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12 15:31 原文链接: 科研人员发现可同时调控水稻分蘖角度和产量基因

  记者1月11日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获悉,隶属于该院的湖南省水稻研究所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克隆了一个水稻叶绿体蛋白LTA1,其可通过影响重力反应调控水稻的分蘖角度,同时通过影响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导致水稻减产。

  这一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作物学报》(The Crop Journal)上,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潘孝武副研究员为该文第一作者,该所李小湘研究员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黄荣峰研究员为共同通信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培养计划和湖湘青年英才项目的资助。

  通过改良水稻株型培育具有理想株型的新品种,是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途径。分蘖角度是水稻株型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直接影响水稻的种植密度、光合效率、抗倒性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最终影响水稻的产量和收获指数。尽管这一性状在育种实践中被重点关注,但目前已克隆的分蘖角度基因很少,业界对其分子机理的研究相对滞后,分蘖角度基因如何影响水稻产量仍不清楚。

  研究人员发掘到一个分蘖角度明显增大的突变体lta1,其结实率和产量明显下降。组织切片结果表明,lta1突变体分蘖基部远地端的细胞长度显著长于野生型。重力诱导实验发现,突变体茎秆内的生长素侧向运输受阻,导致重力反应削弱,从而表现出分蘖角度增大的表型。图位克隆将LTA1基因定位于水稻第2染色体,编码一个具有保守YbaB DNA结合结构域的叶绿体蛋白,遗传互补和基因敲除实验均证明LTA1确实调控了水稻的分蘖角度和产量。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该基因主要在叶片、叶鞘等光合组织中表达。

  植物感受重力刺激,并在重力方向上发生生长反应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重力性。潘孝武介绍,在重力刺激下,正常水稻植株在近地端和远地端会形成生长素浓度梯度,近地端细胞分裂生长加快,茎基部形成弯曲向上生长。但lta1突变体内源生长素的侧向运输受阻,近地端的生长素含量降低,向重力性反应减弱,导致分蘖角度增大。LTA1基因编码叶绿体蛋白,该基因突变引起叶绿体结构异常,进而导致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因此,LTA1主要通过影响水稻的向重力性调控水稻的分蘖角度,通过影响叶绿体结构和光合作用效率影响水稻产量。

  在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分蘖角度呈现动态变化,发育前期株型松散以实现早发快长,发育后期株型紧凑以改善群体光合作用效率。分蘖角度的动态变化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发掘特异种质资源,解析分蘖角度动态变化的遗传机制是重点和难点。“该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有助于阐明水稻分蘖角度的遗传控制机制,为解析分蘖角度与产量的相互关系提供新的依据。”潘孝武表示。

  “由于LTA1基因突变本身导致叶绿体结构异常和光合作用下降,因此水稻产量下降的原因并非分蘖角度增大这个单一因素,故本研究尚不能证明株型分散和株型紧凑的水稻哪个更优。”潘孝武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开展分蘖角度基因的定位和克隆,重点解析水稻分蘖角度动态变化的分子遗传机制;从种质资源中发掘更多分蘖角度基因的优良变异,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适宜分蘖角度的新种质,培育具有理想株型的高产新品种。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j.2021.10.005

相关文章

粤籼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育种选择基因获鉴定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遗传资源研究团队利用广东籼稻核心种质开展基因组多样性和基因发掘工作,在鉴定广东籼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育种选择基因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Rice。该研究分析......

跨界共赢岛津与杂交水稻检测中心共建合作实验室

2023年5月19日,由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简称“检测中心”)和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岛津”)联合举办的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岛津合作实验室挂牌仪式暨代谢组......

两年了,我们很想您!

两年前的今天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从此,春种秋收都和怀念有关年轻时袁隆平决意报考大学的农学专业父母都不同意袁隆平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最终说服了父母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水稻越绿越好?这群师生破解“滞绿”密码

进入5月,水稻陆续进入忙碌季,一片片绿油油的育秧田中叶片摇曳。水稻是否越绿越好呢?现实生产中,某些不适宜的田间管理,导致水稻叶片“贪青”,延迟灌浆结实,严重限制高产潜力的发挥,被称为“滞绿”。如何科学......

华中农大建成全球首个水稻基因索引数据库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张建伟教授课题组近日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建成世界上首个基于同源基因的水稻泛基因组综合数据库——水稻基因索引数据库。据介绍,这个数据库如同一本近义......

水稻杂种优势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杂种优势已经在多种作物和动物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分子作用机理和有效预测方法仍不明确。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杂优中心团队在水稻杂种优势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ThePlantJo......

基因编辑水稻或能在火星生长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5日报道,火星土壤一般不适合种植植物,但美国科学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使水稻的OsSnRK1基因发生突变,经过基因编辑的水稻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发芽生长。研究人员称,......

聂守军代表:攥紧粮食种子端稳“中国饭碗”

“把种质资源、创新品种作为推动水稻生物育种创新的关键核心,通过科技与产业化双轮驱动,提高黑龙江水稻产业整体效益及农业综合竞争力。”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副院长聂守军研究员向科......

土壤紧实了,如何培育钻地能力强的水稻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揭示了脱落酸与生长素协同调控水稻根系响应外界土壤硬度的分子机制,为培育适应不同土壤硬度作物新品种提供了新的分子途径和有价值的基因资源。相关......

水稻泛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分子育种团队在水稻泛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基因组学研究知名杂志GenomeBiology。该论文第一单位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王健博士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