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27 16:46 原文链接: 科学家发现遥远宇宙中发光本领最大的类星体

  2月26日出版的Nature 杂志 (Nature 2015, 518, 512-515) 发表由北京大学教授吴学兵领导的、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助理研究员易卫敏(主要负责云南天文台2.4米望远镜的观测)等参加的国际合作团队完成的一项关于早期宇宙的重要研究成果。该团队在2014年元旦前后,使用云南天文台的丽江2.4米光学望远镜观测发现了遥远宇宙中迄今为止光度(即发光本领)最大的类星体。该类星体距离地球128亿光年(红移为6.3),形成于宇宙诞生后的10亿年之内,其光度是太阳光度的430万亿倍,比其它高红移类星体的光度都大,比目前已知的距离最远的类星体(离地球130亿光年)还大7倍(见附图)。随后该团队利用国外多台6-8米级望远镜获得了该类星体更高质量的光学和红外光谱,根据红外光谱估计出该类星体中心的黑洞质量约为120亿个太阳质量,比其它高红移类星体的黑洞质量都大。因此,新发现的这个类星体是目前已知的高红移类星体中光度最高、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对宇宙早期的星系形成、星系与其中心黑洞的共同演化等研究提出了新挑战。Nature 杂志为此作了题为“年轻黑洞井喷式的快速成长”(Young black hole had monstrous growth spurt)的新闻发布,并邀请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的Bram Venemans博士在同期杂志的新闻与评述(News & Views)中专门撰写题为《年轻宇宙里的巨兽》(A giant in the young universe)的文章介绍了这一发现。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建生认为这一工作“基于中国的中小天文设备发现了迄今为止遥远宇宙中的最亮天体,可喜可贺。”

  类星体是一种活动星系核,是上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之一。类星体因其大小只跟太阳系的大小相当,但光度却很高,比星系里所有恒星的光度总和大很多倍,甚至大几个量级,以及许多其它奇特性质,使得它至今一直是天文学领域的未解之谜,也是一种天然的极端物理实验室。此外,由于光度高,处于宇宙深处也能被观测到,因而类星体可以用来研究星系际介质、宇宙学等。特别是高红移类星体,它们对于研究早期宇宙中星系的形成与演化、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和增长、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早期宇宙的再电离以及星系际介质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高红移类星体的观测发现比较困难,目前红移大于5的类星体只有100多个,而红移大于6的类星体只有40个左右,样本非常小,导致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寻找和研究高红移类星体是国际重大前沿研究课题。

  2012年前,我国天文学家利用我国自己的望远镜虽然也发现了不少类星体,但最高红移只有3.3,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2011年底,丽江2.4米望远镜的观测研究平台基本建成,具备了成像、测光、光谱观测等功能,2012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2012年起,吴学兵领导的团队利用2.4米望远镜的光谱观测寻找高红移类星体,不断刷新我国发现类星体的红移记录。到目前为止,2.4米望远镜共发现40多个高红移类星体,其中红移大于5的类星体25个,包括此次在Nature 杂志公布的一个红移为6.3的极亮类星体,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相关文章

在早期宇宙时间过得更慢

根据对古代天体的观测,时间似乎在宇宙年轻时过得更慢,这些天体的进化速度似乎是今天的五分之一。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自然-天文学》时间在过去似乎更慢的想法听起来很奇怪,但这是自大爆炸以来宇宙膨胀的直接结果......

科学家使用类星体破解宇宙时间谜团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指出,遥远且古老宇宙的运行速度似乎比今天观测到的慢得多,但追溯如此亘古的时间是极大挑战。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科学家使用类星体作为“时钟”破解了这个谜团。他们发现,在宇......

宇宙注定要蒸发?霍金辐射理论或不仅限于黑洞

根据史蒂芬·霍金的著名辐射理论,随着事件视界(黑洞最外层的边界)对周围量子场的破坏,黑洞会随着时间蒸发,并以一种奇怪的辐射形式逐渐失去质量。但分析表明,事件视界对这一过程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日前,据荷兰......

用科幻在宇宙中创造“春天”

随想录不知不觉中,科幻春晚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本届科幻春晚的主题是“宇宙千春词”。春天不只是一种季节的更替,更是一种希望与慰藉。在人类的文化长河中,沉淀着太多对于春天的歌颂与咏叹。春天是万物复苏的象征......

宇宙首批恒星爆炸“灰烬”现身

法国和意大利科学家携手利用欧洲空间局的甚大望远镜,首次发现了宇宙中第一批恒星爆炸后留下的“灰烬”。他们探测到3个遥远的气体云,其化学成分与科学家对第一批恒星爆炸的预期相匹配。最新发现有望帮助科学家进一......

香港首个工业元宇宙科技馆开幕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以下简称生产力局)全新的“工业元宇宙科技馆Celesphere”3月30日正式开幕,该馆展出最新的工业元宇宙应用技术方案,包括荣获多个国际科研奖项认可的技术,助力业界实践智能制造,成......

太阳系“后院”一系外行星可能无大气层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观测结果显示,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特拉普派-1b”可能没有大气层。“特拉普派-1”是一颗表面温度极低的红矮星,距离地球约39光年,所处......

除了探索宇宙航天力量还这样造福人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报告中提到,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领域的一次次突破都引发全国人民的关注。而除了向浩瀚宇宙进发,航天力量还在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外星文明为何还未通过人类的“好友申请”

“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这道哲学命题,开启了人类对系外行星与地外文明的探索。许多仰望星空、对宇宙抱有幻想的人,都思考过“地外文明是否存在”这个问题。1977年11月16日,科学家曾“......

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入驻成都科学城

2月13日,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四川天府新区举行,标志着该中心正式入驻成都科学城。研究中心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为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argeHighAlt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