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09 16:58 原文链接: 张征:从医生视角看移动医疗

作者:张征,内分泌科医生

  过去的2014年,被称做“移动医疗元年”。众多大鳄巨擘、无数志士能人纷纷拥入这一新兴领域,你未唱罢,我又登场,一片蓝海,好不热闹。

  移动医疗涵盖范围广阔,本文管窥蠡测,仅从一名临床医生的视角出发,谈点个人体会。

  移动医疗(mhealth)远非字面意义上“通过移动设备提供医疗服务”这么简单,经过不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现有的医疗模式、理念和思维。未来更将成为医生不可或缺的工具、甚至安身立业的平台。这是大势所趋,浩浩汤汤,不可阻挡。

  移动医疗给医生带来了什么?

  医学在近几十年的发展程度,完全超越了过往数千年的总和,而且知识更新与淘汰的速度仍在增快,这注定医生是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移动医疗的兴起,把医生们从书桌和电脑前解放出来,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学习途径。

  我的手机里安装过不下数十个专业app。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随时检索最新指南、查阅药品信息、浏览专业文献,让我在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态、并参与讨论交流。另外,乘车、等人、睡前等大量碎片化时间得以高效利用,这让学习很容易变成一种习惯和消遣,而不是件需要排除万难、痛下决心的苦差事。

  医生常为病例收集、患者随访、资料整理等琐屑麻烦的事情犯愁,而移动医疗的普及使很多行为简化为拍张照片、上传后台、云端处理、PC共享,一切变得简单、高效。

  基于移动的医患平台的建立,实现了doctor to patient点对点的直线连接。

  从患者角度,大量“轻问诊”、“重复配药”等简单需求在手指轻划间即可获得满足,避免了冗长排队、无效就诊等不必要的麻烦;借助移动医疗的平台展示和评价体系,患者想要找到靠谱、满意的医生并建立起长期而深度的联系,也不再是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而依托医患服务平台,医生也可以实现并扩大个人品牌影响力,并通过脑力和精力的付出,有尊严地让知识实现阳光下的经济变现。有报道称某医患平台上已出现一批月入过万的医生。不拿红包、不吃回扣,获得超过实体医院的线上收入,这必将对现有医疗模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连接短平化、信息透明化、监督社会化,积极、公平的竞争模式会让真正会看病、服务好的优质医生脱颖而出,根本用不着医疗管理机构再费心搞什么“三基”培训、“三好一满意”活动。也只有医生个人品牌的建立,才会终结目前“只认医院不认医生”、“屁股比脑袋更重要”的荒唐局面。

  对移动医疗的医学建议

  移动医疗是极富前景的新兴领域,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清楚地看到了商机,这才有了近一年多来移动医疗市场风起云涌、翻江倒海的壮丽景象,新产品上线一个接着一个,企业融资记录一个高过一个。

  按照过去重复过无数次的商业教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毋须怀疑,当下正奋力扑腾的大多数创业者难逃最终失败的宿命,“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如何避免失败?商业的且归商业,这里还是仅从医生角度谈医学问题。

  现在移动医疗领域已有非常多的垂直细分产品,比如慢病管理、孕期服务、儿童健康、肿瘤支持、理疗康复等等。专业壁垒越高,就越需要资深的专科医生在初创阶段参与顶层设计。

  以糖尿病管理为例,不少产品围绕“血糖”做文章,试图鼓励和培养患者的高频自测习惯,再拿这些日常血糖监测数据连接医生,实现疾病的闭环管理。这样的设计模式,就属于典型的既不认识疾病、又不理解患者的外行思维。这样出来的产品,充其量只是个“高级血糖仪”罢了。

  为什么这么说?从疾病上,糖尿病治疗的本质,是针对患者所存在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其最终目的是延缓和避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血糖只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维度而绝非全部,医生不可能仅盯着血糖去进行糖尿病管理。将各种危险因素、以及并发症风险评估纳入管理系统,是更科学、也具可行性的做法。

