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10 15:51 原文链接: 李晓江:用CRISPR构建大型神经变性病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对于帮助我们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找到治疗方法,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相比较啮齿动物来说,大型动物更接近于人类,它们为确定人类中所看到的重要病理事件,提供了很好的模型;大型动物对于验证有效的治疗方法或确定治疗靶标,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缺乏来自大型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系,我们很难用传统的基因打靶技术,来构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大型动物模型。

  近年来,CRISPR/Cas9已被成功应用于不同物种基因组的遗传修饰。最近,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遗传研究所的李晓江博士,在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影响因子6.563)发表综述文章,讨论了用CRISPR/Cas9技术来构建大型动物模型,能够更为真实地模拟人类退行性疾病。

  李晓江博士是中组部“千人计划”、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导、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分子机制,包括帕金森病、亨廷顿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使用各种转基因动物模型阐明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作为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 PNAS、Cell Res、Hum Mol Genet、Neuron、JCB、Brain、JBC等国际知名期刊。

  就在2015年的上半年,李晓江研究员课题组就接连在《Human Molecular Genettics》、《Neuron》、《PLOS Genetics》和《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利用小鼠和猕猴等动物作为模型,解析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分子机制。其中有一项研究,四月份发表于《Human Molecular Genettics》,利用CRISPR/Cas9系统,功能性地破坏猕猴中的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指出了利用CRISPR/Cas9有效制备人类疾病大型动物模型的可能性。

  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氏病(AD)、帕金森病(PD)、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亨廷顿氏病(HD)和额颞叶痴呆(FTD),都具有年龄依赖性和选择性神经退行性变。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更高的患病率;然而,大多数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对这些重要的脑部疾病,我们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指出,转基因方法和CRISPR/Cas9可以用来制备疾病的大型动物模型,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CRISPR/Cas9是一种新的基因组修饰工具,可以有效并容易地靶定不同物种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中的任何基因。因此,CRISPR/Cas9能够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和大型动物的基因组编辑,以产生基因突变,忠实地模仿人类患者的病理学。

  由于CRISPR/Cas9能够破坏两个等位基因,因此,这一系统可以让我们用首建动物(founder animals)来调查靶基因的功能缺失。在使用CRISPR/Cas9技术时,需要考虑脱靶效应和镶嵌突变。尽管我们已经在基因组编辑方面获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用目前的技术,通过CRISPR/Cas9的基因敲入率仍然较低。

  然而,新的基因组编辑工具正在迅速发展,将显著提高打靶率,并减少脱靶效应和镶嵌突变效应。新开发的CRISPR/Cas9技术将促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和大动物模型的生成,并加强我们对这些重要疾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

相关文章

Cell:新研究有助于确定使我们成为人类的基因变化

大约700万年前,人类从我们最接近的动物亲戚黑猩猩那里分离出来,在进化树上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分支。在此后的时间里---从进化的角度看是短暂的---我们的祖先进化出了使我们成为人类的性状,包括比黑猩猩大得......

基因告诉你画蛇“添足”不是没道理

成语画蛇添足,常用于形容做事多此一举,因为蛇并无脚。但爬行动物领域的研究学者认为,蛇的祖先是蜥蜴,在远古时期,蛇也是有脚的,只是在演化过程中失去了。近日,这一说法得到了进一步证实。经过长达五年的研究,......

科学家创制广谱抗病基因绿色稳产防控“水稻癌症”

华中农业大学牵头多家科研单位,通过基因编辑创制了一个新基因RBL12,可在稳产基础下,显著提高水稻稻瘟病抗性等级,对推动作物抗病育种、植物病害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意义。RBL1工作模型相关研究成果于14日......

《自然》发表中国人泛基因组参考图谱,26家单位联合研究

近日,复旦大学、西安交大、中国医学科学院等26家单位联合发布了中国人群泛基因组联盟(CPC)一期研究进展。6月14日,相关成果以《基于36个族群的中国人泛基因组参考图谱》为题发表于《自然》(Natur......

大豆主效基因的克隆和分子验证取得新进展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葛良法和农学院教授年海合作,在大豆主效基因的克隆和分子验证取得新进展。他们利用自然群体和双亲群体精细定位克隆到高油高产基因MOTHER-OF-FT-AND-TF......

21号染色体内免疫相关基因或影响唐氏综合征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最新发表一篇遗传学论文称,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小鼠研究发现,21号染色体上的干扰素受体(IFNR)基因簇的三个拷贝可能和唐氏综合征的一些性状有关。今后仍需开......

川大团队揭示神经元进化缺失的一环,填补神经元空白

1997年,从高中考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来,26年间陈强始终在和生命科学打交道。从北大博士毕业之后,他来到哈佛大学医学院做了6年的博士后研究。2013年,陈强回国加入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Nature:神经退变和脑衰老过程中神经元DNA修复新机制

近期,Nature 发表了题为:ANPAS4‐NuA4ComplexCouplesSynapticActivitytoDNARepair的研究论文【1】,揭示了神经元在外部刺激下维持基因组稳......

研究揭示苏格兰妇女无法感知疼痛且伤口愈合更快的原因

几年前,苏格兰妇女乔-卡梅伦被发现是一个医学奇迹,她几乎感觉不到疼痛、恐惧或焦虑,而且伤口愈合更快,这要归功于一个特定的基因突变。现在,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以弄清这一点是如何运作的,希望能......

为什么抑郁症在女性中更为普遍?新的研究揭示原因

人们普遍发现,与男性相比,抑郁症在女性中更为普遍,女性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麦吉尔大学最近一项基于性别的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的基因存在差异,以及它们与抑郁症的关系。这项涉及27万多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