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0-09 16:16 原文链接: 氧化蓝藻处理系统:吃的是蓝藻吐的是清水



  9月11日,武汉中山公园内5000平方米人工湖暴发大量蓝藻,沿湖行走就能闻到强烈臭味。

  9月9日,南昌市进贤县军山湖水质明显变差,蓝藻暴发,连村民家养的牛都不愿意喝湖水了。

  9月8日,温州市政府表示,在供水覆盖500万人的珊溪水库,藻类污染程度有所趋缓。

  ……

  蓝藻已成为我国湖泊、河流等水体的主要污染之一。即使各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治理,甚至引长江水等来个“大换汤”,但似乎爆发程度愈演愈烈,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成为难以攻克的“顽疾”。

  ――蓝藻危害――

  危害饮水安全 增加疾病风险

  蓝藻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累积,在气候条件适宜情况下,快速繁殖并在水面聚集而产生的自然灾害现象。也就是说,只要水体中的氮、磷不被削减,蓝藻暴发就不可避免。蓝细菌为单细胞生物,个体比细菌大,一般直径或线度为3―15微米(1百万分之1米)。别看单个蓝藻小到让肉眼都无法分辨。但蓝藻可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使水体透明度显著下降。蓝藻生长还加快了水体氧的消耗,使水体缺氧,导致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破坏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此外,某些藻类本身含有藻毒素,会危及饮水安全。蓝藻含神经毒素,可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人们吃了含有神经毒素的鱼类、螃蟹等,将加速人脑神经退化、肌肉萎缩,加大老人痴呆症发病风险;其中微囊藻毒素毒性非常强,将严重损害人的肝脏,导致肝癌。

  ――传统治理――

  走在无锡市的太湖边,人们发现,为治理蓝藻,太湖两岸进行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退渔还湖,减少排入湖内的富营养物质;沿湖还种有大量芦苇、美人蕉等,通过植物根系来吸收氮、磷;大量的船只在湖面上,人工打捞蓝藻。

  无锡市环保局局长刘亚民说,目前,治理蓝藻大多用的是生物浮床法和人工打捞法。

  但这些处理方法各有弊端。

  生物浮床法:后期处理成果高昂

  生物浮床法对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处理比较有效,但后续处理麻烦并成本高昂。芦苇、水葫芦等成长后,如杆、茎、叶等掉入湖中,富营养物质又将重新回湖。因此,必须打捞到岸上进行再处理。

  据统计,一亩水面能生长植物超过50吨,长成后,每亩植物处理成本约400元。整个太湖水面约360万亩,即使是小部分水面采用生物浮床法来治理,后期处理费用也是非常高昂,难以承受。因此,无法大面积推广。

  人工打捞法:形成二次污染

  人工打捞法一般是先连水带蓝藻捞出,再运输到岸边进行藻水分离。但分离出的浓藻浆在堆放时,不但需要大量土地,而且蓝藻腐殖会散发恶臭,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所产生的渗滤液又将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

  在人工打捞法,蓝藻收集与处理过程时间长,并需大量人力、油料来打捞和运输。据统计,太湖流域分离出的藻浆运输成本每车约300元,每年打捞出的蓝藻约几十万吨,单是这些蓝藻的运输费用已相当可观了。

  化学法:危害水体与人体健康

  处理蓝藻还有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化学法,即在水中投放杀藻剂或絮凝剂。但无论是杀藻剂还是絮凝剂,基本成分为硫酸铜。硫酸铜具有毒性,不但会导致水体生物畸形,还会富集在鱼、螃蟹等生物体中,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引发肝癌等严重疾病。此外,大量蓝藻沉积在湖底淤泥中,化学法对之无能为力。

  除上述三种方法外,还有工程疏浚法,即引入江水等活水把蓝藻冲到下游,但这只是一种污染转移方式。

  ――高能氧化――

  高能物理直接氧化处理蓝藻:处理成本约0.01元/平方米、藻处理率达99%、无二次污染

  目前究竟有没有一种快速、无二次污染、低成本的蓝藻处理技术?记者发现,一艘小型“航母”曾航行在太湖竺山湖流域的水面上,浓藻水进入船体,5分钟处理后,清澈的水就被排回太湖。蓝藻进、清水出的实现是由于船上所安装的“高能物理直接氧化蓝藻处理系统”。

