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15 15:02 原文链接: 河北科大回应:有机构重复韩春雨实验成功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基因编辑实验结果,引发13名学者质疑一事又有新进展。河北科技大学向媒体做出书面回应,称已有独立于该校之外的机构运用韩春雨团队的NgAgo技术实现了基因编辑,该机构与韩春雨团队的合作正在洽谈中,具体信息该校会适时向社会公布。

  全文如下:

  关于舆论质疑韩春雨成果情况的回应

  感谢社会各界对河北科技大学的关心、支持和爱护!

  2016年5月2日,我校教师韩春雨副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自然 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对此,学校一直给予积极关注。目前,已经有独立于我校之外的机构运用韩春雨团队的NgAgo技术实现了基因编辑,该机构与韩春雨团队的合作正在洽谈中。具体信息我们会适时向社会公布。

  就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而言,一项新的科学发现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验证周期,尤其是在成果的初创阶段。恳请社会各界提供和谐宽松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给予他们多一点支持、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这样才更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科技工作者成长。

  河北科技大学

  2016年10月14日

  重复实验成功机构仍“未知”

  连日来,由于论文实验结果无法重复且未做出正面回应,韩春雨及河北科技大学饱受质疑。此前,13名中国学者甚至曾实名发声,称无法重复韩春雨论文实验结果,并呼吁第三方机构介入调查。

  昨日,迟迟未回应的河北科技大学终于向媒体做出书面回应,其称,已有独立于该校之外的机构运用韩春雨团队的NgAgo技术实现了基因编辑,该机构与韩春雨团队的合作正在洽谈中,具体信息该校会适时向社会公布。但回应中,仍未透露重复实验成功机构的具体名称。

  此外,河北科技大学在书面材料中还表示,就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而言,一项新的科学发现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验证周期,尤其是在成果的初创阶段。恳请社会各界提供和谐宽松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给予他们多一点支持、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这样才更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科技工作者成长。

  质疑学者称回应没实质内容

  就河北科技大学在学者实名质疑后的首度回应,昨日,13名实名发声质疑的学者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学院教授黄志伟认为,回应仍没有太多实质内容。

  一位不具姓名的科研工作者告诉记者,这份说明并不能证明韩春雨的实验结果可以重复,这种说法缺乏公信力。“如果重复出来,需要实名,这才具有公信力”。他认为这份声明仍是“缓兵之计”。

  为何需要公布重复实验室名称?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解释,实验重复成功,能够说明实验结果的真实性。他介绍,最顺理成章的做法,就是组织一个小型学术会议,由直接重复韩春雨实验结果同行们一起讨论并公布评估结果。

  ■ 对话

  质疑学者:河北科技大学的官方回应 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13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到13名实名质疑学者之一的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他表示,河北科技大学的声明无法说明实验重复成功,自己也已经停止重复实验。

  新京报:河北科技大学针对韩春雨论文的回应,是否可以证明韩春雨的实验结果已被重复成功?

  谷峰: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不能意味着实验已重复成功。声明中,没有能够明确说明重复实验成功的机构名称。不用遮遮掩掩,可以实名说。完全可以公开化,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弄到最后,大家还是困惑。没有直接证据,等于又绕了一圈。

  新京报:声明中称“具体信息适时向社会公布”,对于这个回应,你怎么看?

  谷峰:适时,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年、两年还是三年?受到质疑后,其实应该第一时间去解决这件事。

  新京报:你认为作为河北科技大学,合适的应对方式是什么?

  谷峰:如果学校特别重视,应该马上组织相关专家,调出原始数据,在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把这件事解决好。

  新京报:距离论文发表已过去五个月,此前你曾表达多次重复实验仍未成功,现在还在继续重复吗,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谷峰:我们已经停止重复实验了。我想,再去花时间、精力去重复的实验室应该很少。目前,绝大多数专家觉得应该用数据来说明问题。我们会把相关实验结果整合起来,以科学论文形式发表,这样可能更合适一点。作为学者,我们也只能这样。

  新京报:此次韩春雨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的论文受质疑,你觉得会有什么影响?

