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0-09 00:00 原文链接: 林改,绿色发展新动力

  当前,我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逐步深化的新阶段。19.5亿亩集体林地已确权到户,占全国集体林地面积的71.3%,6113万农户拿到了林权证。

  林改,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有效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山乡大地更绿了,农民群众口袋更鼓了,心窝更暖了,农村社会更和谐了。

  从“砍树”到“看树”

  林业现代化发展站上新起点

  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林改前,不少村民以砍树烧木炭为生,破坏了环境,却贫穷依旧。山林定权发证后,种核桃,种茶叶,广大村民主动开发非木质林产品,收入逐年增加,生态日趋改善。青山绿水带动了以森林旅游为特色的农家乐快速发展,2008年,白沙村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收入1100多万元。村民吕建中说:“开发生态旅游前,我们一家子年收入不到8000元,办了农家乐后,一年收入10多万元。”像吕建中一样,目前全村2/3左右的农民都靠生态旅游过上了小康生活。

  从“砍树”到“看树”,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白沙村的发展历程,很好地折射出林改给我国林业发展方式带来的革命性跨越。目前,这种从资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的蓝图,在我国的山川大地尽情铺展。

  林改让广大农民吃下了“定心丸”,也为林业转变发展方式奠定了基础。勤劳、智慧的农民放下砍树的斧子,摒弃掠夺式经营理念,以山坡为纸,用绿色描绘着一幅幅千山竞秀、生机盎然的可持续经营宏伟画卷。林业逐步告别利用木材价值的“砍树经济”,转变为主要利用森林生态价值的“看树经济”,我国林业逐步走上了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发展道路。

  林改分山到户,林权所有者从一个个村集体变成了为数众多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如何与大生产大市场对接?

  随着林改的深入推进,强林惠林政策不断完善,各地及时跟进配套改革,科技、资金等向山林汇集,这道考题的答案逐渐在山乡大地上展现出来,林业现代化发展随之站上了新起点。

  适度提高林业发展组织化、规模化程度。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江西省武宁县江西艺邦木业有限公司与合作社、林农建立起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企业增收、林农致富、国家增税。目前,公司共带动9个合作社、3538户林农,其中林地大户年户均增收5000余元。企业还为当地提供了300个稳定的就业机会,每人每年增收20000余元。

  发展现代林业,农民投入从哪儿来?

  抵押难、贷款难,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农民生产致富的一大瓶颈。林改后,林权抵押贷款这一创新型农村金融模式开始推行,山上的“活木”不断变现为“活钱”,如源头活水,绿了山川,富了农民。

  7万元,是河北省易县西陵镇金龙庄村赵金起的全部积蓄,去年他把这7万元全部用到了荒山造林上,今年春天,他再也拿不出治山的钱。“当时那个难啊!是林权抵押,让我从银行贷了10万元,不然我真放弃了。”如今,全国有100万户林农像老赵一样,在林权抵押贷款的帮助下,干劲十足地编织着自己的绿色梦想,而山上的绿色银行则是他们发家致富的坚强靠山。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林权抵押贷款金额达221.4亿元。

  从耕地为主向耕林并重

  山林增收致富潜力逐渐迸发

  我国耕地面积少,林地面积大。过去,农民重田轻山,主要在18亿亩耕地上做文章。林改让农民获得了一笔数量可观的资产和重要的生产资料,广大农民把27亿亩集体山林当作重要舞台,依托林地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山林增收致富潜力逐渐迸发。国家林业局统计,全国林地直接产出率已由2003年的84元/亩提高到现在的155元/亩,翻了近一番。

  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民吃饭靠种田,致富靠山林,农村经济实现了由耕地为主向耕地林地并重的转变,林改成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

  林改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适时出台政策,鼓励发展林业产业,林业经济以每年30%的增速高速发展。如今,本溪林下中药材遍地开花,山野菜四季飘香,果材兼用林硕果累累,森林旅游喜迎八方游客,林副产品加工企业安家落户,全县林业产业初具规模。2009年,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4560元,比林改前提高了5倍,林业收入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林改前的40%提高到60%。农民群众高兴地说:“林改政策得人心,分林到户种人参,兴林富民政策好,林下遍地是黄金。”

  随着林改的深入推进,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还将加速向农村流动,这将有效地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全面激发7亿农民的消费潜力,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从传统发展到绿色发展

  区域经济奏响科学发展主旋律

  随着林改的全面推开,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将林改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加快培育、利用森林资源,用不断发展壮大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产业,逐步取代“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龙头产业和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区域经济开始大步走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

  辽宁省本溪市,过去主要依靠发展钢铁、煤炭、水泥等 “三黑”产业,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一度成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2005年林改以来,本溪市着力绿色转型,大力发展林药菜果、森林旅游、林副产品加工等三大绿色产业。“三绿”产业逐步接替原来的“三黑”产业,经济发展不但未受影响,反而提速前行,去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典型范例。

  在我国,老少边穷地区主要集中在山区,这些欠发达地区是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林改春风化雨,盘活了山区森林资源,沉睡多年的山林焕发出新活力。很多山区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实现了绿色崛起,很多林农通过经营林业实现了发家致富的梦想。

  地处重庆市最北端的城口县位于大巴山腹地,这个川陕革命老区山高坡陡,地瘠人穷,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林改春风劲吹,广大林农把过去荒山起伏、草木丛生的战场,变成了葱葱郁郁、林果连片的经济林生产基地。东安乡林农李克银介绍说:“我们把板栗、核桃作为铁杆庄稼,2009年,我家仅板栗一项就比上年多收入了6000元。”林改后,城口县依靠发展林果产业,逐步从贫困中突围,走向富裕。 

相关文章

燃煤电站低成本控制技术助力我国煤电绿色发展

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大,重点区域消费强度高,细颗粒物(PM2.5)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影响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全国耗煤总量中约50%为燃煤电厂耗煤,提升燃煤污染减排效能、实现燃煤电站低成本超低排放是深入......

吴舜泽: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发展进程、特点及展望

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始,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之路至今已走过40余年。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中国确立了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实施“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2019全国(无锡)环保交易会10月25日在无锡开幕

2019全国(无锡)环保交易会10月25日在无锡开幕      日前,记者从全国(无锡)环保交易会组委会获悉,由无锡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协办、......

绿色发展是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蓝色经济与全球海洋治理”为主题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2019年会主题论坛于2019年6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崔利锋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论坛重点就“保护......

工信部、国开行:加快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近日发布通知,进一步发挥部行合作优势,充分借助绿色金融措施,大力支持工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实现绿色发展。通知强调以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

为了一江清水——人大代表建言长江沿岸石化业绿色发展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牵挂的河流。总书记曾经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为治好“长江病”,去年4月,习近平到长江沿岸多地深入考察,把脉开方。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戴启远代表:着力补齐绿色发展短板

“稳投资重在优化投资结构,补上基础设施短板。过去经济增长往往依靠低成本资源要素的高投入,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必须有效扩大绿色项目投资,着力补上生态短板。”安徽省淮北市市长戴启远代表说。戴启远代表......

环境观察:绿色发展贵在行动成在坚持

“绿色发展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的这句话,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指明了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绿色发展是历史必然,时代需要,民心所向。党的十......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这5年,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广......

上海研究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

见习记者徐璐上海报道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日前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深入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