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09 15:50 原文链接: 喜马拉雅地区夏尔巴人群的起源和迁徙历史

  1953年,来自尼泊尔的夏尔巴人丹增·诺盖(Tenzing Norgay)和登山爱好者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ellary)首次登顶了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从此,夏尔巴人成为闻名世界的登珠峰能手。在尼泊尔,他们通常以给登山爱好者当背夫或向导为生。夏尔巴人主要居住在尼泊尔的昆布地区,在中国西藏、印度和不丹与尼泊尔交界的地区也有分布。然而,关于夏尔巴人的起源和迁徙历史在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宿兵实验室在尼泊尔的昆布地区和中国西藏的樟木镇地区系统采集了500多份夏尔巴人群的DNA样本,并对其父系(Y-DNA)和母系(mt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夏尔巴人与我国藏族人群共享绝大多数父系和母系的遗传世系,是藏族人群比较晚近(约1500年前)的一个分支。该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西方学者近期提出的“夏尔巴人和中国汉族是现代藏族人群的两个祖先群体”的结论;相反,该研究结果支持藏族人群是夏尔巴人的祖先群体。这表明夏尔巴人群在迁徙到尼泊尔以前已经从藏族祖先群体那里继承了对高原极端环境适应的基因。

  该研究结果近期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Sushil Bhandari(尼泊尔籍博士研究生)、张晓明(副研究员)和西藏大学医学院教授崔超英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员宿兵和副研究员祁学斌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得到了中科院先导B项目、科技部“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西藏大学珠峰学者项目的资助。

相关文章

27亿吨!喜马拉雅冰湖水下冰损失严重低估

第二次青藏科考“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科考分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研究员张国庆等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2000年至2020年,喜马拉雅地区约27亿吨水下冰质量损失被低......

研究揭示喜马拉雅冰湖接触冰川质量损失被低估

数字高程模型(DEM)被广泛用于估算全球冰川质量损失。传统的基于DEM的大地测量法只能观测到冰川表面和水面,无法揭示发生在冰前湖泊水面以下的冰川质量损失。喜马拉雅地区分布着数以万计的冰湖。在全球变暖背......

27亿吨!喜马拉雅冰湖水下冰损失被低估

全球气候变暖,喜马拉雅冰湖水下冰损失如何?4月3日晚,《自然-地球科学》在线发表了第二次青藏科考“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科考分队、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研究员张国庆等的一项最新研究......

青藏高原所:喜马拉雅冰川消融对汞输出变化的影响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山地冰川分布区,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喜马拉雅冰川退缩对亚洲众多河流水资源和水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明晰喜马拉雅冰川融水径流汞的输移变化,对......

Karnali流域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

中新网昆明4月18日电(记者胡远航)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18日发布消息称,该园科研人员联合德国、尼泊尔等国学术机构,在尼泊尔西部Karnali流域进行大范围树木年轮取样,并分析树轮宽度年表与K......

横断山喜马拉雅特有物种的分布区演化研究获进展

横断山-喜马拉雅地区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拥有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及物种特有性,该区域特有物种的形成和维持是研究的热点。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组硕士研究生母其勇在研究员星耀武的指......

羊绒鼯鼠属新种在喜马拉雅山中、东段被发现

喜马拉雅山、高黎贡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近年来,在执行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学考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及拟建高黎贡山国家公园综合科学考察过程中,中国科学院昆明......

昆明动物所研究团队部等揭示喜马拉雅山脉隆升过程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团队基于对喜马拉雅地区的长期考察研究,重建该地区现生大部分两栖爬行动物类群的时空演化动态历史,探讨喜马拉雅山脉隆升及南亚季风发育等重要地质历史事件的假说,揭示这些事件......

下地壳粘度控制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大型走滑断层

大型走滑断层是陆-陆碰撞带最显著的构造特征之一。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过程中形成几条长达上千公里的大型走滑断层(图1)。这些走滑断层可能强烈地影响碰撞过程中的岩石圈变形分布,其形成机制并不明确。前人对......

地质地球所等提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新模型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是地质历史时期的重大构造事件,形成“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对亚洲乃至全球的海陆分布格局、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深远影响。青藏高原是研究陆-陆碰撞最为理想的天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