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2-14 17:17 原文链接: CTC:面向市场化打造建材行业品牌检验认证机构

  【导语】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房子指定是当前的大事;而不管是我们的家庭还是单位,只要有了房子,头等大事就是装修了。装修就会碰到一大堆建材、涂料、卫浴、玻璃等我们很多人平时不懂的东西。那么,到底谁能告诉我们,装修建材是否安全?这里,向您介绍一个权威高水平的单位——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简称CTC)。不久前,分析测试百科网记者有幸走访了CTC的汤跃庆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和梅一飞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他们将为我们答疑解惑……

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 汤跃庆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坐落于北京东五环外的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内,这个幽静的大院里却是卧虎藏龙,比如CTC是我国最早具有建筑材料、水泥、玻璃与石英玻璃检测资质的检测中心,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中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同时,CTC承担了2008奥运会所有场馆的装修建材建设把关工作,在把绿色奥运的理念传播到全世界的工作中做出了最直接的价值贡献。而CTC本身又是最早一批国家事业单位转企的试点单位,最近他们还将作为国有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的试点企业筹备上市。中心的副总经理汤跃庆博士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述了中心的发展之路。

本网前沿Lab: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


  CTC历史沿革

  首先,汤跃庆副总经理谈起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的历史和背景。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各政府部门的授权下,当时隶属国家建材局的中国建材研究院依托原有技术积累和实力,相继组建成立了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玻璃与石英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环宇赛福特认证中心(中国安全玻璃认证中心)4个国家级检验认证机构。而当时制定的发展目标是:向专业深度发展,所以四家单位的工作非常细化,当时主要是为科研服务。

  2005年9月,为顺应我国加入WTO后检验认证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了避免技术及资金雄厚的国外检验认证机构抢占国内检验认证市场,中国建材研究院对院内检验认证机构和业务进行了调整,将其下属的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玻璃及石英玻璃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环宇赛福特认证中心(中国安全玻璃认证中心)以及10个行业级质检中心的技术实力和一流的检验认证实验室资源整合到一起,成立了建材行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综合性权威检测认证机构——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CTC)。CTC以整合、联合等方式实现了建材行业实验室间的强强联合,是目前国内建筑材料检验和认证领域中最具规模并拥有独立法人资质的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

  CTC立足于建材行业,面向材料领域提供检验、认证、仪器研发等多方位服务,秉承“科学、公正、准确”的服务理念,凭借高效团队、灵活多样的服务模式,致力发展成为国内建材产品的标准制订中心、方法研究中心、权威的建材产品质量检验和认证中心。通过客观、独立、公正、准确、高效的认证活动满足用户需要、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信誉,加快技术进步。


  CTC特色鲜明——面向市场、市场化运营

  谈及CTC的特色,汤总毫不犹豫地回答到,面向市场需要、进行市场化发展是CTC最显著的特色。

  汤总于90年代初就来到CTC的前身之一国家建材测试中心,见证、参与并一直推动着CTC的转型和发展。他说,CTC转制之前,国家建材测试中心的测试实力很强,是当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14家测试中心之一。但当时的运营思路仅仅是:所有测试是为了科研而服务;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具有完备的技术体系和深层次的技术发展。可以说,当时的测试完全是科研需求驱动,中心人员关注的是发展科研方法以及仪器研发。但自从90年代初建材集团转制转企、以及国内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后,中心原有的运营思路受到了冲击,当时很多技术人员离开了中心。但同时大的背景是,国内的建筑建材产业迅猛发展,出口和内需对检测的巨大市场需求涌现,第三方商业的检测实验室大批出现。因此,转为面向市场的运营是大势所驱,CTC转制后,更多的业务是商品和产品的标准化检验测试;在此之上,顺应市场需求,根据产品出现的问题,由更高水平的研发人员来开发新的检验方法、并制定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在向市场化发展的几年里,汤总也谈到他和他的团队面临的一些争议和非议,比如有人质疑中心只看重利益、工作不再细化、专业也做不精等等;而所有这些争议只有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中才能解决。事实证明,随着具有深厚背景和大量资金支持的外资机构包括美国UL、瑞典SGS、德国TUV、英国ITS等等进入中国市场;以及轻装上阵完全市场化运营的民营检测机构(如华测)等涌现,国有检测机构受到挤兑,发展遭遇瓶颈,检验认证市场被占据,所以国有检验认证机构改制是历史的一个必然选择。CTC率先在这条改制之路上摸索前行,迫使自己必须用市场化的思路来经营,在所有国有检验认证机构中,已经趟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比如汤总透露,2009年年底,经国资委批准CTC完成了改制。这样CTC由原有的国有机构彻底转变成面向市场的企业式运营,并力图进入资本市场,筹备上市。


