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10 16:11 原文链接: 平价基因测序公司如何赚钱?高价卖数据才是生财之道

  可能一天前你还在为已经降到“冰点”的基因测序市场价格而窃喜,却不知后一天,基因测序公司已经将你的“基因秘密”高价转手卖给了那些需要基因大数据的研究机构或者制药公司,而后者据此研发的靶向治疗生物药物,一个疗程就可能售价十几万美元。

  平价基因测序时代来临,基因测序业务门槛低、不赚钱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但基因的价值却并未止于此,相反,作为生物大数据最值钱的一个环节,个体基因的价值正在水涨船高。

  卖了6000万美元的基因数据

  在基因数据商业化的进程上,美国一直是排头兵。

  作为基因测序公司的鼻祖,美国23andMe公司花了15年的时间将个体基因测序的价格从百万美金降到了业界知名的99美金。在中国,这个降价的过程花费了两年。

  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是,对于基因检测公司来说,99美元做全基因组检测能不能赚钱?

  “这个价格一定是不赚钱的,事实上,对于国内的多数公司来说,收取千元的检测费用,也不会赚钱。”在9月8日由中国生物工程协会和GE医疗中国联合举办的“从新药创制迈向精准医疗”高峰论坛上,深圳华大基因总裁尹烨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一边是低至冰点的基因测序价格,另一边提供此项服务的小公司依然如雨后春笋,转型“基因概念”的上市公司也是层出不穷。

  那么大家都在靠什么赚钱呢?

  答案是大数据。

  “这个数据对个人不值钱,但是作为一个数据群体就很值钱。已经有测序公司依赖数据赚取了第一桶金:它的价值为6000万美元。”尹烨向记者介绍。

  尹烨所述的公司就是23andMe,今年初,罗氏控股旗下的基因泰克宣布其将投资6000万美元来研究23andMe帕金森病社区的3000名患者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试图鉴定该疾病的靶点。

  根据美国帕金森病基金会估测:美国有1百万人遭受着这一无法治愈的脑疾之苦。尽管有一些药物可暂时缓解帕金森患者的颤抖症状,但仍没有药物可减缓此疾病的恶化进程。

  对于23andMe来说,6000万美元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收入,这相当于过去做60万次基因检测服务的所有收入,而事实上,截至目前,23andMe的所有客户量才80万人左右。

  但对于制药公司来说,这些数据带来的价值显然会远超6000万美金了。以生物药覆盖面最广的罕见病药物来说,这些药物针对每位患者的年消耗多数都在十几万美元以上,而一款控制庞贝氏症患者病情的生物药,一年的消耗可达百万美元。

  数据分析益于药物开发

  事实上,作为生物医药最热门的一环,包括阿斯利康、辉瑞、罗氏在内的多数国际顶尖药企也早已布局建立于基因数据分析之上的精准医疗,尤其是癌症靶向药物的研发,通过基因检测获得的“精准数据”是研发的第一步。

  这些数据最大的意义在哪里?据悉,获得进入23andMe数据平台的研究人员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运行查询1000多个不同的疾病的条件和特征,从而使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分析识别基因和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特征。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由于基因的独特属性,来自于不同地区的人群基因信息也不尽相同。“比如胃癌,白种人很少得这类癌症,但是黄种人就比较多,那么在此时,就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人群的基因数据来研发不同的精准药物。”尹烨对记者表示。

  过去,制药企业生产的化学药物可以在全球通用,但“精准”落地后,生物药物的开发正在变得“地域化”,效果更好,但由于研发成本无法通过量来平摊,价格也因此居高不下。

  正是地域化的属性给中国的基因检测公司带来了将基因变现的机会。

  “易瑞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款专门用来治疗肺癌的药物,尽管使用昂贵,且在多数省份并不能进入报销体系,但目前,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日本,排名全球第一。

  “很多非小细胞肺癌是由EGFR突变导致的肿瘤发生,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从基因检测层面、组织学层面找到某类疾病共性的特点,就可以早诊断,所以早期诊断对精准治疗的后续非常关键。”阿斯利康中国医学事务部副总裁康志清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等于给我们一个信号,像雷达一样,而当我们找到一些致病基因突变之后,我们在研发方面就可以找到针对它的靶向药物,从而进行精准治疗。”

  受益于此,在今年五月,易瑞沙的生产厂商阿斯利康就公布了一系列精准医疗计划,宣布在中国通过与检测企业强强联手的方式,进一步拓展精准医疗业务。

  “此前罕见病药物、靶向用药这些生物类的药物在中国用的人不多,并不是因为效果不好,而是药价太贵,多数人用不起。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现在很多人开始追求生活质量,价格的影响因素在变小,这个市场在中国正在变大,那么我想,也许现在正是中国的相关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尹烨表示。

相关文章

病毒入侵时,生命体如何自我保护?

在生命体内存在在这样的一种英雄主义:细菌在杀死入侵病毒的那一刻“壮烈牺牲”,与其“同归于尽”,以完成保护生命体的重任。早在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就通过间接的手段检测到了一种同归于尽的自我保护行为,......

490万采购质谱仪!复旦大学2023年12月政府采购意向公开

复旦大学2023年12月政府采购意向-超高分辨率蛋白生物药质谱分析系统详细情况超高分辨率蛋白生物药质谱分析系统项目所在采购意向:复旦大学2023年12月政府采购意向采购单位:复旦大学采购项目名称:超高......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100余个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开展临床试验

10月7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469号(医疗卫生类215号)提案答复的函》(以下简称《答复》)。针对丁列明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精准医学时代个体化定制药物研发......

农科院油料所:发现花生黄曲霉抗性关键候选基因

近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花生花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有效破解了花生黄曲霉抗性机理,并发掘出了关键候选基因,为抗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相关学术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前沿研究杂志》(JournalofAdva......

一种全新的酶可对抗寄生的基因组TE序列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名为PUCH的酶,它对于阻止寄生DNA序列在我们基因组中的传播至关重要。这一发现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我们的身体如何识别和对抗内部威胁(如基因组寄生虫)和外部威胁(如病毒和细菌)。德国美......

美国NIH坚持要求外国合作者共享原始数据

近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坚持要求实施此前提出的一项新政策,即其资助的外国合作伙伴定期分享实验室记录以及其他原始数据。对此,数百名研究人员以及相关组织表示抗议,他们警告说,该举措可能会阻碍国际......

研究鉴定出新的玉米抗粗缩病基因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海洋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研究人员,通过图位克隆、转录组和代谢组等生物学手段,研究揭示了ZmDBF2-ZmGLK36-ZmJMT/ZmLOX8分子模块调控......

颠覆认知!Nature子刊:中国科大团队对药物递送屏障的重大发现

从脉管系统到肿瘤的有效纳米治疗运输对于最小化副作用的癌症治疗至关重要。2023年9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育才、江维及新加坡国立大学DavidTaiLeong共同通讯在NatureNanotech......

我国成功培育高耐草甘膦低残留玉米

草害是制约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要素之一,田间杂草与玉米争夺水、肥、光和空间,且易滋生病虫害,化学除草是玉米田首选的除草方式。草甘膦是世界第一大除草剂,其灭生性的特点在防治杂草的同时对玉米也会产生药害,培......

肥胖研究五大关键问题究竟如何?《科学》给出解释

北京时间9月1日晚10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能量代谢与生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JohnRogerSpeakman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的Thorkild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