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29 11:21 原文链接: 大地不能厚土载污“国际土壤年”看中国土壤修复

  2015年是联合国的“国际土壤年”。2014年发布的中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达16.1%,其中,耕地的点位超标率为19.4%。中国污染土壤修复,成了当今国际土壤修复产业的重要看点。

  大地不能厚土载污“国际土壤年”看中国土壤修复

  2015年是联合国的“国际土壤年”,6月25日是中国的“全国土地日”。正如蓝天不能雾霾如盖,大地亦不能厚土载污。

  上世纪80年代始,广东省清远市龙塘镇因从事废旧金属拆解,致土壤中铜、铅等重金属超标数十倍。2012年,清远市政府启动整治土壤重金属超标,受其委托,2014年,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在龙塘镇开辟3处“耕地污染修复试验田”,探寻土壤治理对策。

  “相对于污染场地与矿山,耕地土壤的修复因为要尽可能地恢复其种植的功能,技术难度较高。”华南所高级工程师方晓航博士说,位于民平村的试验田属“轻度污染的耕地”,在特殊“土壤改良剂”作用下,种植经筛选的“低吸收水稻”,几十亩稻田产出符合安全标准。

  与换土、翻耕等工程大、耗资多的物理方法相比,“改良剂”是在耕地中添加化学药剂,有效稳定重金属,并通过化学反应使其转变为不易被植物吸收的形态,以减少重金属积累。

  而对于定安村“重度污染的耕地”,修复试验田采用“植物提取”技术,种植“东南景天”等超富集植物,通过其对重金属“富集”净化污染土地。

  截至2014年11月,通过运用种植水稻、蓖麻、玉米等一般植物和东南景天、麻疯树、籽粒苋等超富集植物的方式,清远市龙塘镇已完成共计60亩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示范工程,使土壤中镉、铜含量下降了10%以上。

  中国土壤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说,相对于已有商业化操作的“场地污染修复”,“农地污染修复”尚以调查和开发技术为主,未进入规模化修复阶段,此类科研院所的修复示范项目,意义重大。

  2014年4月17日,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达16.1%,其中,耕地的点位超标率为19.4%。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总工程师宋云接受采访称,国家“十二五”期间在土壤修复技术上下了很大力量,“863计划”也有相关科研项目,目前中国的土壤修复技术,总体上正逐渐趋于成熟,但农田修复尽管攻关多年,业内却未形成公认的成熟技术,许多试点处于探索阶段,修复费用高,有效性也待考察。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王树义说,中国土壤修复的最大瓶颈,在于技术,但更在于法律和相关制度的长期缺失。土壤修复的责任主体是谁,修复的程序、方法、技术、标准、工程验收、资金来源等等,都亟待法律做出规定。

  上海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益说,根据《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央财政计划拨款300亿元用于污染土壤修复,按常理可带动近千亿地方配套资金投入,但目前责任主体、商业模式等并不明朗,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对资金投入的积极性低,企业也多持观望,市场释放时机尚未成熟。

  据统计,目前中国土壤修复产业产值仅为环保产业产值的1%左右,这一数值远低于发达国家30%左右的水平,且与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相比,中国的土壤污染治理仅积跬步。

  张益说,目前中国土壤污染修复试点,主要集中在具备较大商业价值的城市地块,或能找到较明确责任主体的工业污染场地,以及部分可能严重影响食物安全的农村污染耕地。

  “2013年实际投放市场的土壤污染修复试点规模仅50亿左右,2014年也只有150亿左右,与市场预期的规模存在很大差距。”他说。

  专家指出,中国污染土壤修复工作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良性的产业链条,从事土壤污染修复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专业的技术设备,该领域是需要多学科协同的复杂系统工程,对企业而言,土壤污染修复领域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相对较高。

  中国环境科学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主任谷庆宝表示,建议国家支持研发和运用土壤修复创新技术,同时分别建立“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的城市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效果评价体系。

相关文章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培养结构体系培厚拔尖人才生长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加强基础研究,......

华中武汉城市圈夏季臭氧污染成因、来源及管控的新见解

大气近地面臭氧(O3)对人类健康、植被生态系统等构成较大威胁。自2013年我国全面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以来,以PM2.5为主的空气污染问题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然而,高浓度的近地面O3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呈......

城市环境所在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跳虫群落影响获进展

城市土壤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而重金属元素可伴随食物和可吸入颗粒等方式进入人类和动物体内,对生命构成危害。跳虫是普遍存在的城市土壤动物,其群落对环境污染反应灵敏,常被用作研究重金属污染对土壤......

广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铺开

2月17日,广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铺开工作启动仪式在容县举行。按照国家2023—2024年全面铺开、2025年完成成果上报的总体要求,预计全区要完成10万个土壤表层样点调查采样,今年要完成70%以......

未来五天华北中部个别城市可能出现重度污染

据生态环境部发布,未来五天(2月16—20日),受冷空气影响,全国大部地区空气质量优良,局地可能出现轻度污染,华北中南部、黑龙江南部、辽宁西部、陕西关中地区、成都平原和川南局地可能出现中度污染,华北中......

美国列车脱轨事故持续发酵民众担忧污染危害

2月初,一列载有有毒化学品的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发生脱轨事故,造成不明数量的有毒物质和气体泄漏。该事件引发了对该地区空气、土壤和水污染的担忧。脱轨列车被曝载有更多种有毒化学品美国媒体13日报道......

烟台海岸带所在滨海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滨海湿地的蓝碳功能和增碳潜力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解决方案之一,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于自然的重要解决方案。滨海湿地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气温升高、降水变异、大气氮沉降等环境变化决定滨......

稻田土壤碳铁复合物对有机碳保护效应与机制研究获进展

南方稻田土壤富含铁矿物。有研究强调碳铁耦合对土壤有机碳长期储存和稳定的重要性,而由于碳铁复合物难以从土壤中分离,其对土壤有机碳的保护机制认识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吴金水研究团队以2线......

稻田土壤碳铁复合物对有机碳的保护效应与机制取得进展

南方稻田土壤富含铁矿物,大量研究强调了碳铁耦合对土壤有机碳长期储存和稳定的重要性,但由于碳铁复合物难以从土壤中分离,其对土壤有机碳的保护机制认识尚未深入。为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吴金水研究......

三种地带性土壤外源铜移动性的时间效应获揭示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在秸秆和工程菌降低中国三种地带性土壤外源铜移动性的时间效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Pedosphere。石含之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杜瑞英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