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09 09:39 原文链接: 国家科学中心“第四城”落地深圳,这是为什么?

   3月3日,在科技部、发改委等国家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

  这是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次写入国家公开发布的文件。

  在多地角力“第四城”的竞争中,深圳凭什么脱颖而出?与前述三地相比,还存在哪些短板?

  多地角逐的“金字塔之巅”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当之无愧的金字塔之巅。

  依托于高水平大学、全球顶尖科研团等优势,上海张江、北京怀柔和合肥在2016年至2017年间陆续获批成为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鉴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科技创新方面显示出的强劲牵引力,全国多地均投入“第四城”角逐中。

  例如,武汉最早于2017年由湖北省人大代表联名提案提出申建,依托武汉雄厚的科教实力,主打光电、强磁场、存储基地等领域。今年1月,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仍有“支持武汉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提法。[1]

  位于西南地区的成都,则将“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写进2017年党代会报告中,主攻军民融合相关领域。[2]

  南京则在2018年初的“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目标包括建设紫金山实验室,主攻网络安全、新材料和健康领域。[3]

  此外,西安近年来也在创建国家科学中心方面有较高呼声。

  花落深圳,凭什么?

  靴子终于落地,却是深圳这座以经济发展著称的城市突围。仔细分析,“第四城”花落深圳其实并不意外。

  政策利好

  近年来,深圳在加强科技引领方面可谓“铁了心”,陆续发布利好政策,让全社会资源和注意力向科技倾斜。

  2019年发布的两份文件让“顶层设计”先行一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提出“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标,《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明确国家科学中心的发展路线图。[4]

  随后,一系列规划、法规、政策将上述总体设计落到实处。包括全国首部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自主创新“33条”、创新驱动发展“1+10”文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等,覆盖自主创新体系全过程的政策链。

  配置硬核

  深圳以雄厚的资金,为建设国家科学中心配置了超豪华硬件,为其在激烈竞争中奠定基础。

  光明科学城是建设国家科学中心的“第一炮”。2018年4月开始布局,2019年1月正式开建。

  目前,建成、在建和规划中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有9项,都将在光明科学城落户。

  包括未来网络基础设施、深圳国家基因库、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深圳拓展设施、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脑模拟与脑解析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装置,以及材料基因组平台。

  2019年6月,在深圳市政协举办的一场活动中,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表示:“光明科学城有光明的未来,我迫不及待地移居光明科学城。”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则期待:“在10—20年时间里,如果光明科学城可以和波士顿媲美,就是办得比较成功了。”[5]

  鹏城实验室则是一项“大手笔”。2018年4月依托哈工大(深圳)启动建设,是广东省首批启动的实验室之一,着力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对标国家实验室。

  启动一年,就汇聚了18位院士,开展了20多项科研项目。其“双轮驱动”的科研项目管理方式机制和以“双聘”为主的用人模式颇具特色。

  短短2年来,实验室频频引发国家决策、咨询层面关注。2018年10月底,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室主任高文讲解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任务和规划。[6]

  2019年4月,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先后调研实验室。[7][8]

  深圳湾实验室是继鹏城实验室之后,在深圳启动建设的第二家广东省实验室,同样对标国家实验室。

  2019年1月正式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领衔。2019年11月,成为首个正式入驻光明科学城的重大基础研究机构,意味着深圳湾实验室将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架构。

  实验室围绕生命信息,生物医药和医学工程研究三个方面,开展生物医学领域前沿研究,5年内将打造150个科研团队。[9]

  市场活跃

  2018年的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2%,居全球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296.63亿元,增长12.73%,已成为全国一面旗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185家,总量达14415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10]

  这让科研机构、企业产生转化研究成果的强烈积极性,营造出支持大大小小创新个体勇于试错的创新氛围。高度市场化,成为深圳打造国家科学中心最大的优势。

  未来发展,还缺啥?