  CTC:用户心中的权威机构 抓住历史发展机遇

  在最早中国拟加入WTO之时,CTC的前身之一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就在国内最早颁布建筑材料相关标准时,抓住历史机遇,发展面向众多建材厂商和检测市场的测试业务。目前CTC还正在努力发展相应的3C认证方法,来与欧美等国家的CE等认证接轨。权威的身份、雄厚的技术力量、对产业的深刻了解、以及市场化的心态,让CTC不管走到世界哪个国家,都能与同行大企业(如德国TUV)的最高层接触,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

  CTC在中国建材行业中,无论是检测还是研发都始终作为引领者,是用户心中的权威机构。CTC以建材行业为专业主导方向,其主要业务包括:国家各相关部委下达的日常产品、商品监督抽查;企业委托检验;在认证方面,由单一的玻璃陶瓷行业产品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逐步发展了种类齐全的建材行业产品认证;研发方面,CTC同样将大量的精力、人力投入到测试方法的开发、测试仪器的研发、产品标准的制定。CTC目前有专业人员370余名,研发人员20多名;每年CTC还投入上千万资金进行实验室环境建设和装备建设,不断满足流通领域和建筑工程领域检测的市场新需求。

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的副总工程师梅一飞博士

  绿色奥运的功臣:有建材测试问题,请找梅一飞

  除了从汤跃庆博士处了解CTC的变革和运营情况,笔者还有幸采访到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的副总工程师梅一飞博士,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心的检验测试业务,并了解为什么2008奥运会时国家会把一个无比艰巨的检测任务——奥运所有场馆的建材安全检测任务交给这样一个中心。

  讲到梅一飞博士,就不得不谈到2008年奥运会。当中国申奥成功后,国人一片欢欣雀跃;同时也有许多人开始担忧中国的环境问题对奥运的影响,这里面包括对运动场馆环境安全方面的担忧。如何保证场馆内的空气质量达标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难题。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和家具释放的有毒有害气体,是场馆内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在奥运场馆建设期间,尤其是初期,国内建材环保状况存在诸多问题,建材企业普遍缺乏环保意识和理念,各建材产品环保质量良莠不齐,加之奥运会前各项体育比赛的场馆、设施以及大量的各国来宾下榻的酒店、运动员村,短时间内的批量建设对建材安全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室内环境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每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关系到国家荣誉和名族尊严。

  众所周知,奥运工程代表着中国人的建造水平,也是中国建材质量向世界展示的良好机会。奥运场馆是北京奥运会投资最大、涉及环境问题最多的奥运活动,同时也是绿色奥运的最佳载体。那么在真正的奥运会来临之前,所有的场馆都在建设和装修,需要大量的建材,家具及装饰装修材料,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这些材料的环保、安全问题,因此需要一个可执行的细化标准来规范建材的准入和检测。为确保奥运建材达到“奥运标准”, 受奥组委委托梅博士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带领化学测试部的人员完成了《奥运工程环保指南—绿色建材》(以下简称《指南》)的研究和编制工作,该《指南》参考借鉴了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对奥运工程建筑材料的技术质量标准和环保标准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细化规定,涉及建筑材料从开采到生产、使用等全过程,对企业生产的整个闭合循环都有严格要求,为“绿色建材”的界定提供了具有法规性的,可操作的标准。每一项指标的数据都借鉴了部门多年建材检测的经验,既要保证工程环境指标,又要满足大批量场馆建设的工期要求,这个“度”的把握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和周密的计算。该《指南》凝结了整个团队的心血,为实现场馆室内环境“零投诉”的理想目标做出了贡献。同时这也为我国今后建材产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解决了具体的执行标准后,碰到第二个的问题是建筑材料进场的问题,当时的施工要求材料运到门外,必须马上检测,否则场馆门外的建筑材料堆积起来将是不可想象的。当时全北京甚至全中国只有梅一飞带领的化学测试部敢承诺,不管何时(包括周末),任何样品送检,48小时必出准确结果,这个准确结果的含义是多次实验的结论性成果。谈到为什么敢立此军令状,梅博士自信地谈到,“我们这里本来的运营就没有什么周末、加班之说,来我们这里的年轻人个个都是可以为完成任务随时工作的,个个都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为中国奥运做出这些工作,作为中国人我们都感到很光荣。”

  在交谈中,笔者看到梅博士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奖状,这是北京市环保局授予国家建材测试中心的一份特别的荣誉——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特别贡献奖。这张奖状记录着梅一飞博士和他的团队在2008年奥运会上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些贡献是在辉煌的奥运奖牌之外不被大多数人所知的。

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获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证特别贡献奖

