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1-12 07:58 原文链接: 九岁男孩患上糖尿病家长疑植物奶油害了孩子

  9岁的小男孩天天(化名),现在正读小学二年级。巧克力、冰淇淋、快餐……从幼儿园开始,天天就对甜食和油炸食品特别衷爱。前几天,天天被查出患了糖尿病,不能多吃甜食,他还不知道糖尿病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9岁男孩患糖尿病家长怀疑“植物奶油”

  天天的爸爸说,儿子跟他“谈条件”,如果得了老师的表扬,就给他买一样甜食或快餐做奖励。

  天天7岁时,体重已有70斤,现在更达到了120斤。他老觉得口渴,家长带天天到成都市二医院一检查,结果竟然是糖尿病。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黄斌说,天天的家长怀疑孩子吃的东西里含有植物奶油,患病也与植物奶油有关系。植物奶油是氢化油的俗称,也称“植脂末”、“起酥油”等,黄斌说,长期大量食用植物奶油,的确会增大患糖尿病的风险。

  最小患儿仅1岁疑与基因突变有关

  常女士家住天回镇,她的儿子1岁了,出生时食量就惊人,250ml的奶瓶喝4瓶还不够,常女士把牛奶换成白开水,儿子竟也喝得很香,像是很渴。到成都市儿童医院一检查,孩子被诊断为患Ⅰ型糖尿病。

  成都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程昕然介绍,糖尿病患儿年龄越来越小,数量却年年递增,“以前一年收两三个病人,现在平均每月收治十来个。”为此,该院还成立了成都首家儿童糖尿病患儿俱乐部用于医患沟通。“常女士的儿子病因不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病毒感染等有关。”

  皮肤无故变黑是糖尿病的先兆

  24岁的小伙陈爽(化名)在成都一家公司上班,1.78米个头的他有248斤,平时生活很“宅”,两年前被查出有高血压。

  近段时间,陈爽觉得自己的肤色变黑了。两天前,陈爽到成都市二医院测血压,拿降压药。医生一看陈爽的肤色,就让他做血糖检测,结果陈爽空腹血糖值超过正常值,他患了糖尿病。“皮肤发黑是假性黑棘皮病,这是糖尿病发病的警告。”黄斌说,假性黑棘皮病常见于肥胖人群,肥胖者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马上检测血糖。

  新闻回顾>>>

  患病11年 一只眼睛已失明

  去年11月,早报曾关注过一位患糖尿病10年的24岁女孩阳阳(化名)。阳阳从小爱喝甜饮料,运动量很小。上班从家到公交车站需要15分钟,她每天下楼就坐三轮车到车站,再坐公交车到单位。

  阳阳去年入院时,两只眼睛都还有光感。一年后,记者又联系上阳阳的妈妈杨懋华。杨阿姨说,阳阳右眼病情严重,手术也没能挽回她的视力,“现在右眼已经完全失明”,杨阿姨说,“并发症影响了我女儿的生活,不知道她以后怎么办。”

  温馨提醒>>>

  食用植物奶油每日不应超过0.5克

  成都市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黄斌说,目前公认每天食用植物奶油0.5克以下,对身体是没有危害的。但目前国家还没有相关明确规定,而且食品中植物奶油的含量也没有标注,基于这些原因,人们最好少食用这些食品,加强日运动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定期进行血糖检测。早报记者宋建琴实习生岳越摄影黄瑶

  现状堪忧>>>

  中国糖尿病大爆发将很快到来

  糖尿病人在生病几年后,会有糖尿病并发症出现,即糖尿病足病、眼病、心脏病、脑病、肾病,已经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痛苦最大的因素。

  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发病率1994年为2.5%,2002年增长为 5.5%,到2008年达9.7%。目前,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已经与经济发达的美国相当。大城市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9%—10%,而美国大约为7%。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其中一组与中国有关的数据令人吃惊。中国从2005年到2015年,由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大约为3.9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在今后10年内,将慢性病死亡率在现有趋势基础上每年降2%,将会给中国带来 360亿美元的累积经济效益。

  另一组数据显示,在中国成年人中糖尿病患者高达9000多万人,中国已经超过印度,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换句话说,每4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1个患上糖尿病或处于糖尿病前期。专家们甚至预言,如果不加以干涉,中国糖尿病大爆发期将会很快到来。

  记者行动>>>

  含植物奶油食品超市还在销售

  近日,媒体有关于“植物奶油”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昨日记者走访成都各大卖场发现,含有植物奶油的食品仍在销售。卖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权威部门下发通知,将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售货员不知“植物奶油”有害

