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1-26 11:06 原文链接: 中青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打上了开放印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今天出席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亲自为首届咨询委员颁发了证书。晚上,刘延东国务委员还宴请了首届全体委员,并向他们一一敬酒。”

  11月18日傍晚,一条先是由微博传来、后经央视晚间新闻证实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

  今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转变政府教育管理的职能,其中准备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认证,提高重大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在不长的时间内,稳步推进的教育改革已经付诸实施了。

  电视镜头前一一闪过的熟悉身影——教育部原分管高等教育的副部长吴启迪,原分管基础教育的副部长王湛,北京市教委前主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让我不由产生一个疑问:教育咨询委员会的人员组成是不是还局限于教育圈子内的人物,包括一些刚刚从教育行政部门退下来的政府官员。

  这一疑问很快便得到消除。经电话询问,同时接到首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聘书的还有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著名学者杨东平,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院长施一公等一批经常对中国教育现状发出批评声音的“持不同意见者”。

  这是值得重视的变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一些情况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2004年两会期间,中国青年报拟举办一个圆桌论坛——邀请教育部官员、人大代表、民间学者和记者四方共同探讨“农村教育问题”。只因有杨东平出席,当时的教育部领导作出了“拒绝对话”的强硬姿态;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中国青年报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举办一个“公民从地震中走来”特别论坛,也是因为杨东平可能到场,原确定出席的教育部某官员不愿露面,临时找了一个推脱的理由。

  在自2002年开始举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的形象就被定格为类似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手下的雕塑作品——“思想者”。当其他中国校长热衷于做“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与实践”的宏大叙事时,惟有这位清瘦修长的校长拿着一张薄纸缓步走上讲台,开始谈他思考着的“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几个战略问题”。他语气平和但问题指向尖锐,在一些同行和领导眼里,这种不断提出问题的发言显得那么不合时宜。站在这样的讲坛上,朱清时常常是孤独的,以至于有一次,带有东北人某种豪气的同道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忍不住主动跳到主席台上,从道义上声援了这位“孤独的‘思想者”。

  变革常常是一点一点在不经意中慢慢开始发生的。

  今年4月8日,杨东平和另一位社会知名的教育时评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第一次走进了教育部的大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邀请他们和其他10来位不同方面的代表一起到教育部,当面诚恳地向他们征求对《规划纲要》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开放的姿态还在延续。这次首届国家教育咨询会数量有限的64名委员中,既有来自教育部的代表,也有教育部门之外的专家,如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陈宇等,还有像杨东平这样一些以教育公共政策研究为对象、持民间立场的教育研究者,形成了超乎教育部门之上的多元组合。

  新成立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带上了开放的印记。在一种开放的心态和环境下,不同的声音不再变得那么可怕;不同的立场也不再作为划分敌我的界限。每个人尽管身份不同,角色不同,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但不妨害他们都可以成为关心和促进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者、建设者,成为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房展的积极力量。

  历史的进步常常是具体的。这种历史的进步我们已经能明显地感知到。有人说,这不过是有限的进步。尽管有限,但也是进步,我们应该为社会出现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感到高兴。

相关文章

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衡水等9所高中成立C9联盟

3月12日,由国内9所顶尖高中发起,在浙江省宁波市成立了新时代中国卓越高中发展共同体(China’s9ExcellentHighSchoolsDevelopmentCommunityinTheNewE......

教育部:全力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

9月9日上午10时,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有关情况。会上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2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1076万人,总规模首......

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

9月9日上午10时,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有关情况。会上表示,这十年,教育质量和支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

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办学事业发展侧记

日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课题的立项结果,南京师范大学共获批8项,立项总数位于全国高校并列第7位,其中重大项目2项,居全国高校第一。2022年9月10日是......

停招学硕?研究生培养迎重大调整!

考研圈又扔进一个“炸弹”。近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宣布自2022年开始,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学硕)。实际上,停招学硕并不是复旦大学首次这么做,去年该校软件学院已停招学硕;除复旦外,北京大......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创新、育才,打造世界一流化工学科

天津大学化工学科具有悠久历史,早在上世纪20年代,其前身北洋大学就设立了工业化学讲堂,侯德榜、丁绪淮等著名的化工领域专家先后在此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为化工学科的创立奠定了基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

深化改革,为教育发展装上强大引擎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教育能否改变更多寒门学子的命运,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强化科教融合发展,全社会的创新基因能否被激活,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历史性跨......

教育部: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

本报北京10月26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诸葛亚寒)自195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所中医学院以来,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已走过了60年历程。今天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

北大改革解读:教育供给从“配给”到“供给侧”

4月26日,北京大学在校内信息门户网站发布通知,同步公布《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及《北京大学2016年本科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点(试行)》,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和“......

李培根院士:教育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现在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多,大至教育方针、小至创新教育的方法、模式,等等,面对那些问题就需要批判性思维,大家也在努力使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但我想,恐怕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批判性思维。要能包容不同思想乃至异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