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30 15:53 原文链接: 距寨卡病毒疫苗的成功开发还有多远?

  最近的很多新闻都强调了实验性寨卡病毒临床前疫苗在猴子试验中的积极结果,同时新闻还描述了目前正在人体中进行的两种寨卡病毒疫苗的临床试验情况。这些研究都刺激了人们对研究寨卡病毒疫苗用于抑制人类机体感染剂次级效应的希望,寨卡病毒往往会引发机体出现此生效应,比如异常的胎儿发育等,但是,尽管目前正在进行临床前和早期的临床试验,我们仍然没有看到一种寨卡疫苗获批或者被批准用于人体。

  我(原文笔者)是一名从事疫苗开发使用的科学家,很大一部分学术和教学的兴趣都主要集中于探索我们如何利用研究证据来制定和疫苗相关的管理决策;开发一种疫苗需要达到一定的合适条件,包括菌株的类型、疫苗的类型、剂量以及最佳的接种年龄、是否通过临床前试验和临床检测、是否获批等等信息,整个过程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通常会达到10-15年。

  从研究疾病开始

  我们通常使用疫苗来使得机体的免疫系统充分地暴露于引发疾病的微生物中,当机体暴露于疫苗时,机体免疫系统就会通过产生抗体来攻击病毒或细菌从而产生反应。这种特殊的暴露随后就会被储存到免疫系统的记忆中,以便如果被免疫的个体再次遭遇细菌或病毒时,这些抗体能够迅速产生来抵御感染。

  在开发和检测新型疫苗之前,研究者需要进行大量的“监视”工作来鉴别人类机体中所有引发疾病的病原体,而这就能够帮助他们衡量这些菌株在疫苗研究开发过程中的效益和价值;对于寨卡病毒而言,目前有两种菌株型—亚洲型和非洲型,截止到目前为止,利用一种菌株进行预防注射就可以保护机体抵御两种类型病毒的感染。

  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疫苗形式

  下一步,科学家们就必须决定如何制作疫苗来安全地诱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抵御疾病,某些疫苗,比如引发严重腹泻的轮状病毒属病毒疫苗,其就包含毒力减弱的毒株,这些毒株并不能引发疾病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而比如流感疫苗就是利用纯化的病毒来制作的疫苗。另外一种类型的疫苗就是利用病毒样的颗粒所开发的,这些病毒颗粒是一些空的病毒蛋白外壳,其看起来就好像真正的病毒一样能够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而这种类型的疫苗就能够以两种方式来发挥作用,比如乙肝疫苗,其就是想患者注射全部病毒外壳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而其它疫苗则是仅仅利用DNA小片段来进行开发,但其并不能诱发感染。

  利用病毒样颗粒的方法或许在开发寨卡病毒疫苗上扮演着重要作用,目前有两种疫苗正在进行人类机体临床试验,一种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在进行研究,而另外一种则是Inovio制药公司(Inovio Pharmaceuticals)正在研发,两种疫苗都利用了DNA病毒样的颗粒来开发,如今Geovax公司也正在利用全病毒样颗粒进行寨卡病毒的疫苗开发。

  临床试验:1期、2期和3期

  提出疫苗开发的改变以及开发平台仅仅只是第一步,随后研究者们会进行一系列严密的测试来阐明这种疫苗是否能够在人类机体中安全发挥作用并且能够有效抑制疾病的发生,目前进行的研究包括对照临床试验、实验疫苗的研究、后期阶段的安慰剂研究等,研究者们对志愿者进行研究来评估其机体的免疫反应以及接种疫苗后的任何不良事件,目前这些临床试验正处于3期研究阶段。

  1期临床试验通常规模较小,仅会招募一小部分人进行研究,研究者进行1期临床试验目的是评估是否志愿者机体会出现和任何新型疫苗相关的副作用,同时研究者也希望获得初步的认知来揭示机体对疫苗产生反应的机制,NIH于2016年8月发起了首个寨卡疫苗临床试验,该试验中研究者对80名志愿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紧接着他们又对另外40名志愿者进行了研究,在寨卡疫苗1期临床试验的第二阶段研究者又招募了160名志愿者进行研究。

  如果1期临床试验能够完全成功,研究者就会转向2期临床试验,而在2期临床试验中他们将会招募更多的志愿者,同时研究者想要探索的不光是疫苗的安全性,而且他们还希望揭示新型疫苗是否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合适的免疫反应。最终,当1期和2期临床试验完成后,科学家们将会进行3期临床试验来确定疫苗在抑制疾病上的效力,这些试验将包括对数千名志愿者进行研究,其中3期临床试验将要研究的对象数量会达到7万人。

