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07 16:31 原文链接: NatureNeuroscience:光遗传学的十年

  神经科学领域权威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的最新一期9月刊上,以年度特刊的形式聚焦了光遗传学(Optogenetics)。这个由一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质衍生而来的技术,从2005年的默默无闻,到2010年的年度方法,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十年?

  2005年:未被权威认可的开始

  2005年,斯坦福大学的Edward S Boyden和Karl Deisseroth教授研究出一种新方法,使用慢病毒基因载体结合高速光开关将一种天然的海藻蛋白质ChR2(Channelrhodopsin-2)转染到神经元中,实现动作电位与突触传导的兴奋抑制性控制。就是这样一项开拓性的工作,最初却是接连被Nature和Science杂志拒稿,最终即便被Nature Neuroscience接收, 其工作的实用性也遭到了质疑。

  一位审稿人表示:“最严重的问题是,即便这个方法看起来很新奇而且有一些前景,但在我眼中,并没有什么问题需要用它来解决。”文章的第一作者Edward 在今天也并未有太多抱怨,“虽然这种质疑反映出革命性的发现在最初想要获得认可必定是困难重重,但是公正地讲,关于应用的不确定性在当时确实是合理的。”

  2005-2009年:发展的五年

  尽管光遗传学一出现就遭遇到了一些坎坷,但其新奇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开发这个工具。随后的两年,这种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神经元中表达的蛋白质帮助神经科学家在多个层次上取得突破,如构建并富集稳定耐受的表达载体,体外实时检测电生理水平、成像水平及行为水平的数据,设计并安装用于体内光传递和行为学控制的神经接口……

  即便如此,直到2009年,随着光学与遗传学的紧密结合,这种对微生物产生的视蛋白的光遗传学操控才被广泛采用。与此同时,对神经环路的基因靶向也从最初的海马细胞系发展到了线虫、果蝇、斑马鱼、啮齿动物,最终形成了可特异性转染视蛋白的鼠系。数据显示,2005年开始,有关光遗传学的论文成指数增长。

图为2005年光遗传学第一次出现开始至今相关的论文数量(来自Nature Neuroscience,2015,18:1213-1225)

  2009-2015年:成就的五年

  截止目前,光遗传学的出现使科学家对神经环路的研究更加可控,特别是当随机检测一个神经元对于神经环路的意义时。同时,光遗传学已经逐渐成为无脊椎动物研究行为基础的神经回路的标尺。即使目前无法完全理解任何感觉、行为和认知的过程,但科研工作者们已经尝试应用光遗传学来绘制信息流形成的大脑图谱,例如结合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或者PET(pos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正电子辐射断层成像)的前沿技术对限定神经细胞产生的活动模式进行全脑范围的成像。

  除了对大脑不懈探索外,科学家还将光遗传学技术应用在其他领域不断的探索着人体的奥秘。如“改造”心肌细胞(Nature Methods, 2010);光线诱导表达特异光敏感蛋白的肌肉细胞发生正常的收缩,从而有望治疗瘫痪(Nature Medcine, 2010);构建高级别胶质瘤模型(Cell, 2015)等。伴随着方法学与技术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光遗传学被科学界广泛认可,2010年光遗传学被Nature Methods选为年度方法,同年被Science认为是近十年来的突破之一 。

  2015-2025年:展望新一个十年

  Karl 教授认为,目前关于光遗传学技术可想到的最充分具体的就是--在哺乳动物大脑中分别控制所有细胞,即便这个想法由于基本物理条件的限制可行性不大(存在光的散射,靶向特化细胞时产生的能量沉积等问题)。

  另一个更开放的问题就是这项技术如何应用到临床研究。因为我们现在仅仅掌握人类大脑里粗略的细胞类型和功能,要精确定位可作为临床研究靶点的神经细胞还需要更坚实的基础科学依据。可以肯定的是,通过光遗传学在基础神经科学中的应用,未来将会发现更多的供药物开发的分子靶点,更多的供计算机模拟人脑的环路位点,更多的供再生医学如修复人脑使用的方法策略。正如Edward S Boyden所言, “10年对于科学来说并不算长,我们才刚刚开始。”

  附:光学遗传学(Optogenetics)是指结合光学和遗传学手段兴奋或抑制活体组织上指定类型细胞活动的方法。该技术通过利用遗传学手段选择性在某些类型细胞上表达光敏感通道,通过活体组织内光传送技术,进而改变这些细胞的活动及功能,成为精确定位与剖析不同类型神经元在神经环路及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关文章

苏州大学医学院周哲敏教授为中国疾控中心作学术报告

2023年12月13日,应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的邀请,苏州大学医学院周哲敏教授作了题为“基于遗传大数据的流行病主动防御技术研究”的科技学术报告,重点是微生物群体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及微生物组学等领域的最......

揭示帕金森病中蛋白聚集的秘密:NEMO蛋白的关键作用

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或阿尔茨海默病,与大脑中蛋白质聚集的沉积有关。当细胞废物清除系统存在缺陷或超负荷时,这些聚集物会积累。一种主要与免疫系统信号传导过程相关的蛋白质NEMO可以防止帕金森病中发生......

3篇Cell/MC重磅:人造酵母基因组最新进展

合成基因组能否为生命提供动力已经引起了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广泛关注。2023年11月8日,美国纽约大学JefD.Boeke、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戴俊彪、日本东京工业大学YasunoriAizawa......

基因测序可作为新生儿遗传病筛查的关键方法

近日,《JAMANetworkOpen》上发表了题为《GenomicSequencingasaFirst-TierScreeningTestandOutcomesofNewbornScreening》......

自适应神经连接光子处理器问世

德国明斯特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牛津大学联合团队现已开发出一种所谓的基于事件的架构,该架构使用光子处理器,通过光来传输和处理数据。与大脑类似,这使得神经网络内的连接不断适应成为可能。这种可变的连接是......

我国学者发展出外场诱导的神经网络力场新方法

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蒋彬教授课题组在发展场诱导的原子神经网络力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原子模拟是人们在微观层面理解复杂化学、生物和材料体系的光谱、......

全基因组分析方法创新,人类百万年前的群体秘密被发现!

9月1日,《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海鹏研究组与华东师范大学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潘逸萱研究组合作撰写的题为Genomicinferenceofasevereh......

将领域知识引入神经网络,MIT团队用光谱Transformer研究非靶向代谢组学图谱

代谢组学研究已经确定了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竞争和疾病病理学的小分子,部分原因是大规模社区努力测量数千种代谢物标准品的串联质谱。然而,在临床样品中观察到的大多数光谱不能与已知结构明确匹配。令人惊讶的是,用......

突破国外封锁!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开始量产

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将核磁共振仪器......

我国科学家开发活细胞蛋白质稳定性光遗传学控制技术

活细胞蛋白质操纵方法是生命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重要工具,对蛋白质丰度进行精确地时间和空间控制的光遗传学工具在研究各种复杂的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华东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活细胞蛋白质稳定性光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