》提出,甘肃能源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近期目标为: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8%

留住“APEC蓝” 中国须重塑能源安全观

  11月29日,北京的周小姐出去办事,一路上,头昏胸闷,嗓子不停咳嗽。这天,北京陷入重度阴霾,空气中弥漫着强烈的刺激味道。下午时分,整个北京城已被浓重的幕色包裹,有人称“这真是恐怖的一天”。  正是这一天,2014北京能源论坛在北京举行。在这样的重度雾霾天里,如何不让“APEC蓝”成为“短暂而美好

可燃冰资源引多国关注 为石油天然气最佳替代品

  “可燃冰”,专家们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或“甲烷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产生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类似冰或固体酒精,点火即可燃烧。“可燃冰”储量丰富、分布广阔,科学家们预测,它是常规石油和天然气的最佳替代能源。2012年2月15日,日本开始在爱知县渥美半岛近海从海底试采“可燃冰

清洁燃煤技术烧出低排放 烟气治理路径不止一条

  发展清洁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的大趋势。但是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在较长时期内依然居于能源利用的主要地位。因此,推动煤清洁高效利用、发展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对我国实现煤炭清洁利用、保障能源安全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作为煤炭消费大国,粗放式的、大量的煤炭分散燃烧带来了高排放。而煤炭

以净化空气倒逼绿色低碳转型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杜祥琬院士:用节能灯每年可节省出一个三峡

2月24日上午10:00,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学讲堂,做题为《对我国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的科普讲座。以下为讲座实录: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学讲堂为公众讲解中国能源、环境等相关问题 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学讲堂 精彩语录: •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是倒U型,

山东降低煤炭依赖,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降6.6%

  连续多年增长之后,山东煤炭消费总量终于迎来下降。  山东省政府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山东加快能源结构调整,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下降6.6%,创十多年来年度最大降幅。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2月1日在由山东省科学院承办的第115期泰山科技论坛上表示,山东能

我国不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缺推广缺标准

  “虽然我国主要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推动政策,导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推广应用缓慢,煤炭利用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透露,今年将在全国政协会上提交“有关大力推广清洁高效用煤技术,提升我国能源安全”的提案。煤炭是否应该被替代?  煤炭仍

北京PM2.5浓度58微克你就欢呼了 2018年天还能更蓝吗?

  前段时间,有人取笑英国伦敦治雾霾用了50年时间,而中国,只用了不到5年时间,就见成效,其中最受瞩目的北京,2017年PM2.5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五年少35天。图片来源于网络  雾霾很快就会在中国消失吗?  别高兴太早。空气质量大大优于中国的欧美、日本等先进国家的蓝天保卫战已经

煤炭业困局难解 地方救市将因“霾”生变?

  雾霾治理的严峻现实正触发国内能源产业的格局重整,也触动了部分地方的利益。近期,发改委、能源局、环保部联合发布《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该方案中,煤炭消费比重将不断下降,这显然是部分煤炭大省不愿看到的。山西、福建等省市纷纷出台救市政策,然而煤价持续走低,需求下降等原因令救市政策变数重重

绿色能源渐行渐近:清洁能源上位 落后产能淘汰

  2013年,国内能源产业围绕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展开了全面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一方面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另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效率,力图压缩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但有限的天然气资源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同时超高压输电电网在技术和社会等方面建设的困局,也制约了"煤改气"

汾渭平原蓝天攻坚:“一煤独大”困局待破

  二氧化硫浓度全国最高、PM2.5浓度全国第二、多种污染物排放长期不降反升——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看来,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已迫在眉睫。“这里是目前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今年6月刚刚划定的治霾“主战场”,汾渭平原囊括晋、陕、豫三省的1

中国绿色转型进程评估与展望

  课题组中方组长:樊纲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课题组外方组长:罗哈尼 国合会委员,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  本研究从经济和价格措施的角度提出一套政策建议框架,以推动中国的绿色转型。  中国需要朝着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推进经济转型。“十三五”期间,中国在绿色转型方面能够取得长足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