  疫苗开发的过程非常复杂,比如寨卡病毒疫苗,因为研究者需要关注寨卡病毒疫苗受众的另外一个全体,那就是孕妇,首先他们应当在非妊娠的个体中进行试验,随后在孕妇机体中进行的临床试验必须经过特殊慎重的考虑和评估,而这些考虑不光是研究疫苗对接种者机体的效应,而且还要监测疫苗接种对胎儿和幼儿机体的长期影响。

  当然,仅仅成功完成这些临床试验似乎并不能帮助研究者将新型疫苗推向市场,由多名专家建议FDA和CDC的多项审查指出,我们应当通过研究确定是否疫苗的使用能够获批,而且疫苗是否能够被建议使用。当然这些审查程序并不会止步于此,一旦疫苗获批并且被推荐使用,研究者们就会对其进行持续监测来指出有多少人能够接种疫苗,以及这种疫苗如何进行广泛的使用,以及安全性等问题。

  我们距离寨卡疫苗的成功开发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寨卡疫苗的研发过程非常漫长,但最近的研究经验表明,疫苗的开发过程或许可以被改进,而且近来在爆发的非洲埃博拉疫情期间,研究者对埃博拉疫苗的检测和应急使用也仅仅花费了非常短的时间;然而我们很庆幸目前市场上有埃博拉疫苗产品,而这是基于研究者们早年的很多研究所开发出来的,当然在疫情爆发期间这些疫苗刚好能够被再次进行验证和检测。

  因此,未来我们是否能够拥有一种寨卡病毒疫苗呢?研究者已经快速且有效地完成了早期的实验室研究,同时获得了积极性的研究数据;随着1期临床试验在人类机体中的进行,相信研究者们能够快速进入到疫苗检测的阶段,但在长期的疫苗开发过程中,研究者主要关注于确定疫苗能够安全且有效地在患者机体中发挥作用。

相关文章

非洲猪瘟疫苗新策略研究获进展

猪肉是重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而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感染猪引起的非洲猪瘟(AfricanSwineFever,ASF),威胁全球养猪业。非洲猪瘟是急性、......

光控增效型全肿瘤细胞疫苗研究获进展

全肿瘤细胞疫苗(wholetumorcellvaccine,TCV)是经典的个体化肿瘤免疫疗法,但TCV免疫原性弱且引起的免疫反应个体差异大,亟需通过学科交叉发展新理念和新技术,实现TCV的按需免疫增......

光控增效型全肿瘤细胞疫苗研究获进展

全肿瘤细胞疫苗(wholetumorcellvaccine,TCV)是经典的个体化肿瘤免疫疗法,但TCV免疫原性弱且引起的免疫反应个体差异大,亟需通过学科交叉发展新理念和新技术,实现TCV的按需免疫增......

我所提出从代谢视角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的新方法

近日,我所生物技术研究部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1808组)许国旺研究员团队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附属大连医院、鞍山传染病医院和杭州汉库医学检验所等多家单位合作,在不......

MIT团队利用疫苗增强CART疗效,可根除实体瘤

现阶段,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中的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抗原异质性、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CAR-T浸润难度大、肿瘤靶抗原丢失......其中抗原异质性和肿瘤靶抗原丢失是CA......

最新研究——新冠病毒装配蛋白速度可能越来越慢

“在利用人类细胞资源合成病毒蛋白方面,新冠病毒没有朝着效率最高、机制最优的方向演化,而是呈现‘去优化’的演化趋势。”6月25日,北京大学教授陆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这一结论来自其与中国医学科......

陷入争议!接种疫苗对阿尔茨海默病到底有没有影响?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这种多发于老年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老龄化趋势日盛的全球地区十分常见,全世界每3秒就会增加一名确诊患者,让它几乎“家喻户晓”。起病隐匿、不可......

岳秉飞委员:统筹动物模型资源推动新冠疫苗研发

 代表委员履职记“在药物或疫苗研发过程中,需要通过动物模型代替临床病人,来筛选和评价药物、疫苗。而如果没有合适的动物模型,就无法进行研究,对防止疾病感染将是很大障碍。这次对新冠病毒的研究,得......

新方法通过毛囊接种疫苗

由俄罗斯萨拉托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国立大学、斯莫罗金采夫流感研究所等组成的科研团队,研发出通过毛囊接种疫苗的方法。该方法能确保把药物输送到免疫活性细胞,而不会损害皮肤。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的《材料化学......

钟南山:能覆盖XBB变异株的疫苗很快面世

5月22日上午,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南山表示,能覆盖XBB变异株的疫苗有2个已经初步被批准,很快能面世。钟南山说,根据多方面材料判断,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