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03 10:14 原文链接: 碳交易:期待从“污泥里”生根发芽

   日前,在京举办的“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碳排放与碳交易”研讨会上,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理事长杨向平拟请的两家专门做碳交易的公司没有现身。

  原来,因为没有多少业务,这两家公司都已放弃该领域。

  而与此同时,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巡视员张悦透露,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已进入倒计时,2016年将加快推进条例出台,抓紧制定各项配套细则和标准,确保明年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运行。

  《巴黎协定》和我国正在实行的碳排放权交易,是污泥处理处置领域未来必须面对的重要趋势和发展机遇。

  “对此早作准备,非常有必要,也很及时,现在正在做‘十三五’污水、污泥处置规划,此次讨论也在提醒下一步工作需要对碳排放和碳交易方面问题有所考虑。”住建部城市建设司调研员曹燕进表示。

  把碳计入企业发展成本

  “从发展趋势看,中国也许会成为最大排放权交易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周宏春如是说。

  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给出的一个数据是:现在全世界每年排放空间是60亿~80亿吨,中国已达到每年100亿吨。

  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是未来长期的稳定政策。现在中国碳市场还在试点,从我国碳减排战略来说,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信证券碳交易首席科学家唐人虎认为,“十三五”力争逐步实行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考虑在适当的地区和行业率先实施总量控制。

  在碳排放许可制度方面,对重点行业企业尝试碳排放许可配额制度,以碳排放配额分配为依托。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方面,设计全国碳交易制度体系和实施方案,逐步建立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唐人虎说,全国碳市场交易2017年将运行,现在业界正在按倒计时排工作,“接下来地方和企业都会行动起来”。

  全国碳市场按计划已覆盖全国重要排放行业。虽然企业之前都没有把碳排放作为发展成本考虑进去,但唐人虎表示:“算进去的成本用什么方式降低,这其实是一个正能量,增加企业效益,而不应该是增加成本的概念。”

  增碳还是减碳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急剧增加。

  “合规处理的很少,大部分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以填埋为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副理事长陈同斌表示,污泥排放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污泥碳排放大约是污水处理系统的40%,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碳减排形势十分严峻。

  填埋会显著增加碳排放,污泥发酵处理后进行农林业和园林绿化等土地利用,可以回收氮磷和有机质,减少高能耗的化肥投入;而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能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具有十分显著的固碳、减碳效果。

  陈同斌表示,污泥处理处置的碳排放量很大程度受工艺路线、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污泥装备方面,设备不同能耗不同,智能发酵工艺节能减排效果比较显著。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伟认为,一旦把污泥从污染物变成资源,就节省了很多碳排放指标,这是正能量,不要把碳交易作为行业另一个负担。

  在污泥处置领域探讨碳交易问题,杨向平表示,也是为了更准确把握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低碳发展趋势,更积极、更主动、更有效地推动污泥领域低碳工艺发展,为污泥处置领域探讨更具可操作性的碳减排技术。

  我国每年在碳排放交易方面有专项经费支持,韩爱兴提醒有兴趣的企业和专家去申请项目。

  迎接挑战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缺乏一套真正有公信力的、大家都认可的企业排放数据,唐人虎举例说,一个排放源就有若干套数据应对不同的统计。如果能通过碳市场建设和推进,建立一套公开透明相对科学的碳排放数据,我国环境治理科学决策各个行业都会迎来巨变。

  这个领域刚刚开始,需要联合跨部门的各方面力量一起推动。周宏春认为,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是很好的平台。通过问题导向,提炼未来要解决的、技术的、政策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带动发展。

  陈同斌表示,碳排放方面正考虑和国家污泥标准的对接问题,不同技术也许都有一定适用空间。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只讨论每个方向、每种工艺的碳排放量,并不否定各种工艺路线对污泥处理处置的适用性。

  专家们认为,污泥处理处置领域引入碳排放交易机制,必将给现行的污泥处理处置低碳工艺发展带来巨变。然而,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的碳排放基础信息和监测结果还比较缺乏,国内污泥处理处置的碳排放评估还处于定性阶段,不能满足碳排放交易的需要。

相关文章

中国碳卫星可观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及净碳通量

过去十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平均每年6‰增速持续升高,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这是中国科学院昨天在京发布的《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简称《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

《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发布

7月26日,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发布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编写的《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简称《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报告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评......

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7亿吨

7月12日,时值第11个“全国低碳日”,由生态环境部和陕西省政府主办的“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西安举办。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表示,我国建立起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3年......

创立BigLCA耦合大数据的生命周期先进评价方法

中国是碳排放大国,但是由于在碳核算相关方法等方面基础研究起步较晚,一直在国际上缺少话语权,不利于保护我国合法发展权益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亟需探索建立符合国情更先进的方法论和标准。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

隆基联合沙漠邮局打造零碳主题邮局

“到2030年,我国碳排放会增加到140~145亿吨,如果构建以低碳产业为主导的产业调整,上述数值估计能够降低8.1亿吨左右。”5月31日,在北京隆基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会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

新型负碳环保水泥

鉴于生物炭能从空气中吸收其重量23%的二氧化碳,在一项概念验证研究中,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科学家在普通水泥中注入环保生物炭,得到了一种新型负碳环保水泥,且其强度与普通水泥相当。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

研究称冰盖融化将使南极深海环流急剧放缓

澳大利亚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如果全球碳排放维持在当前水平,南极冰盖融化将导致南极深海环流在30年内放慢40%,并使深海温度上升,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南极区域的表层海水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

科学家试图减少研究带来的碳排放

2019年和2020年澳大利亚前所未有的野火让人记忆犹新。而对于贝克心脏病与糖尿病研究所计算生物学家MichaelInouye来说,正是随着气候变暖更有可能发生的让其实验室关闭的野火,促使他开始关注碳......

中美科研合作发现全球湿地甲烷排放加剧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3月22日发布消息说,该所三极观测与大数据团队张臻研究员联合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宇航局及北京大学等科研人员最新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湿地甲烷排放正在加剧,......

为碳排放数据质量定“标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

2023年3月14日,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在京启动。该项目将为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制定“标尺”,构建温室气体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