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1-04 18:33 原文链接: 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圆满闭幕

  2010年11月3日下午,为期两天的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在环境优美的郑州大学新校区落下帷幕。大会闭幕式之前,多位著名国内外专家学者继续给出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质谱中心主任 谢孟峡教授

  首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质谱中心主任谢孟峡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黄酮类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报告。

  谢教授首先介绍到,黄酮类药物是目前国际上被广泛关注的一类天然药物,其具有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抗癌防癌、扩张心脑血管、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广泛的生理药理活性。谢教授所在课题组利用荧光、紫外光谱技术研究了黄酮类药物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对它们结合机理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1)黄酮类与蛋白质结合后,其分子中的酚羟基发生解离,并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在蛋白质分子的疏水结合位点内以静电力与氨基酸残基发生特异性结合;(2)大多数黄酮类药物分子结合于蛋白质的IIA结构亚域中;(3)黄铜类药物分子在结合位点内存在的形态与其结构密切相关;(4)药物进入蛋白质疏水腔内,其荧光特性发生了变化,荧光发射强度明显增强。

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赵冰教授

  来自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赵冰教授为大家了做了题为《应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检测蛋白质及有机分子》的报告。

  1977年Van Duyne等人发现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现象,SERS分析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无损探伤、可定点检测、能够确定被吸附分析的详细信息以及有可能对吸附在材料表面的亚单分子层进行现场检测等优势,这些优势也正是Raman散射和其它光谱都无法或很难实现的,这也使得SERS分析成为非常有力的研究工具,并跻身于高灵敏度检测方法之列。

  赵教授所在研究组利用SERS分析技术对多环芳烃、抗生素、蛋白质等物质进行分析检测。在多环芳烃的检测分析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的SERS基底,结合了环糊精内腔的疏水作用,根据多环芳烃的特征峰对其混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鉴别。采用SERS分析方法利用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样品中的环丙沙星进行了提取、分离和检测分析。

  同时建立了基于表面增强共振拉曼散射(SERRS)的免疫吸附技术以及基于SERRS和表面增强荧光(SEF)的蛋白质芯片方法。赵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在同样的条件下,对SERRS、SEF和荧光光谱的稳定性进行比较,发现SERRS光谱在几分钟内强度有较小的变化。然而激光照射30s后,SEF的强度有明显下降。证明SERRS光谱的稳定性明显优于SEF和荧光光谱,在同一段时间内,SEF光谱的平均强度远远大于荧光光谱的平均强调。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化学系 Jonathan P. Reid教授

报告题目:《Using Raman Spectroscopy to Characterise Single Aerosol Particles》采用拉曼光谱表征气溶胶离子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施一公教授

  最后,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施一公教授为大家介绍了《通过结构生物学理解细胞凋亡机制》的前沿性学术报告。

  施教授首先指出细胞凋亡是在所有多细胞生物中起关键作用的基本生命过程,细胞凋亡的异常会导致严重病变,比如癌症、老年痴呆症等等。因此揭示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一基本生命过程的了解,还可以对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起提供线索。

  施教授领导的实验室一直致力于对细胞凋亡调控机理的研究,对一种神秘的抑制“细胞凋亡抑制因子”的蛋白Smac展开了研究。细胞凋亡抑制因子,在某种意义上即致癌因子,它们使细胞不能正常凋亡从而引起癌症。而Smac则让这些致癌因子失效,让癌细胞“自杀”。 施教授通过研究发现了Smac的作用机理,Smac蛋白的一段只含4个氨基酸的结构,嵌进了致癌因子蛋白表面上的某个位点,导致癌细胞恢复正常的凋亡功能。

  随后,施教授还详细介绍了CED-4激活CED-3蛋白酶的分子机理,经研究表明CED-4细胞凋亡体以一个碗状结构的八聚体形式存在。基于结构和生化实验结果,施教授提出了CED-4激活CED-3的分子机制模型:CED-4八聚体通过募集两个CED-3分子到它的碗中而激活CED-3,CED-4的存在提高了CED-3的蛋白水解酶的活性,而执行其杀死细胞的功能。

