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27 15:07 原文链接: 《进出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七月一日施行

   6月23日,记者从质检总局了解到,今年1月20日发布的《进出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将于2016年7月1日正式施行。

  进境粮食检验检疫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随着贸易形势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特别是随着进口粮食突破亿吨,进口粮食中截获大量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发现种衣剂污染、真菌毒素、未批准转基因等安全卫生问题。

  为及时总结近年来中国进出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管实践与经验,巩固中国粮食检验检疫国际多边、双边合作交流成果,更好地履行“保安全、促发展”职责,质检总局组织对原粮食办法进行修订完善,历时6年形成《进出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

  与2001年12月实施的《出入境粮食和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老办法)相比,新办法重新界定了粮食概念。老办法所称粮食是指禾谷类、豆类、薯类等粮食作物的籽实(非繁殖用)及其加工产品。新办法则明确,只有同时满足粮食“非繁殖用”“用于加工”,才属于其管理的粮食范围。新办法还增加油料类,明确将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作物籽纳入管理。另外,新办法管理的粮食不包括粮食加工产品。

  与老办法相比,共七章61条的新办法内容更加丰富,新增第四章“风险及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针对进境粮食流程长、环节多、风险高的特点,新办法将建立全流程风险监管制度,粮食风险管理、源头管理、过程管理成为新办法的强调重点。

  新办法拟通过准入制度、检疫许可制度控制源头风险。准入制度指未经准入的境外粮食不得进入中国市场,只有经过风险分析并由输出国官方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粮食方可输往中国,也就是要求输出国官方承担源头管理责任。检疫许可则是要求,已准入粮食输往中国前,还需申办检疫许可,明确出口企业输华粮食应满足中方质量要求的责任。

  除了在源头上建立准入制度,风险监管制度还包括:通过指定口岸、指定加工厂和疫情监测制度控制进境粮食接卸、运输、加工过程风险;通过风险分类、风险预警、风险监测等风险管控措施提高进出境粮食风险管控能力。

  新办法还突出强调企业主体责任并将境外输华粮食加工储存企业纳入监管,特别强调企业在粮食储运、加工、进出口等环节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与责任。结合企业管理水平、诚信水平,对境外出口商和加工仓储企业、境内加工仓储企业实施注册登记、备案、分类管理等措施,落实企业责任,明确违规处罚的内容和措施。这既是此前进口粮食必须定点加工的延伸与发展,也是对近年来进境粮食双边议定书成果的确认与巩固。

相关文章

夏粮收购市场稳中向好丰收粮卖上好价钱

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产量14613万吨,与去年相比,稳中略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实现了丰收。丰收变增收,收购环节是关键。眼下,夏粮由南到北陆续进入购销旺季。近日,记者来到江苏省扬州......

研究解开水稻生殖隔离之谜

一般来说,水稻品种间亲缘关系越远,杂交优势越明显。据预测,如果籼稻和粳稻亚种间能育成超级杂交稻,可以比现有杂交水稻增产15%以上,因此,如何利用亚种间的超强优势一直受到育种家的关注。7月26日,中国工......

产粮大县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各银保监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务......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全国

记者13日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联合发布通知称,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至全国所有产粮大县。据悉,我国已在部分粮食主产省份的产粮大县,针......

模式植物谷子登场:保守基因助力禾谷类作物增产

人们日常吃的小米,又名谷子,是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最早被驯化和栽培的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干旱贫瘠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丰收的谷子。中国农科院供图数十年来,通过育种家的不懈努力,谷子产量逐渐提高,但和水稻、小......

科技支撑+人才工程:推动粮食物资储备高质量发展

近日,2023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启动式在安徽合肥举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周冠华在活动周上表示,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

推进节粮减损耕好“无形良田”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九连丰”,加强节粮减损引导合理消费,是耕好“无形良田”的重要举措。近日,以“储备安全科学减损”为主题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安徽合肥启动。据了......

南繁国际玉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心项目主体施工完成

日前,正在进行的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建设项目,主体施工全部完成,全面进入内部装修装饰阶段。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建设项目,是海南省重点项目,建筑面积5.7......

新工具可提前30天预测粮食是否安全

奥地利科学家的开发的一种新工具能预测一个国家未来最多30天内面临食物获取不足(或粮食不安全)的个体比例。作者指出,这种工具有望指导面临粮食不安全风险的国家制定决策,从而做出更及时的响应。相关研究近日发......

闵东红:做好种子“芯片”为新一轮千亿斤粮食提升立新功

“这是我们采用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途径开展小麦双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培育的两个双单倍体小麦新品系及其他一些新品系的小区试验,苗相的生长势和抗旱、抗病性等表现还是比较好的。”3月2日下午,春回大地,在位于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