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2-14 10:21 原文链接: 陕北能化基地低碳发展把两头

  随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高碳排放已成为制约该能源基地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瓶颈。有专家指出,陕西省正在实施的油气煤盐综合利用项目和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推广,将从源头和末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以能源重化工产业为发展重点的西部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借鉴。

  据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总经理助理李大鹏介绍,于2008年开工建设的延长—中煤靖边能源化工园区煤气油综合利用项目,由于创造性地将煤化工、石油化工和油田气化工对接耦合,实现了多种资源的优势互补,有效弥补了煤制甲醇中“碳多氢少”和天然气制甲醇“氢多碳少”的不足,还将渣油裂解中的干气用于生产甲醇,从而大大提高了甲醇合成转化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以靖边园区一期年产180万吨甲醇、150万吨渣油裂解、60万吨甲醇制烯烃、60万吨聚乙烯、60万吨聚丙烯装置为例,在不增加原料消耗的情况下,借助煤气油综合利用技术,年可增加甲醇产量15万~27万吨,相当于年节约天然气2.55亿立方米、节煤41.9万吨。同时,与同等规模煤化工项目相比,该项目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3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755吨、减排污水122万立方米。

  2014年,延长石油集团延安富县年产180万吨甲醇、60万吨甲醇制烯烃、40万吨轻油裂解、20万吨丁辛醇、6万吨乙丙橡胶等煤气油综合利用项目将建成投产。届时延长石油集团借助油气煤盐综合利用这一创新工艺,每年减排的二氧化碳将超过870万吨。

  在减排二氧化碳的同时,延长石油集团还将利用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吃”掉大量二氧化碳。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延长石油集团将在巩固水驱成果并扩大水驱范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实施微生物驱油、二氧化碳驱油等新的采油技术。

  “目前,仅榆林地区建成的几大煤化工项目,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就超过270万吨。随着其他能源化工项目的建成投产,‘十二五’期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将超过500万吨,为延长石油集团开展二氧化碳驱油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二氧化碳资源。”延长石油集团总经理张积耀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二氧化碳驱油将成为延长石油集团“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主要采油技术之一。

  据了解,作为一种成熟、可靠、环境友好的采油技术,二氧化碳驱油早已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土耳其等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虽然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展了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研究,并先后在大庆油田、中原油田、胜利油田进行了二氧化碳驱油先导性试验,但受制于二氧化碳资源不足、净化技术、运输及使用成本高等限制,该项技术一直未能得到推广应用。2010年,包括大庆油田在内的各大油田用于驱油的二氧化碳尚不足50万吨,不足美国的1/40。

  新世纪以来,延长石油集团采用陕西兴化集团生产化肥副产的二氧化碳,曾在榆林、延安不同的油井做了数年试验,试验油井原油采收率最高可提高45%。但由于远距离运输,每吨二氧化碳仅运费就达400元。按3吨二氧化碳增产1吨原油计算,每增产1吨原油亏损300多元,限制了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推广应用。

  随着二氧化碳净化提纯技术的进步,尤其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迅猛发展,在陕北当地获取二氧化碳变得越来越容易,成本也越来越低,二氧化碳驱油的经济效益显现出来。为此,延长石油集团拟将其正在建设的靖边能化油气煤盐综合利用项目产生的二氧化碳,经提纯压缩后,通过管道输送至附近的横山白狼城试验区和靖边杨米涧沙子湾—乔沟湾试验区,进行规模化二氧化碳驱油试验。待两大试验区取得成功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将全面推广该项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陕西省工信厅副巡视员胡海峰、西安石油大学教授何光渝等专家指出,如果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延长石油集团在后期发展中都能合理使用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如20%油井采用该技术,每年仅鄂尔多斯盆地驱油消耗的二氧化碳就将超过2100万吨,增加石油产量约70万吨,经济、环保效益十分显著。

相关文章

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电解技术取得新进展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获悉,该所包信和院士、汪国雄研究员、高敦峰研究员团队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可实现钢厂尾气或者化工尾气的高......

二氧化碳电解技术助力碳中和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汪国雄研究员、高敦峰研究员团队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揭示了碱性膜电解器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反应覆盖度驱动的选择性变......

低碳技术为主导|《中国碳中和产业合作发展报告2022》发布

2023年1月16日,《中国碳中和产业合作发展报告2022》成果发布暨圆桌论坛在线上举行。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三方......

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电解技术助力实现碳中和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负碳技术通过捕集、贮存和利用二氧化碳以此抵消难减排的碳排放而成为了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其中近年来快速发展、极具应用前景的二氧......

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达2.58万亿吨

在1月12日召开的2023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发布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预测潜力2.58万亿吨,可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

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

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今天(12日)召开,会上首次发布了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可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此次调查,中国地质调查......

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将二氧化碳人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合物,“变废为宝”,是科技界持续攻关的重要领域。我国科学家此前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2022年,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2世界科技发展回顾:发展低碳增添绿色

俄罗斯提出新型中子吸收剂方法增强核反应堆安全可控性高温气冷堆是第四代核电堆技术,具有安全性好、效率高、经济性好、用途广泛等优势。高温气冷堆通过核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转化实现发电,能够代替传统化石能......

《二氧化碳矿化养护制备高值建材关键设备》团体标准发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持制定的团体标准《二氧化碳矿化养护制备高值建材关键设备》(T/CIECCPA017-2022)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发布实施。目前,二氧化碳矿化养护制备高值建......

大连化物所研制二氧化碳还原组件成功用于我国空间站

大连化物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十五室)黄延强研究员、张涛院士团队研制的二氧化碳还原组件成功应用于我国空间站。该组件现已在空间站核心舱稳定运行超过六个月,组件的水回收率、产水量、水质等关键参数均高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