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19 11:07 原文链接: 王元丰:工科教授的文学梦

   科学与文化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我来说,这些事情也是互补的,不仅会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而且能激发我的灵感,让不同的工作做得更好。

  翻开王元丰的履历,你可能会为他身份的多重感到惊讶——作为科研人员,他是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过《钢管混凝土徐变理论》《AFRP约束混凝土柱理论》和《钢管混凝土徐变》3部学术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Nature上发表两篇评论文章;作为民主党派人士,他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检察员、第11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在履职中建言献策,就民生、环境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作为一名作家,他撰写了3本反映青年知识分子工作与生活的长篇小说,是国内第一位出版长篇小说的自然科学领域的博士后,出版过诗集《风雨中的号角》,还在《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环球时报》和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上发表了120多篇时评。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多元的角色可能会让生活忙碌不堪,但王元丰却显得淡定从容。“首先,科学与文化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我来说,这些事情也是互补的,不仅会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而且能激发我的灵感,让不同的工作做得更好。”王元丰说。

  从小就有文学梦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文学梦吧!”谈起如何喜欢上文学的,王元丰笑着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1965年出生的王元丰,小学和初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那时候,他所学的很多课文都是革命性的,课后读物就是小人书和不多的文学书籍。“虽然那时的我对于像《闪闪的红星》《战地红缨》这样的革命故事,读起来也兴致盎然,但在课文里学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诗句,心中还是有一种不同的感觉。那时候,毛主席诗词广泛流传,那种大气磅礴、指点江山的气势,让我特别喜欢。于是,诗歌优美的旋律和朦朦胧胧的意境就走入了我的心里。”王元丰回忆说。

  在王元丰读中学那时候,大家可读的书比较少。他有个同学有一本《唐诗三百首》,王元丰几次借阅,还是不过瘾,最后不得不用两个塑料皮的日记本把整本书抄了下来。上大学后,虽然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但诗歌仍然是王元丰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学图书馆里的《全唐诗》和《宋词赏析》,我一遍又一遍地续借,几乎常年放在书包里,在做作业的间隙看上几眼,在周末有空时尽情地阅读。那个时候还真没有想到自己以后会写诗,对诗歌只是单纯地喜欢。”王元丰说道。

  王元丰的家乡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县,那是作家萧红的故乡。萦绕在故乡的文学气息也对王元丰产生了影响。他还记得,上大学时参加国庆征文比赛,他写的散文名字就叫《呼兰河,家乡的河》,还获得了二等奖。虽然无意成为一名职业作家,但抱着一份文学梦,他还是参加了《鸭绿江》杂志的函授班去专门学习写作。

  “科研工作者也有故事要说”

  1994年6月,王元丰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出站,出站的第一件事就是写小说。

  王元丰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些在北航的老图书馆和筒子楼单身宿舍里奋笔疾书的日子。“我整整写了一个月。”王元丰回忆,“那时候就是觉得肚子里积累了很多故事,有很多话想对自己说,对社会说。”后来,这本小说取名为《心役》,1995年出版。

  紧接着,王元丰又写作了自己第二本小说《而立之年》,表现青年知识分子在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在理想与现实生活困难的交织中感到的困惑与纠结。此后于1996年又写作了第三本小说《欲望与忏悔》。

  王元丰的小说都在呈现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对于自身就是科研工作者的他来说,自己身边有太多的创作原型。“科研工作者也有很多故事要说。”王元丰说,“科研人员还是很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但同时,他们又面临着很大困惑,因为总觉得自己应该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支持和尊重,但现实却往往给他们泼冷水,尤其是体现在经济和社会认可上,比如现在都说‘青椒’压力很大。我写小说就是想反映这个群体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对理想和现实的困惑,更想体现他们在这种环境下孜孜不倦的追求,那种让人敬佩的坚守和纯粹的精神。”

  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在写第一本小说的时候,正值王元丰在生活和工作上遇到了巨大困难,那时的他常常陷于苦闷之中。除了写小说外,诗歌成了他另一个诉说的方式。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孤独、压抑的周末,当我走在外面的街道上,突然心里涌上两个诗句,回到家里我立刻坐在办公桌前,把这些诗句写下来,我灰暗的心中突然感觉有了一丝亮光。”王元丰回忆说,“于是,我又开始读诗,读雪莱、狄金森的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些诗句给了我力量。”