  当然,与北京、上海、合肥等科教领域传统深厚的城市相比,深圳也显示出明显短板。

  大学,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作为唯一一座没有985、211重点高校的一线城市[11],深圳对高水平大学的渴望由来已久。

  除了本地的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外,2016年,为加强高等教育,深圳发布《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圳的大学计划”,大力引进国内外名牌大学来深办学。[12]

  目前,北大、清华已在深圳成立研究生院多年,哈工大(深圳)则成为C9联盟中首家进驻深圳招收本科生的高校,中山大学在深圳设立其第三个校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已将选址定在光明科学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贴上国际名牌大学标签的联合办学项目也相继落地。

  不过,这些新办大学想要产出高水平成果,一方面尚需时间积累,另一方面也面临作为“干儿子”的诸多体制机制困难。

  正如樊建平在2019年11月举办的高交会开幕式上建议:“深圳创新要往源头走,最核心的是要建立高水平大学,未来深圳要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13]

  高水平大学离不开高层次人才。尽管深圳自2011年启动“孔雀计划”大手笔引进高层次人才已累计超过3000人,但与全国老牌科教重地相比,仍显积累不足。最近,深圳已开始尝试诸如“院士双聘”等新的人才引进办法,效果究竟如何,仍是未知数。

  优厚政策、“硬核”配置、市场活跃,成为深圳此轮在多地参与角逐的国家科学中心中胜出的筹码。

  未来发展能否有充足后劲,则要看本地高水平大学、高层次人才能否快速跟上。

相关文章

公开招标|3275.6万采购质谱仪、基因测序仪等一批医疗设备

深圳市龙华区妇幼保健院区妇幼保健院2023年医疗设备购置项目采购计划资金意向公开。预算金额3275.6万元,预采购质谱仪、基因测序仪等一批医疗设备。采购单位:深圳市龙华区妇幼保健院项目名称:区妇幼保健......

深圳医学科学院今日成立频上热搜的她,任创始院长

由颜宁担任创始院长的深圳医学科学院今天上午在深圳市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宣告成立。中科院院士韩启德、王志珍、陈竺,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和颜宁共同为深圳医学科学院揭牌。颜宁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医学科学......

总投资10.7亿元!深圳一研究院建设工程项目今日开始动工

——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工程(一期)项目今日开工7月20日广东卫视《正点播报》播出: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工程项目今日动工7月20日上午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

深圳拟出台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启动全市陆域生态调查

今天(6月28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深圳市政府关于2022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交会议审议。记者现场获悉,2022年,深圳全市森林覆盖率......

安徽合肥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从“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升空,到“人造太阳”等大科学装置熠熠生辉;从“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从享誉全国的制造业基地,到生机勃勃的科创高地……今天,当人们聊起安徽省合肥市......

深圳,正在集齐985?

深圳崛起的速度是惊人的,深圳的高等教育,同样如此。日前,深圳大学40周年校庆第一期捐赠获捐5.3亿元,香港大学前海智慧交通研究院正式揭牌,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式......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2023会员大会召开

2月24日,由深圳市机器人协会、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主办的深圳市机器人协会2023会员大会暨福田机器人产业招商推介大会在深圳举行。政府相关部门、院校专家、400多家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相关企业代表......

颜宁院长招人啦!深圳医科院招聘:不定编制不定级别

2023年2月6日,颜宁出任院长的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发出通告,公开招聘30个岗位、41名工作人员,涉及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公室、科研部、教育与交流部等12个部门。其中10个岗位要求医学、生物医药及其他......

深圳全天禁鸣喇叭,质疑声一片,该如何看待?

近日,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和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发布通告,于2023年1月22日至2024年1月21日每天0时至24时在全市范围实施机动车禁鸣喇叭措施。通告一经公开,网友便质疑声一片:“车有喇叭却不......

深圳市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

科技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在深圳市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国科办才〔2022〕182号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