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印尼深海发现奇异新物种四足琵琶鱼海底悠闲漫步

一条琵琶鱼看起来正在用“四条腿”在海底悠闲地漫步,其实那“四条腿”是它的鳍。它正在等待猎物上钩。在这项为期3周的科考探测中,科学家们还发现了图中这种怪异的动物。它似乎来自科幻电影。 这只动物看起来像是一朵花,身上覆盖一层像玻璃针一样的刺状结构。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动物可能是一种食肉型海绵。科学家们证实,这次科考探测项目发现了40余种新物种,包括图中这种罕见的蟹类动物。在516米深的海底,科学家们发现了这种海百合。一种深海银鲛。银鲛是鲨鱼的最近亲物种,尽管它们早在4亿年前就已与鲨鱼的进化血统分离开来。一种奇特的海葵。一种紫色章鱼。 北京时间8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科学研究小组近期利用声呐绘图系统和远程遥控器械等尖端技术对印度尼西亚北部海域进行了为期3周的深海科考探测。在科考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拍摄了大量震撼人心的精彩照片......阅读全文

Nature公布新择偶标准:基因稀缺

  在选择配偶时,雌性古比鱼(guppies)并不关心谁是最忠诚的,而是关心谁是最稀有的。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生物科学系的Kimberly A. Hughes教授及其合作者,在10月30日的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首次阐明雌鱼更倾向于选择稀有雄鱼,这一结论来自于野生动物研究,而不是实

吴立新:“透明海洋”拓展中国未来

   吴立新 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66年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大学力学系硕士、博士,留美11年从事科学研究,2005年回国至今任中国海洋大学“筑峰工程”第一层次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

2月15日《科学》杂志内容精选

    改变人类情绪的药物也能改变鱼类行为  据一项对欧洲野生鲈鱼的研究,在被排泄、冲刷并在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之后而最终出现在全世界水道中的医疗用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对生态的影响。  Tomas Brodin及其同事发现,在接触了被称作去甲羟安定的减缓焦虑的药物之后,

大洋海底首次发现古DNA

海底世界中,不仅有化石,还有微小生物的古DNA。图片来源: F. Lejzerowicz等,《生物学快报》   在广阔的南大西洋中,有一片海域几乎没有生命迹象:没有鸟类,极少的鱼类,甚至浮游生物也不多见。但是研究人员日前报道,他们发现了埋藏在海底的珍宝:海床之下淤泥中的古DNA。   古DNA来

生态环境部新任总工程师张波谈2020年工作部署

今天上午10点,生态环境部召开2020年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兼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介绍碧水保卫战的进展情况,并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刘友宾: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

首次测定南极抗冻鱼基因组序列

  近,包括美国东北大学H. William Detrich教授在内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首次测定了南极抗冻鱼(Antarctic notothenioid fish)的基因组序列。他说,这一突破性成果,将阐明动物对寒冷水域独特的进化适应性,将有助于揭示鱼类如何应对海水温度上升,由于气候变化,预计接下

国家基金委八大学部公布“优先发展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十三五”期间,通过支持我国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从国家重大需求中凝练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创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提升我国主要学科的国际地位,提高科学技术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学部遴选优先发展领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则是:  (1)在重大前沿领域突出学科交叉,注重多学科协同攻关,

自我还是他者:我们该如何定义寄生虫?

  据国外媒体报道,杰里·科因(Jerry Coyne)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演化生物学家,从事了多年种群和演化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地发表在各种学术和行业期刊上,并出版了多本著作,如2009年的《演化为什么是真的》(Why Evolution Is True)。这些著作使他成为了演化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权

江苏百年渔港所在地建百家化工厂 致居民搬离

近十年间,黄海海岸线上出现的化工园区有近十家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向黄海,海水变成了红棕色因为水污染,不少鱼的身上长着脓包  渔民老李已经上岸5年了,院墙外就是曾经远近闻名的燕尾港海洲湾渔场。转行是没办法的事。昔日的国家二级渔港,当年盛产的梭子蟹、海洋对虾如今已基本绝迹