  慢慢地,王元丰开始爱上了写诗。每当生活有压力的时候,他就用写诗的方法来释放自己。那些写好的诗歌就静静地锁在抽屉里,没有给任何人看,就如同和自己的对话。随着人生经历的丰富,后来,诗歌也逐渐变成了他与命运作斗争、鼓励自己前行的手段。再后来,每当参加国际会议、出差、读书有些感想时,王元丰都愿意以诗歌的形式抒发出来。

  小说和诗歌创作往往需要浪漫的文艺情怀,但王元丰不仅仅满足于此,对于他来说,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用理性的笔触书写出自己对时事的看法同样非常重要。

  “一个知识分子,也要关心公共事务。”王元丰还记得,他的第一篇时评就发表在2010年8月的《科学时报》(现《中国科学报》)上。从那时到现在,从写教育、科技领域的时评开始,到就环境问题发表观点。随着写作的文章越来越多,他不断地涉猎更广泛的书籍和文章,对国际政治、经济问题产生了更多想法,于是又在《环球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上发表关于经济、政治的评论文章。

  对于如今的王元丰来说,在九三学社的本职工作做好的前提下,他很享受带学生、做科研、写诗、写时评这样多元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不会单调,而且能够加深我对自己和生活的认识,让我从多个维度、多种视角去看生活、看社会、看自己,对自己也有更多要求,让自己更有创造力。”

  与王元丰对话,总能感到他身上具有的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怀。“我身上确实是有点书生气吧,我希望能继续保持。”王元丰笑着说。

相关文章

现实正受到围攻?305位专家预测2035年生活,三成人悲观

·他们担心最好的知识将在错误和虚假信息的海洋中丢失或被忽视,以前致力于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机构将被进一步削弱,基本事实将被淹没在娱乐性干扰、赤裸裸的谎言和针对性操纵的海洋中。·他们相信数字和物理系统将继续......

如何高效工作,家庭幸福?中科院心理讲师这样解答

六月,是梦想腾飞的季节,是考场征战的日子;2023年6月8日,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测试装备分会积极响应中国科协、科技部号召,组织开展2023年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测试装备分会第二届“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

历时5年宣贯从配套到前瞻,5750中元素分析有哪些新变化

2023年3月17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GB/T5750-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系列标准,代替实施16年之久的GB/T5750-2006。新标准将于202......

被罚80亿后,滴滴还有机会吗?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孔尚任《桃花扇》中的这段唱词完整诉说了滴滴的十年。从2012年成立到2021年赴美上市,滴滴走了9年;从上市到退市,滴滴用了355天,从退市到接到80亿罚单......

刷碗也防心脏病

老年人注意了,跑步或快走并不是降低心脏病风险的唯一方法。简单地“站起来”做一些日常活动,如家务、园艺、烹饪和淋浴等,就会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研究发现,与每天日常活动不足2小时的女性相比,那些......

2021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有趣的背后藏着怎样的小贴心?

IDEA(Internation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已成立 41 周年,这是现存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设计奖项之一......

新研究指出可能导致动脉硬化的生活方式因素

代谢组学是对代谢物的研究,代谢物是在每次体内能量转移时产生的。代谢物在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代谢物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吸烟,饮食或污染物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健康。“代谢组学可以准确测量进入......

“生活方式分数”,与结直肠癌风险...

众所周知,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近日一项研究致力于将个体生活习惯对结直肠癌风险的影响进行量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3位,是一种“现代病”、“富贵病”,主要症状是便血、腹痛、大......

那些睡不着的深夜,别错怪生活,真正原因可能在这里

假如你曾经或是正在经历失眠之苦,时常在深夜辗转难眠苦等天明,白天则无精打采昏昏沉沉。那么,你不是一个人。失眠是一种常见病,据估计10%~20%的人长期患有这种睡眠障碍,三分之一的人有短期失眠症状。失眠......

《癌症》:多一项健康生活方式,癌症风险降6%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正逐渐成为我国居民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威胁。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全球共有1750万人罹患癌症,死亡人数高达870万人。而我国癌症发病和死亡病例分别占到全球总数的21.8%和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