  除了对2008奥运的贡献,梅博士所领导的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国家建材测试中心)还完成了一系列包括高速公路、高铁、机场、民用设施安全和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艰巨任务,不久前,在美国诉中国石膏板含硫化物的国际贸易事件中,梅博士本人作为中方的技术负责人承担了主要的难点测试、技术辩论等工作。笔者禁不住想到著名的电视连续剧《House医生》,其中的那个偏执、为人处世的方式相当另类的House医生,他们似乎有同样的特质,就是在专业上孜孜不倦地求精求深,以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为乐。有这样一位梅博士在,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如何能够不誉满天下?这也难怪为什么行内的人遇到建材检测难题时会想到去找找梅一飞了。

,

  建立行业口碑 树立品牌形象

  谈到为什么可以解决这么多难题,梅博士表达的主要观点是,要想在一个行业的检测里立足脚跟,必须要了解工厂生产的流程和工艺;而要做到精通,就要了解所有市场上出现的建材、它们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是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的。梅博士在国家建材测试中心已经工作了近30年。对待专业他精益求精、严谨务实;对待各种课题、讲座、文章等名利诱惑他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因此成就了梅博士在建材行业炉火纯青的技艺和良好口碑。

  目前国内很多测试机构技术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高新技术检测的需求方很难找到能解决问题的服务机构。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积极拓展检测业务领域,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从提供单一的分析测试服务向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发展。梅博士坦言:“在检测行业,我这里的收费一般比同行收费高。但是我有自己的原则和理念,真诚承诺客户,不让客户花冤枉钱”。不该让客户花的钱,梅博士一分不多要;客户花了的钱,获得的绝对是“物超所值”的服务。“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分析结果,还帮助客户分析问题的源头,尤其是对于检测不合格的产品。”梅博士解释说。所以来找梅一飞的客户都希望和梅博士交流,以此来解决生产和质量控制中的疑难杂症。

  如何能培育出综合能力强的检测行家、留住更多更好的检验人员,是目前测试机构面临的突出问题。谈到用人,梅博士带领的化学测试部坚持配备素质好、技术水平高、富有敬业精神的人员,部门主要技术人员是清一色的研究生,但是梅博士看重的却不是学历,而主要是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中心员工常常为了完成任务自觉加班加点,这已经成了一种风气。所以,正是有了这些勇于奉献的技术人员才有了如前文所述的场景,梅博士敢向奥组委立下军令状,48小时内必出准确结果。

  梅博士自身工作态度严谨,对待下属更是严厉有加。“我对员工的要求只有两个字‘保证’!”梅博士如是说。在中心工作的任何人,必须保证出示的结果数据正确、准确。梅博士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以身作则和严格要求塑造了国家建材测试中心在行业内的口碑。这种口碑、信誉、高质量不是靠广告宣传能换取的,而是靠长期的积累沉淀。

  梅博士透露,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国家建材测试中心)化学测试部长期以来坚持自力更生,不花国家一分钱,完全依靠团队的力量在“养活”自己的前提下,还购置了一大批先进的大型检测设备,同时在建材检测行业站稳了脚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这在一般的测试中心是不可想象的,但笔者感觉,在梅博士这里不成问题。


  靠检测实力说话,应对国际贸易争端

  梅博士带领的化学测试部在完成国家交给的检测任务的基础上,还研究检测方法,参与标准制、修订,研制检测设备,从单一的检测机构向研究型检测机构的方向发展。部门技术骨干既有理论水平,又具备长期实际检验经验,部门员工还定期进行经验交流总结,整个部门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正是这些勇于奉献,善于学习的技术人员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可信,因此才能在中美石膏板事件中表现出一流的检测水平。

  中美石膏板贸易纠纷是从去年开始引起关注,笔者得知梅博士是中方技术负责人,因此也提了几个问题。更多事件过程、谈判细节梅博士不方便透露,仅从技术上谈了几点。梅博士所在化学测试部一接到任务,就深入研究了实验内容,设计了详细的实验方案,其中包括用石膏板搭建类似美国南部房屋结构的房屋,应用了大量科学实验方法来检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投诉等等。事实上,梅博士提供的数据和结果已经为中方在应对该事件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些结果比美国一流实验室的结果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笔者本人比较关注新的技术在建材检测行业的应用,比如有报道说,美国太平洋大学的质谱实验室利用实时直接分析(DART)技术结合飞行时间质谱快速检测石膏板中的未知物(如硫化物),因此也问道梅博士对DART这种技术的看法。梅博士表示,未知物检测对分析工作者来说永远都存在挑战,传统的很多方法要依靠分析者大量的经验,以及各种检测手段的综合运用。从已经了解的相关技术资料来看,DART质谱尤其是DART-MS/MS开启了实验室快速筛选和在线监测的新时代,作为一种“绿色”分析检测技术,DART-MS 将急剧缩短样品分析周期,极大地减少对化学溶剂的消耗和对固定资产及人员的投资,对未知物的快速分析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可帮助分析工作者快速筛查未知物,为进一步的实验提供依据。DART技术不仅在建材行业尤其是新型建材方面,还在诸如食品安全等领域都均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链接:DART-MS实时直接分析质谱