  谷峰:如果不能重复,最大的影响,可能是国内学者再向国际顶尖杂志投稿更难,另外,相关的国际学术声誉可能有影响。论文投稿的时候,明明几个实验已经可以足够说明问题,杂志可能要求你再去做几个相关的实验进行验证。这就有“为难”的意思了。

  新京报:对国内基因编辑领域的研究会有影响吗?

  谷峰:当然会。如果NgAgo技术真的像文章报道的那么好使,将对国内基因编辑领域的发展非常有用。但如果结果很难重复,帮助中国在该领域占领学术制高点只会起到反作用

相关文章

CRISPR基因编辑猪拟于2025年上市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2月24日报道,国际育种公司Genus借助CRISPR技术,对猪进行了基因编辑,使其能避免患上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CRISPR》杂志。该公......

CRISPR猪:精准猪基因编辑对抗PRRS病毒威胁

基于CRISPR的基因组编辑已成功应用于镰状细胞病,其他公司正在致力于开发基于CRISPR的疗法。这项技术应用到动物身上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现在,英国动物遗传学公司Genus的科学家团队在威斯康星州和......

基因编辑精准修复免疫细胞

一些遗传性基因缺陷会导致过度的免疫反应,这可能给患者带来致命伤害。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德国科研团队借助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纠正了这些缺陷,使免疫反应正常化。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2日出版的《......

基因编辑新疗法或能治愈危险炎症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基于CRISPR新型基因疗法的首次治疗试验,10名罹患罕见炎症疾病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患者接受了治疗。结果显示,其中9人几乎痊愈,这表明新基因疗法或能治愈危险的炎症疾病。相关......

eGenesis、OrganOx联手,全球首例基因编辑猪肝脏人体实验震撼发布

2022年1月10日,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宣布完成了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的猪心脏人体器官移植,这项研究成为异种器官移植的里程碑,为广大苦苦等待供体器官的患者带来了新曙光。2024年1月18日,eGenesis......

32岁成为哈佛大学正教授、曾一度被赌场拉入黑名单,如今引领基因编辑2.0时代

提到CRISPR技术时,时常会把张锋挂在嘴边,而事实上,除张锋之外还有一位华人学者大牛在基因编辑领域做得“风生水起”,那就是DavidLiu(刘如谦)。回顾刘如谦的前半生岁月,颇有几分“天才少年”的意......

上海海洋大学成功获得快速生长基因编辑光唇鱼

近日,上海海洋大学承担的《克氏原螯虾和光唇鱼优质基因挖掘和标记》项目完成验收。光唇鱼俗称“溪石斑鱼”,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鲃亚科山区溪流性小型鱼类,其骨少肉嫩,味道鲜美,可食用、可观赏、可垂钓。上海海......

Tome花2.5亿收购DNA编辑技术公司,精准插入随心所欲

随着去年首款基因编辑疗法的获批上市,基因编辑领域获得了更多投资人的青睐,余热也延续到了今年的BD交易活动。不久前,生物技术公司TomeBiosciences在2023年末宣布完成2.13亿美元的A轮和......

2023年度CRISPR基因编辑领域十大研究进展,张锋实验室遥遥领先

这项研究凸显了CRISPR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也表明了大多数CRISPR系统是罕见的,只在不寻常的细菌和古细菌中发现。随着可用来搜索数据库的不断增长,可能还有更多罕见系统被发现。诞生于2012年......

盘点年度“九大科技事件”,基因编辑疗法在列

近日,知乎科技和科学领域的“破晓·2023科技回望”活动引来大量关注。活动以前沿突破为触角,发布年度“九大科技事件”榜单,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科技应用层,展现2023年科学技术领域的“破晓时刻”。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