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28 13:59 原文链接: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北省农业科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明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统计显示,河北省科学技术水平实现程度已达到70.2%,比2010年提高17.7%。

  回顾五年来河北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工作,凝心聚力攻坚,硕果累累,成效显著;总结五年来全省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经验,勇于探索创新,点面开花,精彩纷呈,为“十二五”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破藩篱,扼沉疴,强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十二五”之前,河北省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管理模式以人、财、物“三权归乡”的乡镇农技站或中心为主,乡镇农技站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做乡镇中心工作,专编不专人、专岗不专事,农技推广滞后农民科技需求,影响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河北省连续打出了四套组合拳:

  一是抓住关键,创设“区域建站、县办县管”管理体制。成立了由8个省直部门组成的改革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省政府印发了《河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方案》,明确建立以行业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行“区域建站、县办县管”。各市县也成立了以政府领导为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定期调度、深入督导及每月全省排序通报制度,形成了各级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区域建站、县办县管”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目前全省共建立基层区域站2602个,编制人员1.47万人。

  二是多措并举,锤炼打造过硬基层农技推广队伍。2009年起,连续在全省组织开展了“百、千、万”农业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行动,省市县三级分别抽调百名专家、千名技术骨干和万名科技人员,采取科技下乡、巡回宣讲、现场指导、入户服务等多种形式,对农民开展普及性实用技术培训,既增强农技人员实践能力,又有效提升了农民科技素质。全省共选派科技人员近4万人次,举办培训班14.5万期次,培训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民142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990万份,解决生产技术难题5.7万多个。

  三是创新机制,有效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活力。在强力主推“区域建站、县办县管”的同时,积极构建与之相配套的运行机制,在全省范围普遍推行了人员聘用、知识更新培训、四个有效结合等制度,重点推行了农民群众、县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三方参与的绩效考评机制和区域站与乡镇政府之间的协调沟通机制,推动了农技推广与政府重点工作的有效衔接和互相促进。

  四是提升手段,推动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十二五”期间对全省的乡级基层农技推广站点进行重点扶持,改善推广服务条件。不断创新服务模式,重点推行了科技咨询服务大厅、12316人工智能咨询电话、手机短信、科技大喇叭等服务模式,有效提升了农技推广服务手段。适应新常态下农民全方位的科技需求,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发建设了省级最大、内容最广、入网人数最多的河北省农技推广服务云平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技推广服务中快便捷、广覆盖作用,拓宽了农技推广服务内容和领域,助推农技推广服务增效升级,目前包括推广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等在内的平台用户达2万余人,有效提升了农业科技贡献率。

  创新农科教协作模式,建立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驱动,自2013年起,每年投资4300万元,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目标,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依托现有优势科技单位和科技人员,启动开展了11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省创新建设团队建设,开创了该省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史上的四大创新:一是农科教协作体制机制创新。首席专家+岗位专家+综合试验推广站长的组织架构,以产业为主线,科技成果创新推广涵盖产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有效破解了长期以来生产管理部门、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切块管理所造成的农科教协作、产学研不紧密的难题。二是科技推广成果创新。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难题,筛选引进承接农业优异新品种743个,审定54个,研制新农药、新肥料、新饲料等36种,研制新设备机具45套,获专利25项,建立技术示范基地154个,试验示范新品种281个,新技术268项,举办培训班1203场,培训农技骨干和农民20多万人,有力地支撑了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三是制度机制创新。建立健全了首席专家负责制、绩效动态考评制、资金优化管理等各类管理制度,每年拿出300万元对优秀团队进行奖励,实行末位淘汰,激发了工作活力,科技创新与推广热情空前高涨。四是财政支持创新。针对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的特点,对创新团队经费总量予以稳定支持,团队成员不再为跑要经费发愁,营造了潜心研究、激发创新活力的长期机制。

  集聚创新合力,创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为深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重点突破河北省农业发展、特别是区域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难题,2014年,开始积极谋划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启动组建工作,2015年6月由省农业厅牵头,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24家省内外的优势农业科研、推广机构、涉农院校、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正式成立了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开创了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三个新路径:一是搭建区域创新推广合作新路径。弥补了横向区域各类特色产业创新推广覆盖不足的短板,架起了不同产业间、不同区域间、不同资源禀赋间协同创新的桥梁,构建了区域合作创新推广的新平台。二是集聚优势科技资源新路径。充分发挥省内外和区域科技人员的优势,建立起省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区域创新联盟、专家核心团队及专业创新小组四级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合力打造了创新资源共享、创新目标协同、创新任务明确的创新平台。三是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合作新路径。吸收京津冀科研教学单位参与环京津区域重大农业科技创新,吸引了更多院士专家团队到河北省开展科技攻关和项目研发,为农业发展献智献力、献言献策,实现了京津冀农业科技推广的全覆盖。