  谈到中心将来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梅博士表示,从目前的建材行业来讲,对于复合有机材料的分析是个难点,“我们愿意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地尝试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建材检测中的新难点、新问题。”


  参观实验室

化学分析实验室

气相色谱实验室

原子光谱实验室

水分分析实验室(气质联用仪、三级冷阱大气预浓缩系统,大体积顶空进样系统)

甲醛降解实验舱

  最后,梅博士邀请笔者参观了实验室,简单来看,笔者发现几点特色:(1)搞建材检测出身的实验室,化学分析及前处理间的屋顶及墙面板的确与众不同,这种材料经历了10年各种化学气体的“浸泡”,居然还能宛如新的一样,消除了一般材料受腐蚀后粉化的缺点。(2)正如两位博士介绍所说,中心的所有仪器都是“自己挣出来的”,中心的仪器配置不是国内最高端的。但笔者感觉在同新方法相关的设备方面中心很舍得花钱。比如他们新购买的一套国内最先进的三级冷阱大气预浓缩系统,大体积顶空进样系统,还有各种热脱附、热裂解装置,以及热分析-红外联用仪等。(3)中心还自行研发了一些实验设备模拟室内环境测试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的污染物释放量,比如测定甲醛的甲醛降解试验舱。这在其它实验室是看不到的。

  【编者寄语】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抓住历史的机遇,彻底转化机制,面向市场需求走出了一条真正企业化运营的国有检验认证中心的发展道路。我们祝愿这支追求卓越、极其务实的团队,能在未来成为中国检测企业的先锋和榜样,在国内和国际的检测市场上打造中国的明星品牌企业。

相关文章

原位质谱和质谱成像前沿交流SPMESH挥发物分析提速20倍

5月19日下午,华质总部启动仪式暨原位质谱亚太卓越中心(COE)开业典礼后,原位质谱新闻发布和技术研讨会举办,会议由香港科技大学李凝教授主持。原位质谱新闻发布和技术研讨会香港科技大学李凝教授香港浸会大......

原位质谱亚太卓越中心COE盛大揭幕华质总部落地苏州

5月19日,华质泰科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在苏州举行了总部启动仪式暨原位质谱亚太卓越中心(COE)开业典礼。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等关注原位质谱和质谱成像前沿的......

装修后室内空气甲醛和TVOC超标问题突出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了“315放心住”室内空气免费测公益活动结果,所检测的10套住房中,空气质量检测合格的仅1套,不合格9套,其中甲醛超标的就有8套。此次免费测公益活动由深圳市消委会联合......

基于单层过渡金属硫化物的单光子源研究获进展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广东省量子调控工程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朱起忠与香港大学博士翟大伟、教授姚望合作,在单层过渡金属硫化物的激子特性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他们在理论上提出了基于层内......

城市环境所室内甲醛净化研究取得进展

甲醛(HCHO)作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增加了人类罹患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长期以来,室温下消除HCHO的技术备受关注。由于室内HCHO浓度低、释放周期长,室温下催化氧化技术被认为是最具发......

固态锂离子电池向产业化近一步,这个物质很有用

5日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武建飞研究员带领的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在硫化物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和电池规模化制备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新进展。相关成果......

除甲醛迷思:小心那个说“一定能除干净甲醛”的人

甲醛是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存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但因为甲醛对健康有害,时常出现因甲醛超标导致疾病的新闻,令很多人谈“甲醛”色变。由此便催生了甲醛检测、除甲醛行业。甲醛检测靠谱吗?如何有效去除甲......

俄罗斯开发出环保低成本建筑材料

俄罗斯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的科学家与白俄罗斯的同事们一起开发了一种新技术,用于获得生产建筑材料的原料。据介绍,与同类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环保、简单和低成本。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环境化学工程》杂志上。无水......

甲醛单分子光解中的”漫游”机理获解析

“漫游”是化学反应中不寻常但有趣的机理,通过“漫游”机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产物,并且其呈现的产物末态分布与传统的最小能量路径呈现的分布完全不同。自2004年,西北大学物理所谢长建教授等通过实验和理论共同......

人类能否阻止小行星撞地球?

有小行星要撞向地球?这样的消息一旦出现,多多少少总会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略感恐慌。事实上,虽然每年有大量小行星撞向地球,但绝大部分都在地球大气层中分解。不过,小行星撞地球的风险理论上确实存在。据美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