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08 15:37 原文链接: 复旦大学Cell发布表观遗传重要发现

  来自复旦大学、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由RACK7/KDM5C复合物充当增强子“刹车”,抑制了增强子过度激活。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4月7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复旦大学的蓝斐(Fei Lan)教授与施扬(Yang Shi)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蓝斐教授的主要科研方向将拓宽到新兴的非组蛋白表观遗传修饰的生物学意义及其调控机理,作为蛋白质去甲基化领域的主要开辟者主导并参与发现了已知21类去甲基化酶中的16类。施扬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在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就,曾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了首个组蛋白去甲基酶并开创表观遗传去甲基化领域,做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已发表过Nature和Cell及其子刊文章近20篇。

  增强子是一类控制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元件,其借助于一组独特的染色质修饰以待发(primed)、准备(poised)和活化(active)三种状态存在。例如,H3K4me1与增强子的三种状态均有关联,这主要由MLL3/4所介导。单独的H3K4me1标记待发增强子。当与H3K27me3或H3K27Ac在一起时,这一组合的组蛋白修饰则进一步分别定义准备(H3K4me1/H3K27me3)和活化(H3K4me1/H3K27Ac)状态的增强子。将待发增强子转变为活化增强子是包括胚胎干细胞(ESC)分化在内的许多生物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

  新出现的证据表明,增强子调节异常有可能导致了包括癌症在内的一些有害的影响。例如,一些参与改变增强子染色质景观的酶,如组蛋白甲基转移酶MLL2、MLL3和MLL4;H3K4me2/3特异性去甲基化酶KDM5C;乙酰转移酶CBP/p300;以及组蛋白H3变体H3.3,被发现在各种癌症中频繁突变。与之相一致,近期一些癌症基因组测序工作也鉴别出了一些调控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的增强子和超级增强子发生遗传突变。这些功能和基因组研究凸显了增强子和它们的调控具有的重要影响,当其受损时可以导致肿瘤发生。

  在这篇Cell文章中,研究人员报告称鉴别出了包含两个假定肿瘤抑制因子RACK7和KDM5C的一个染色质复合物。RACK7是一个潜在的染色质阅读器,KDM5C是一种组蛋白去甲基化酶。两者共同占据在包括几乎所有超级增强子在内的大量活化增强子上,发挥增强子负调控因子作用。他们证实RACK7与KDM5C发生了互作,丧失RACK7可显著损害KDM5C定位到活化增强子上,表明RACK7对于KDM5C招募至增强子处起重要作用。

  遗传删除乳腺癌细胞系ZR-75-30中的RACK7或KDM5C,可导致靶增强子过度激活,其以RACK7结合增强子H3K4me3增多,H3K4me1减少,eRNA水平增高为特征。这些无RACK7的ZR-75-30细胞还显示体外非依赖性生长、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以及小鼠移植瘤模型中肿瘤生长增强。同样地,KDM5C丧失也可以导致类似的细胞迁移和侵袭增强,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RACK7和KDM5C协同作用调控了与肿瘤发生相关的细胞过程。

  这些研究结果揭示出活化增强子受到负调控,RACK7和KDM5C协同作用通过控制活化增强子处H3K4me1与H3K4me3的动态,充当了活化增强子的“刹车”。丧失这样的增强子监管机制可以导致细胞行为改变,有可能促成了肿瘤发生。

  近年,蓝斐教授和施扬教授联手发布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2014年9月,他们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Yi Xing副教授合作证实BS69/ZMYND11通过读取组蛋白甲基化修饰H3.3K36me3及结合到H3.3K36me3修饰的染色质上调控了前体mRNA加工(pre-mRNA processing)。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molecular cell杂志上。

  2014年12月,两人在 PNA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Histone H3.3 and cancer: A potential reader connection”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两位教授探讨了组蛋白H3.3与癌症之间的关联,并介绍了近期国内外的研究团体在对H3.3突变致癌机制的研究中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

相关文章

光谱生物技术及应用分会:设计仪器方法探索生命奥秘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2020年11月1日,第21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 2020年光谱年会,在四川成都世外桃源酒店继续召开。在第一天大会报告后,组委会安排了精彩的分会报道,光谱生物技术及应用......

DNA甲基化参与调控大豆等表观遗传研究新进展

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cystnematode,SCN;Heteroderaglycines)病是引起大豆减产的病害之一,研究大豆-线虫互作机制对提出新的病害防控策略、培育抗胞囊线虫病的大豆新品......

杀虫真菌侵染附着胞分化形成的表观遗传机制及调控通路

3月2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王四宝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魏刚研究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上在线......

科研人员发现鸡脂肪肝综合征表观遗传标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鸡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鸡脂肪肝相关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通过DNA甲基化测序与LncRNA测序等手段发现了与鸡脂肪肝相关的重要表观标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分......

CellRep:科学家们鉴别出促进细胞发生癌变的关键机制

当引导干细胞向体细胞转化的机制被正常关闭时,细胞就会发生癌变,识别阻碍这一过程的机制或有望帮助科学家们寻找新型的癌症研究靶点;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普渡大学......

遗传发育所曹晓风团队开辟水稻表观遗传研究新方向

DNA测序技术发明之后,科学家们认为自己可以通过DNA全基因组测序解析生命的全部密码。渐渐的,他们发现有些重要信息并不编码于DNA序列里面,即便基因序列没有发生变化,生物体的表型也可以改变。这种研究被......

NCB|肝脏再生与类器官形成中表观遗传重塑过程

在成体肝脏中,生理条件下细胞迭代的速率较低。而肝脏遇到组织损伤的情况下,细胞则能够高效地发挥再生能力【1-4】。最近有研究发现,胆管细胞能够发展成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肝脏类器官,并且具有分化成为肝细胞......

Nature:饮酒会导致大脑记忆中心的表观遗传变化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lcoholmetabolismcontributestobrainhistoneacetylation”的文章,发现酒精......

SCIEX开启微流SWATH全景蛋白组学交流之旅

由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主办,武汉金开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表观遗传组与蛋白质组学技术研讨会将于2019年8月12日-14日在湖北武汉举行。此次会议针对蛋白质组学、三维基因组、表观遗传学等热点议......

研究揭示干细胞维持年轻态的表观遗传机制

DGCR8作为经典miRNA合成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广泛参与非编码RNA合成、mRNA可变剪接和转录后调控等重要生物学过程,但其在干细胞衰老中的调控作用尚不明确。7月26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