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13 10:19 原文链接: 鸣禽辨音靠遗传

  鸣禽在幼年时期就能分辨不同的鸟鸣。一篇有关两种姬鹟属鸟的新研究认为,这种能力是由基因决定的。相关成果6月12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生态与演化》。

  鸣禽在幼年时期就能分辨同类和其他近亲物种的鸟鸣,但其背后的机制仍未可知,几个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早期经历、母体效应和遗传背景。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David Wheatcroft和Anna Qvarnstrm交换了斑姬鹟和白领姬鹟窝里的鸟蛋(这两种鸟栖息于波罗的海上的厄兰岛)。研究发现,这些雏鸟虽然由另一种鸟养大,但却对同类的鸣叫声反应更强烈。这表明早期的鸟鸣分辨能力并不依赖于早期的鸟鸣体验。之后,研究人员让这两种鸟杂交,发现杂交产生的雏鸟无论其母亲属于哪个物种,都会对斑姬鹟的鸟鸣声反应更强烈。这表明早期的鸟鸣分辨能力是由基因决定的,而且不受母鸟种类的强烈影响。

  这两种姬鹟属鸟的鸟鸣分辨能力建立在遗传基础上,这意味着地理活动范围重合且关系如此紧密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遗传分化,而且鸟鸣分辨能力可能在新物种的形成中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