,

  下午5时许,为期两天的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在郑州大学新校区第一报告厅圆满闭幕。出席闭幕式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养洁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施一公教授、中国光学会光谱专业委员会主任孟广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质谱中心主任谢孟峡教授、国家高分子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赵冰教授、苏州大学顾仁敖教授、福州大学张汉辉教授、郑州大学常务副校长徐振鲁教授。大会闭幕式由郑州大学副校长常俊标教授主持。

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闭幕式现场

  首先进行大会颁奖仪式,为了表达在分子光谱领域取得明显成绩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本次大会增设了的10名优秀论文奖及20名优秀墙报奖,分别由珀金埃尔默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赞助。北京师范大学质谱中心主任谢孟峡教授宣布优秀论文奖及优秀墙报奖获奖者名单。

优秀论文奖获奖者合影

优秀墙报奖获奖者合影

  郑州大学常务副校长徐振鲁教授做大会总结并致闭幕词,徐教授首先祝贺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并讲到:两天来,参会代表欢聚一堂,就我国分子光谱以及相关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对我国分子光谱学的发展方向和前沿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本届大会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郑州大学常务副校长 徐振鲁教授

  本届大会共征集学术论文260篇,内容涉及分子光谱学研究的各个方面,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体现了近年来我国分子光谱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经学术委员会认真讨论,共评选出优秀论文10篇,优秀墙报20篇。本届大会邀请到国内外分子光谱界的专家学者为大家做了68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其中大会报告4场、大会主题报告8场、邀请报告32场、青年报告24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养洁教授还亲自主持了多场大会报告。本届学术报告内容精彩、交流热烈、学术气氛浓厚,达到了相互交流学习,促进合作与发展的目的,对我国分子光谱学的研究不断向前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常教授向大家宣布2012年和2014年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将分别在广东韶关学院和苏州大学举办,并邀请全体与会代表届时参加。

闭幕式晚宴现场

相关文章

中国科大在红外人工光合成领域取得进展

通过人造材料,进行与自然界光合作用相似的化学反应,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人类所需物质,是长期以来的梦想。然而,这种人工光合成体系进行应用尝试时,面临挑战,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太阳光中低能量的光子。红外......

新一代高效多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制成功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曹罡、副研究员戴金霞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新一代效率高、特异性强、信号强和背景噪音低的荧光原位杂交方法—p-FISHrainbow,突破了现有的技术壁垒,克服了目前荧光原位杂交......

雪迪龙傅里叶红外监测仪获得官方认可

近日,中国环境监测站发布“废气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傅里叶红外监测仪适用性检测合格名录(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北京雪迪龙的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傅里叶红外监测仪(II型)获得认证。......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通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新发布

关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团体标准发布公告2023-02-09 团体标准各相关单位:依据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年11月4日发布),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根据本会的职责和职能,在国家标准......

新疆理化所在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作为激光频率转换的关键器件,在全固态激光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当前商用的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主要包括类金刚石结构的AgGaS2(AGS)、AgGaSe2和ZnGeP2等化合物。然而,......

让红外“大树”愈发根深叶茂生机勃勃

红外科技在事关人民生命安全的气象灾害监测、空间安全以及红外天文观测等领域具有核心作用,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技术之一。上海技物所自上世纪60年代起扎根红外光电,伴随着国家战略而发展,逐步成长为领域内苍翠挺拔......

研究者开发可重构的按需信息加密工具箱

近年来,具有非破坏性和高时空分辨率的光开关荧光聚合物材料在光学信息加密领域中备受关注。但目前大部分光开关荧光材料用于光学信息加密不具备自修复性和可重构性,记录的信息很容易因损坏而丢失。因此,实现可重构......

“子弹”发光强度高2.4至20倍,内部到底是什么结构?

科学家们已经创造、合成了一类新的荧光体,它们是发光的化学化合物。这些被命名为子弹的系统是基于氰基吡嗪打造的。根据研究,在荧光体中加入氰基组化合物,大大提升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效率。这表明它们......

近2000万!暨南大学计划12月采购环境、药学等实验仪器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工作的通知》(财库〔2020〕10号)等有关规定,现将暨南大学2022年11至12月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如下:序号采购单位采购项目名称......

贴息贷款仪器推荐丨科研级模块化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

英国爱丁堡仪器科研级模块化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MS1000✦仪器介绍RMS1000拉曼光谱仪是一台“开放式”研究级别的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在仪器系统中可配置多达5个集成的窄带激光器,另,可以连接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