  原国家太湖局局长陈荷生教授,在受国家水专项办指派对“高能物理直接氧化蓝藻处理系统”的实地调研和召开的技术论证会后认为,所研发的集藻水收集分离、直接电氧化处理、脱氮除磷于一体的综合治理技术,并通过现场示范,为蓝藻处理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

  该系统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该系统研发人、常州浩瀚新材料科技公司技术总监、常州大学客座教授张毅介绍说:“高能物理直接氧化蓝藻处理系统”能根据湖面藻密度,自动调节进水深度,尽可能多地收集蓝藻,提高藻浓度并降低处理系统能耗。“然后藻细胞就进入反应器。”张毅说,蓝藻主要成分是氮、碳、磷、脂肪和蛋白质。氮被分解成水和氮气,磷在羟基化作用下和水体中的钙(Ca)、镁(Mg)、铁(Fe)、铝(Al))等物质络合生成磷酸盐类物质被沉积和水体分离,而释放出的藻毒素在超氧负离子作用下被氧化分解。

  陈荷生认为,“高能物理直接氧化蓝藻处理系统”处理费用低,折合0.01元/平方米;将蓝藻的收集、分离与处理集中在一起,省去了长距离运输和堆积土地的费用,并能做到随时收集随时处理,不存在分离后的藻浆堆存情况,避免了二次污染。尤其是系统紧凑,可安装在船上,随时能前往任何发生蓝藻污染地区进行处理,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相关文章

研究发现迄今最古老类囊体化石

比利时列日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一个研究团队在距今约17.5亿年的一种蓝藻化石中发现了类囊体膜结构,这是迄今已知的最古老类囊体化石,比此前类囊体化石的最早纪录提前了约12亿年。新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蓝藻......

质谱助力亲水性藻毒素痕量检测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所公共分析测试平台的大型仪器,通过系统的方法学研究,攻克了天然淡水资源及海水中多种痕量高亲水性藻毒素精准检测的技术瓶颈。近日,研究结果先后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Nature》:科学家捕获了蓝藻光合作用的“触角”

研究人员帮助揭示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重要生物“触角”的图像。大自然已经进化出通过光合作用来利用太阳的能量的结构,但这些阳光接收器不属于植物。它们存在于被称为蓝藻的微生物中,蓝藻是地球上第一个能够吸收阳光......

扬大研发蓝藻微能耗加压控藻船在太湖下水

每年7-8月份是无锡太湖蓝藻易发季节。记者从扬州大学获悉,由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丛海兵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蓝藻微能耗加压控藻船近日在无锡太湖下水,试运行取得圆满成功,其对湖面蓝藻控藻率可达到80%......

学者鉴定出十株噬藻体,为巢湖蓝藻水华找到天敌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课题组,从巢湖成功分离五株侵染伪鱼腥藻Chao1806的噬藻体Pam1~Pam5,揭示了Pam1~Pam5的进化多样性及它们在巢湖自然水体中......

治理蓝藻水华无需研究基础科学问题?大误!

“目前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蓝藻水华只是水体污染的结果,治理水华做好截污治污、消除污染,蓝藻水华也就消失了,无需研究蓝藻水华的基础科学问题。这种看法反映了对蓝藻水华问题认识上的不深入,是过于简单化......

城市环境所在产毒蓝藻的早期精准检测研究中取得进展

产毒蓝藻水华威胁水生态系统健康和饮用水安全,除了在浅水湖泊常见的微囊藻水华之外,新型水华蓝藻——拉氏尖头藻(Raphidiopsisraciborskii)由于其入侵性、高毒性、暴发性等特征日益受到关......

研究揭示疏浚以缓解湖泊蓝藻水华生态机制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水华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沉积物疏浚作为有效缓解蓝藻水华的措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在城市湖泊治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疏浚背后的生态学机制研究不够深入。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

研究人员预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加剧蓝藻爆发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吉星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皇家科学院、德国不莱梅大学合作完成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从蓝藻的表型可塑性角度,创新性地将实验室数据与数学模型模拟成果相结合,预......

全球气候变化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加剧水华蓝藻爆发

2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吉星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皇家科学院、德国不莱梅大学合作,在《科学进展》上以第一作者发表题为《蓝藻的固碳表型可塑性将促进其在高CO2环境下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