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1-17 09:58 原文链接: 研究发现胚胎干细胞或有类似受精卵发育潜能

移除miR-34a的胚胎干细胞(红色)与正常胚胎干细胞的发育区别明显。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副教授何琳带领团队,通过移除一种名叫miR-34a的微RNA,成功让老鼠胚胎干细胞表现出类似受精卵的发育特性,能够成功分化成胚胎组织和胚胎外组织。何琳教授16日通过电子邮件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新的干细胞类型将帮助科学家从分子水平研究早期胚胎的首批发育情况,进而可用干细胞培育出更多组织。发表在《科学》杂志预印版上的这项研究对再生医学和干细胞疗法具有重要意义。

  胚胎干细胞和利用成熟体细胞培育出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只能表现出“多能性”,发育出胚胎内组织,但受精卵是最原始的“全能型”细胞,还能发育出胎盘和卵黄囊等胚胎外组织,为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营养交换和代谢提供支持。

  何琳团队不仅揭示出获得全能干细胞的全新机制,而且还提供了对这些细胞深入研究的细胞培养体系。“有了这些实验系统,科学家们能仔细分析胚胎在选择发育成哪种组织时的关键分子通道,这些认知对培育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意义重大。受精卵细胞只在精子和卵子受精后短暂存在,难以展开研究,而我们这次提供了一种强大的细胞培养实验体系。”何琳教授说。

  微RNA是一类不能转录成蛋白质的非编码RNA,被认为对基因表达调控至关重要。何琳团队发现,miR-34a像“刹车”装置,能阻止多能性干细胞发育出胚胎外组织,将其移除后,约20%的胚胎干细胞也能发育出胎盘和卵黄囊等细胞,并且这种全能型能维持一个月之久。

  他们还意外发现,miR-34a与一类特殊的逆转录因子存在关联。逆转录因子被认为是“垃圾DNA”,是从祖辈开始插入基因组内的外来DNA片段。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这些“垃圾DNA”不会对正常发育造成影响,但这次的研究发现,它们与早期胚胎的发育选择紧密相关。

相关文章

全球首例人胚胎干细胞来源肝细胞治疗肝衰竭成功

中新网长沙8月25日电(张莹洪雷)位于湖南长沙的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5日发布消息称,“利用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治疗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安全性临床研究”项目治疗的首位患者,目前生存状况......

研究揭示启动胚胎干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cJUN启动胚胎干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示意图。课题组供图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健康院)研究员刘晶课题组与西湖大学研究员裴端卿课题组合作揭示了染色质重塑复合物BAF和组蛋......

揭示mTOR调控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秦宝明实验室揭示mTOR调控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ThemTORC1-eIF4Faxiscontrolspausedpluripote......

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培养出“体外卵泡”

在繁殖过程中,卵泡为卵母细胞提供了一个充满液体的囊性生殖环境,并提供生殖细胞所需的减数分裂和生长信号。近年来,使用多能干细胞重建生殖细胞发育即体外配子技术,已在哺乳动物物种(包括小鼠和人类)中得到应用......

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培养出“体外卵泡”

在繁殖过程中,卵泡为卵母细胞提供了一个充满液体的囊性生殖环境,并提供生殖细胞所需的减数分裂和生长信号。近年来,使用多能干细胞重建生殖细胞发育即体外配子技术,已在哺乳动物物种(包括小鼠和人类)中得到应用......

无需雌性!日本科学家重建“体外卵巢”成功制造卵子

人类对于辅助生育技术的探索从未停止。近日,日本科学家在国际知名期刊《科学》上发布研究成果,表明成功在小鼠体外培育卵泡,并且产生可以成功受精的卵子,培育出有活力的后代。研究团队发现,当胚胎干细胞产生的卵......

胚胎干细胞研究最新进展

胚胎干细胞,是一种具有持久更新能力的细胞,它能够或发育成几乎所有人类的各种组织或器官,故其在医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人胚胎干细胞是在人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受精后约5—7天)中未分化的......

利用人胚胎干细胞构建的胚状体揭示BMP4破坏胚胎对称性

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人胚胎干细胞(ESC)在实验室中构建出早期人类胚胎模型,并且这种模型要比之前任何实验室构建的胚胎模型都要复杂。他们还发现蛋白BMP4的使用破坏这些胚胎......

我国首个胚胎干细胞产品标准《人胚胎干细胞》标准发布

2月26日,《人胚胎干细胞》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胚胎干细胞的产品标准,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生物学分会组织制订。记者从此次发布会上获悉,该标准综合考虑了科研、临床、产......

多梳蛋白PCGF5调控胚胎干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分化

5月1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姚红杰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中在线发表了题为PCGF5isrequiredforneuraldi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