  倾斜基层一线,启动设立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

  2013年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奖励办法》,每两年一次,对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技人员实施奖励,并重点向基层一线倾斜,其中县乡以下人员比例不得低于70%。目前,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已评定两次,先后对79个农业推广项目、200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20个农科教协作团队进行了奖励,涉及获奖人员近1700人。推广奖的设立,对河北省农技推广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是提高了待遇,调动了推广积极性,形成了农技推广的良好氛围。据不完全统计,获奖人员因获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而得到职称晋升的占到了80%以上,极大地调动了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热情空前高涨。二是获奖项目含金量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奖项目都是满足产业发展最需要、贴近农民生产需求最紧密、破解发展瓶颈最紧迫的重大科技推广项目,项目内容紧扣时代主题、服务农业大局、适应经济常态,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加速了成果转化,强化了科技支撑。推广奖的设立,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积极性,激发了推广活力,有效满足了农民需求,解决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一项项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被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壁垒正在被打破,农业科技已经成为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强力支撑。

  健全培训体系,规范认定管理,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和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最后一道坎。2012年以来,河北省认真落实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总体部署,通过创新机制、规范实施和有效管理,逐步构建了以农广校为主体,科研教学单位、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民合作社等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教育培训体系,全省共认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211家,职业农民创业实训基地478个,实现了在产业链上培训农民,提高了教育培训的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条件标准,规范认定管理,对经过认定符合条件的农民制定扶持政策,将产业资金重点向职业农民倾斜,有效提升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增强了培训的吸引力和认可度,构建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体系,探索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农场主联盟学历教育、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化远程教育+田间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专家+乡土种养能手、新型职业农民+课堂培训+基地实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合作社(园区)等五种培育模式。“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近7万人,认定发证4537人,有80个县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85个县制定了认定管理办法,83个县明确了扶持政策,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解决生产经营贷款7.15亿元。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已初步形成。

相关文章

“首届农业科技图书奖”在京揭晓

 颁奖仪式现场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供图11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首届农业科技图书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

康振生院士:为人师者,要学会宽容失败

康振生(左)与王晓杰讨论实验。受访者供图从1984年于母校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我已经在这座校园里工作了近40个年头,辛勤的工作换来了很多成绩,也获得了很多荣誉。然而对我......

让科研人员放开手脚谋转化

◎本报记者雍黎超长距离的油气管道、电缆或桥隧大坝等大型工程如果出现结构健康问题,可否在远端监测室第一时间发现?由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朱涛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光纤多维智能感知技术”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

成果转化收入近1亿元,他们为什么悉数捐出?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沈春蕾今年7月,有一位80岁的老人再次向河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河南农大)捐款300万元,这笔钱是他所获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的奖金。此次捐款将用于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这位老......

北科院:将建设中试熟化平台推进成果转化落地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举办媒体沟通会,北科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市计算中心有限公司等18家北科院下属单位和内设机构负责人作报告,向来访媒体介绍职责定位、......

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

7月17日,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隆重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东营市市长陈必昌、山东省黄三角国家农高区党工委副书记田和友、农业农村部农田建......

别让科技成果转化“为钱所困”

“我们也想做成果转化,技术和团队都是现成的,但没有钱啊!”某大学教授的这句肺腑之言说出了很多科研人员的心声。近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在其成立后国家科技成......

池长昀:科技成果转化“高奖励比例”不应全面否定

作者:上海大学池长昀近期,聚焦成果转化奖励激励比例是否“过高”问题引发了一些思考与讨论。一些业内人士对比欧美大学,如斯坦福大学的“85%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奖励发明者的比例为28.33%,从而得出我国......

陕西7部门联合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引领和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陕西省科技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构建和完善适应全省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强化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要从“他律”变为“自律”

从事技术转移工作,可以申报职称吗?答案是肯定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华山学者”特聘教授邵明绪在大学期间就热衷于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创办了西安蜂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入选陕西省航天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