美评出2018年十大新物种 中国贡献一种虫子

新华社华盛顿5月28日电(记者周舟)新的类人猿、像头发一样的细菌、靠蚂蚁行走的虫子……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和林业科学学院近日评出2018年度十大新物种。 该机构从2017年各科学期刊上公布的新物种中选出最与众不同的10种。环境科学和林业科学学院院长

国内最大马力“深海机器人”下线:最深能下潜3000米

   7月17日,国内最大马力无人遥控潜水器下线,主要用于对沉船沉物等进行应急救险、搜寻和打捞等作业。受访者供图  国内最大马力“深海机器人”下线  7月17日,国内最大马力的无人遥控潜水器下线。据介绍,这款由中车制造的潜水器马力相当于一台宝马X6,最深能下潜3000米,可提起4

湖滨湿地物种数量增加约25%,土著鱼类种群数量恢复

  每到冬季,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海埂大坝总是人流不断,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乐于把欣赏滇池风光、与漫天飞舞的海鸥嬉戏作为旅途一大美事。  这一动人景象的持续演绎,得益于昆明市在推进滇池保护治理工程中不断加大环湖生态建设力度,使滇池流域生物多样性恢复进程不断加速。  截至目前,滇池湖滨湿地物种数量与2006年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中国奔向“全海深”科考时代

  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这是中国深海战略的目标指向。在任何海域深度科考畅行无阻,业内人士称之为“全海深”科考。要实现“全海深”科考目标,中国海洋科技工作者必须突破1.1万米深潜技术,进入世界大洋最深处即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深约1.1万米处的地方,叫挑战者深渊。  近日

科学家估计海洋内生活着约1000万个物种

  新华网柏林2月18日电(记者班玮)德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彼德多·马丁内斯18日说,在过去10年内,科学家在深达几千米的多处深海海域发现了大量新物种,这些海域几十年前曾被认为是不适合生命生存的“水下荒漠”。据科学家测算,世界各大洋内总共生活着约1000万种不同物种。  综合德国媒体报道,马

第四次国际海洋生物普查完成 获多项重大发现

在南极发现的类似蜘蛛的海洋新物种正在产卵一种名为“crassota”的极地生物科学家首次观察到活着的名为“Stephanthus antarcticus”的南极海葵南极银鱼一只正在游动的深海底栖栉水母海天使,体型非常小,呈透明胶状,生长于极地海域,而温暖海域的种类小上许多。有些海天使专吃海

《时代》杂志评出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

北京时间12月11日消息,美国《时代》杂志最近评出了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美国及日本科学家在干细胞研究方面获得的突破位居榜首,而今年6月内蒙古确认发现当今世界上最大似鸟恐龙化石,也入选这一榜单,位列第7位。 以下为《时代》杂志评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 1. 干细胞研究获得突破 干细

71种新物种!2019年生物科学家新发现

  据外媒报道,美国加州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2019年共发现了71种新的动植物物种。其中,包括花朵、鱼类、珊瑚、蜘蛛、海参、蚂蚁和蜥蜴等。它们隐藏在了全世界各个角落的洞穴、森林乃至海洋的最深处。  科学家认为,了解有关这些有趣的新物种的更多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和生物群落,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工作。 

缅甸北部鲤科鱼类新种——葡萄真马口波鱼Opsarius putaoensis

  2014年以来,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和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缅甸林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东南亚野生动物多样性研究组科研人员对缅甸北部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进行了多次野外考察,采集了大量的鱼类标本。研究团队于缅甸常驻工作期间对采集的鱼类标本进行形态分类研究和系统整理,

美拟建世界最大海洋保护区

   黄边副鳞鲀 图片来源:LAURA M. BEAUREGARD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将向前推动一项计划,通过把3个位于中央太平洋地区的区域变为国家保护区,从而将世界海洋自然保护区的面积翻一番。  6月,白宫官员宣布,他们在考虑极大地扩展太平洋偏远岛屿海洋国家保护区(PRIMNM),该区域覆盖

