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13 11:47 原文链接: 仅凭聊天频率这个算法就能辨别谁是潜在网络违法者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违法事件也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互联网消弭了潜在违法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得人人都有客观条件违法,而人人也有被伤害的危险。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网络犯罪特点和趋势(2016.1—2018.12)》报告指出,社交类平台,尤其是QQ、微信等已经成为虚拟犯罪的主要工具,不法分子通过它们在网络上策划、实施犯罪行为。这种过程不需要现实接触,因此非常难捕捉,给执法带来了许多困难。

  近日,日本德岛大学的计算机研究者联合日本大型网络公司代理商Cyber Agent在《人类行为计算》上发表论文,他们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分析了Cyber Agent旗下一款社交类游戏的使用数据,并且在不监测聊天内容的情况下,仅基于聊天次数、聊天对象、聊天时间等基本信息,就能较为精准地识别出潜在网络违法者,并预测出违法行为的大概时间。

  “疑犯追踪”的理论基础

  这不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尽管在游戏中大家只是依靠网线交流,但我们在网上的行为也留下了海量数据,为预测网络违法行为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研究者基于两种传统犯罪学理论开发了这套算法:日常活动理论和社会传染理论。

  日常活动理论提出,许多犯罪行为并不是随机发生的,犯罪者和被害人往往在日常活动中有交集。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小偷在盗窃前会去目标地点踩点,并观察目标人物的行为规律;同样的,网络上的犯罪者更需要提前与“猎物”取得联系,套取信任。因此,玩家的社交活动数据中或许就藏着“犯罪预告”。

  另外,社会传染理论还补充了重要的一点:违法倾向或违法行为也会传染。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往往来源于某种过激情绪的广泛传播:在群体的裹挟下,有的人不知不觉就失去了独立判断能力,无意间成为了网上的施暴者。有研究指出,在“目睹”群体内其他人的网络骚扰行为后,旁观者也很容易对同一名受害者发起攻击,或者尝试骚扰其他人。这样的传染行为也为预测网络违法事件提供了重要的对象和时间线索。

  在这两种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者选择了是一款名叫Pigg Party的手机游戏。它主打社交功能,用户登录账号后,可以装扮虚拟的房间和个人形象,与朋友或陌生人以私聊、群聊、公聊的方式进行交流。研究人员采用擅长从复杂数据中提取特征的算法——多层非线性模型,对55万用户6个月内产生的聊天数据,包括每名用户的聊天频率、聊天时间、消息的接收者等进行了分析。

  想做坏事的心逃不过AI的眼

  研究者组合多种神经网络模型和算法,搭建了预测违法事件的人工智能。性能测试结果显示, AI能根据用户数据,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的违法者和受害者账户。输入用户两个月内聊天的时间、频率、对象,AI对接下来两个月内违法账户的预测准确率可以达到84.85%,对受害者账户的预测准确度也接近85%。

  除了对个体账户违法或受害的风险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外,只需提供一周内的用户活动数据,AI就能基本精准地预测接下来的一周网络社区里发生违法事件的时间,对小时和日期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5.83%和85.71%,并且结果与预测受害给出的时间相吻合。更有趣的是,AI分析数据后预警发生违法事件的时间,并不一定处在以往发生违法事件的时间段中,可见它掌握的并不仅仅是固定的规则,还有违法者言行中的真正“逻辑”。

  可进行违法预测的AI将海量、零散分布的用户日常活动记录压缩转化成可以定量分析的数据,并从中提炼、理解规律,最终形成了强大的预测能力。研究者认为,借助AI,系统管理员能更好地维护网络安全和用户权益。尽管目前的AI并且不能进一步预测违法事件的具体类型,但它或许能抓住网络上“隐形”的违法者,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安全。

  (据《环球科学》)


相关文章

第四届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职教赛道)举行

近日,第四届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在杭州举行。作为第一次单列组织的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职教赛道)决赛同期举行,大赛分为“人工智能应用与技术创新比赛”、“人工智能文化艺术创新”和“智能机器人工程应用比赛......

最新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报告发布

《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在京发布。《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AI)计算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百亿亿次/秒(EFLOP......

人工智能,如何妙笔“生”画

核心阅读输入一段话,“绘”出一幅画——人工智能的绘画本领,吸引众多职业画师和零基础用户尝鲜。人工智能绘画的本质是计算,接受“语言描述”指令后根据自身的理解还原出图像。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艺术创作等......

国际人工智能大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

如何把超级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智能手机上,如何高效、可靠、安全地控制机器人,如何使人工智能技术更加绿色低碳……12月15日至17日举行的2022国际人工智能大会(青岛)暨“一带一路”计算智能前沿学术会议对......

专家热议人工智能如何引领韧性治理与未来科技

近日,第三届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的第一场主论坛以“人工智能引领韧性治理与未来科技”为题举办。主论坛由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主持。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可信可控可用,人工智能呼唤创新的“治理技术”

“人工智能改变了安全格局,进一步扩大了威胁,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风险管控。”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上,针对目前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认为,应当......

AI算法等研究全球内孤立波预报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峰课题组在耦合物理机制和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全球内孤立波传播预报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遥感领域期刊《环境遥感》。海洋内孤立波在全球海域分布广泛,其传播速度受多种因......

新AI“阿尔法扣”胜过近五成“码农”

科技日报讯(实习记者张佳欣)在全球范围内,程序员短缺。如果人工智能(AI)会写代码——只要人类告诉AI想通过程序做什么,将带来许多便利。根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一款名为“阿尔法扣”(A......

国际最新研究称人工智能可代理谈判和形成协议

中新网北京12月7日电(记者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人工智能(AI)论文报告称,人工智能代理可谈判和形成协议,使其在桌面游戏《外交》中胜过其他无此能力的代理。这项研......

人工智能会谈判

英国伦敦深度思维公司的一项研究表示,人工智能(AI)代理可谈判和形成协议,使其在桌面游戏《外交》中胜过其他无此能力的代理。这些发现展示了一种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用其建模的代理可以与其他人工代理沟通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