  在春熙路一家著名卖场,含有“植物奶油”的食品仍正常在柜销售,仍有不少顾客前来购买。“啊?这个也有害啊?”前来选购饼干的市民刘清对“植物奶油”一事并不知情。而该店的销售人员也表示“不晓得(植物奶油)有什么危害。”

  家乐福、好又多等卖场负责人均表示,他们会进一步关注此事,如果有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会第一时间做出相关处理。

  没标准卫生部正进行相关检测

  “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规定严禁食品生产企业使用氢化油,对于反式脂肪酸的监管也还没有明确规定。”业内人士表示,植物奶油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世界各国已纷纷对此进行限制。

  此前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也表示,卫生部已经对反式脂肪酸进行管理。“目前正在进行反式脂肪酸风险监测评估”,邓海华说,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将开展相关标准制订工作。 (王雅慧)

  氢化油的历史>>>

  氢化油俗称 “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植物奶油”、“植物黄油”,在食品焙烤领域广泛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国家的农业受到打击,用来做糕点的动物油脂供应不足。美国的科学家利用氢化技术,让植物油具备动物油脂的功能,用以代替当时价格较高的动物油。

  从1910年“植物奶油”问世后,人们用它抹面包,炸薯条、炸鸡块,做蛋糕、曲奇饼和饼干、面包;制作植脂末添加在冰淇淋和咖啡伴侣中,做奶油糖、奶茶、奶昔和热巧克力。

  氢化油会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世界各国已纷纷对此进行限制。

  多国开始拒绝氢化油>>>

  丹麦率先规定:从2003年6月1日起,丹麦市场上任何含反式脂肪酸超过2%的油脂都被禁止;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公布规章:自2006年1月1日起,食品营养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反式脂肪酸含量。从2008年7月1日起,纽约市所有餐饮业完全封杀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加拿大、巴西要求:反式脂肪酸含量超过0.5克的食品必须在标签中标注含量;

  荷兰、法国、瑞典等国家要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必须控制在5%以下。

相关文章

当爹要趁早!Nature子刊:父亲年龄越大,基因突变越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晚婚晚育的现象也日渐普遍。提到“生育年龄”,人们第一反应总联想到女性,“高龄产妇”、“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热点话题。男性在生殖过程中担任的角色总会在一定程度上被......

内分泌代谢病最新医疗标准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基因新技术可在48小时内制造测试千种基因突变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基因编辑技术TARDIS,可一举测试数千种基因突变的影响,将以往需要耗时多年的工作压缩到几天内。生物学家可借此在动物身上开展新实验,比较一种基因的多种突变,找出导致特定特征的突变......

探寻年轻乳腺癌诊治的“中国化之路”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及其团队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我国年轻乳腺癌诊治的若干问题与思考》一文指出,我国年轻乳腺癌尚存在个性化治疗方案选择、患者寻求生育力保存、治疗......

597万元!这家公司中标郑州儿童医院第七批医疗设备项目

近日,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发布《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第七批医疗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告,河南海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约597万元项目中标该项目。详细信息如下:一、项目编号:郑财招标采购-2022......

1700万元!郑州儿童医院采购液质联用仪等设备

近日,河南省儿童医院发布《郑州儿童医院第七批医疗设备采购项目招标项目》,预计花费近1700万元采购数字化X线胃肠造影机、液质联用仪、微量元素分析仪等设备。详细信息如下:一、项目名称: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

64%中国癌症患者有可用药的潜在临床基因突变

论文截图研究人员在分析数据(受访者供图)近日,《自然-通讯》刊发了一项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铭辉教授团队联合多家医院及至本医疗针对亚洲癌症人群基因组特征的研究成果。该成果从基因层面将中国人群与西方......

新研究揭示神经元脂褐质沉积症基因突变致病机制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教授王红艳团队和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王陈继团队合作,发现神经元脂褐质沉积症中KCTD7(一个染色体基因)失活,干扰溶酶体水解酶类的分选和转运,进而导致溶酶体功能缺陷和疾病发......

《Science》:40岁后大脑开始衰老的指示灯

早期发育的基因突变与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几种精神疾病有关,这些疾病的症状通常在儿童和成年早期表现出来。然而,突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的,另一种是自发发生的,在受精后由环境诱发的,可以持续一生的突变。......

有些人为何会产生攻击行为?或与基因突变有关

科技日报记者金凤人群中,有人温文尔雅,有人暴虐无常。最新研究发现,那些有攻击行为的人,体内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记者16日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石云教授团队联合中外学者研究发现,编码大脑内谷氨酸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