物种入侵:全球化的代价

食人鲳:别名食人鱼或水虎鱼。性情凶猛残暴,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适宜水温20℃-28℃。  7月7日下午,柳州市民张先生在柳江河边给小狗洗澡时,突然遭到三条食人鱼攻击,其中一条咬伤其手掌并被抓获。近日,广西柳州市为围剿柳江河中伤人的食人鱼,发动市民沿江垂钓,并承诺抓到食人鱼者每条奖励一千元人民币

守护东南亚野生动物多样性

  中国西南和东南亚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据统计,东南亚涵盖了全球约20%的植物、动物和海洋物种,全境都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所谓“生物多样性热点”指的是生物物种高度集中,且面临高度破坏威胁的地区。团队在Zeyardan村驻地处理标本  在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就有这样一个研究团队——东南亚野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 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8〕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多年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岸坡硬化、挖砂采石等人类活动影响,长江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水生生物保护形势

超过50种恶性物种侵入中国 不速生物客来势汹汹

    一棵受松材线虫病感染致死的松树内的松褐天牛白色幼虫。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主要的传播媒介。 新华社发   近日,一条身长近20厘米的小鱼弄得满城风雨。祖籍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食人鱼惊现珠江上游广西柳江河段,一下把人的手啃下一块肉。   原来,这凶猛的小鱼是桑氏锯脂鲤,最早作

从上海,到海上:中国海洋科考的“上海印记”

  如果将我国漫长海岸线比作一张满弦的弓,万里长江就好像一支蓄势待发的箭,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正是箭头。每年,我国有许多考察船都从上海起航,奔赴蓝色的大海或白色的极地,探索地球科学奥秘,在建设海洋强国进程中,烙下深深的“上海印记”。  上海是我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的家。自从1984年我国首次

生态学家对释放孔雀鱼杀灭蚊虫提出警惕

   数十年来,卫生官员用孔雀鱼进行蚊虫控制。 图片来源:H. Krisp  小孔雀鱼(网纹鳉)有着大名头。数十年来,这种鱼一直被认为是抗蚊“斗士”的冠军,它们会潜入池塘和水沟吃光蚊虫的幼虫。但在科学家严重,它有着不同的声誉:一种快速生育和繁殖的入侵性物种。  现在,卫生官员考虑,在蚊虫导致的传染病

中国深海生物资源探测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深海生物资源勘探开发在深海生物勘探、深海微生物资源库规范化建设、深海生物学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中国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22日在厦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大洋协会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率先在中国部署大洋生物资源勘探工作,获得大量在医药、环保、工农业等方面有

Nature发布2019年度十佳论文 中国学者成果优异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毫不夸张的说,科学指引并推着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基础科学作为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石,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基础科学,并不断加大对基础科研投入,与之相对,无数奋斗在最前线的科研工作者

克隆鱼诞生50年 中国克隆技术陷入困境

  在不久前上映的美国大片《遗落战境》中,由汤姆·克鲁斯饰演的克隆人在发现自己的身份后,奋起反抗外星人,最终获得胜利。   紧接着,电影《侏罗纪公园》再次讲述了科学家利用DNA技术复活恐龙却遭遇疯狂猎杀的故事。   两部大片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再度激起了人们对克隆技术的浓厚兴趣。

科学家对“基因组岛”存在与否持有异议

   随着更多更精细的分析手段出现,“基因组岛”理论终将被证明是对还是错。但这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12年前,科学家破解了一种传播疟疾的蚊子——冈比亚按蚊的基因组,并希望借此抑制疟疾的传播。但是美国布卢明顿市印第安纳大学的人口遗传学家Matthew Hahn对利用蚊子基因组解决进化生物学的难题更有

联合国正在起草历史性公约保护海洋

  南太平洋的广阔海域不受法律保护。图片来源:Getty 15世纪早期,葡萄牙水手到达了大西洋一片平静水域,这里覆盖着成片的黄棕色海藻。风平浪静,他们的船随着洋流随意漂荡。水手给这种海藻命名为马尾藻,这片水域后来被称为马尾藻海。 这片区域最初被认为是海洋中的沙漠,而现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