  再从患者角度,糖尿病只是众多疾病中的一种、而疾病也只是个体的众多负担之一。得了糖尿病,工作、学习、社交、生活,该干嘛还得干嘛。糖尿病管理绝不会、也没必要成为个人生活的重心。除了确诊之初的那阵新鲜期,没多少患者会长期把心思放在观察血糖的上下波动。试图让患者频繁自测血糖的想法既违反人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没有科学必要性。

  因此,实现医患闭环远远不够,还必须想办法让医生成为闭环中起动信号的发起者,而不仅仅是患者。

  医生与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行业从总体上还属于初创阶段,但在个别领域,确已成为一片红海,不少低门槛、少特色、同质化严重的产品还在纷纷上马。大笔投资,大把烧钱,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恐怕很快也要眼见他楼塌了。

  这对医生,短期未见其害,反收渔利,不少钱其实就烧在医生身上。但从长远看,医生是移动医疗的参与者和局中人,只有多方共赢,才有可能实现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益。

  不少移动医疗企业在为盈利模式而纠结,还是仅从医生角度来看,只要是给医生带来真正的价值,不管是执业或学习的便捷、工作效率的优化、还是优质服务平台的提供,医生都有充分的理由成为移动医疗的付费方。当多点、自由执业政策进一步放开后,来自这方面的需求与市场机会必将井喷。

  方兴未艾,其道大光。这是我作为医生对移动医疗的基本看法。

相关文章

613万!广西建澜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医疗专用设备采购

广西建澜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关于专用设备采购(项目编号:NNZC2022-G1-991157-GXJL)公开招标公告公告信息:采购项目名称专用设备采购品目货物/医药品/医用材料/其他医用材料采购单位南宁市......

257万!逊克县人民医院招标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疗设备

关于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采购急需医疗设备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公告期内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黑龙江省政府采购管理平台(http://hljcg.hlj.gov.cn/),选择“交易执行-应标-项目投......

卫健委:推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黑龙江等20个省份落地,上海等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率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江西等7个省份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国家卫生健康委28日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显示,党的......

上半年121起融资,早期医疗市场如何在行业寒冬中逆生长

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医疗行业时不时会迸发出这样一种声音,大致意思是“行业不行了”。而这种消极心态也蔓延到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早期医疗市场,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早期医疗市场当前的热度只是空中楼阁......

高住院率何解?

过去十年,中国的住院率出现了快速的增长,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住院率分别从2012年的14%和7%上升到2021年的17.7%和15.2%。而从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来看,住院率一般都维持在10%左右,很少......

互联网医疗浪潮来袭,卫健委、中医药局制定细则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联合制定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近日公布。“互联网+医疗健康”近年来发展迅速,有效整合了医疗资源,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针对互联网诊疗中处方审核、隐私保......

疫情下暴增5倍的医疗垃圾去哪了?

口罩、防护服、棉签、针头、注射器……这些来自医院、方舱、隔离点和核酸检测点的医疗废弃物,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疫情,就几乎超过了过去一整年的产量。5月24日上海疫情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自3月1日以来,上海已......

钟南山:提高临床研究质量是创新必须遵循的路径

“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应该有严格的质量观察,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医和西医才能稳步往前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6月1日在广州表示,高水平的临床研究质量控制对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非常重要。临床研究质量控制......

“没时间解释了,赶紧上车!”

“金沙江路与怒江路的交叉口发生交通事故,赶紧上车!”接到手机里发来的任务单,肖悦宁第一时间告诉同事顾仁杰和张威。记者低头看了下时间,此刻是20时20分。疫情之下的上海,救护车疾驰在空旷的街道上,没有了......

药监局批准|患者程控充电器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经审查,批准了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患者程控充电器”创新产品注册申请。该产品由电源适配器、充电控制器、充电线圈和充电腰带组件组成。供18周岁及以上患者使用(孕妇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