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11 20:24 原文链接: 共享“一带一路”同担食安责任

全球贸易日深,食品安全成为共担的责任

依托一带一路,助力农业引进来与走出去,既是对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丰富和支撑,更是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有力促进。随着农产品贸易、投资合作的推进,中国将更好地连接世界,也面临着食品安全国际共治的新环境。

近日,第八届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在北京举行。据悉,本届论坛是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一项重要活动,主题为食品安全,国际共治。

农业发展是共同需求

自古以来,农业交流和农产品贸易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合作内容。通过古丝绸之路,欧亚非的农业文明互相学习,不断发扬光大。

今天,一带一路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另外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现代农业优势明显;在中间的广大腹地,农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也有不少国家正面临饥饿、贫困和粮食安全等问题。

加强生态农业和食品安全领域合作,符合沿线国家国情和现实需要,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生态化、集约化、可持续化,也有利于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论坛上指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认为,现代农业在给人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危机。各国开始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生态农业便是世界各国的选择,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生态农业是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生态农业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国蔬菜、畜禽和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检测的合格率始终稳定在96%以上,今年上半年合格率达到97.6%。

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额超过430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的23.6%。如果没有农业的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没有质量安全做保证,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农业领域和食品安全的合作就不会取得如此长足的发展。

全国首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山东省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9.95%以上。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表示,标准、监管和品牌三大举措有力保障了该省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

新西兰是一个小国,但据估计我们或许已经向6000万人出口了健康食物。向人民提供安全、高质量的食物,无论这些消费者在新西兰、中国还是其他的国家,对于新西兰而言都是一项重要的责任。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副部长高天说道。

食品安全是共同责任

张宝文指出,在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今天,食品的生产、销售、消费链条早已超越了传统国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部门仅仅凭借自己的努力就能确保这项工作。食品供应链的国际化驱使各国政府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来保障食品安全。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食品安全国际共治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面对农业生态保护、食品技术革新、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需求。打造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食品产业伙伴关系,将为沿线国家饮食安全贡献力量。

动植物检疫对于农产品出口还有奶蛋产品出口都非常重要。在这个领域开展合作,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极佳的机会,从而通过一带一路实现农业贸易。埃及农业部副部长萨夫瓦特艾尔哈达德表示。

在高天看来,确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拥有安全健康食物,需要建立食品安全文化,这要求各国制定全球公认的标准并严格执行,让各国能够以一种负责而高效的方式进行贸易。新西兰期待和中国进一步合作,探索相关机构如何互认食品安全和认证体制。

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质量安全的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的工具,而且也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我国在推动国际通行认证制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卫军介绍,比如跟农产品有关的,包括有机产品的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农业管理规范GAP的认证等诸多方面。推动国际经验互助、信息分享、结果互认等,既保证食品安全也保证贸易便利化。

伊利集团副总裁王维介绍,伊利在新西兰建立了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在学习借鉴当地很多优秀成果的同时,也发现当地工厂有一些标准远低于国内标准,为此伊利把一整套国内工厂运行标准带到当地,培养当地员工,帮助当地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足以说明中国食品企业有能力、有信心为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食品安全水平贡献更多的力量。王维说。

生态标签 跨境电商

食品安全的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一方面要实现生产源头的可控制,一方面要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可追溯。

目前,国际上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生态标签制度,在工农业中、在消费者中倡导生态健康和安全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友好产品。2012年,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启动了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制度。

国家质检总局通关司副巡视员康玉燕介绍,生态原产地产品是指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的良好生态型产品,实现了生态与原产地的有机结合。此外还运用大数据、互联网防伪溯源标签等技术,对生态原产地产品实施原产地溯源管理,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平台。

康玉燕说,目前我国受保护的产品达到429个,且创建了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示范区26个。据其介绍,在日本,需要有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标志才能进入日本超市,河北宽城板栗正是凭借这一标签实现了出口额年20%~30%的增长。

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5.8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1.7%。跨境电商和农产品的结合,也为农业贸易发展以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美国科学院公布:未来农业发展的五大方向

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联合发布了题为ScienceBreakthroughstoAdvanceFoodandAgriculturalResearchby2030的研究报告,描述了美国科学家眼中......

基因编辑要放开了?农业部发布重磅消息

4月28日,从农业部官网获悉,中国第一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落地,有效期为5年。同日,农业部发布《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评审细则》,该细则的发布将极大的加速基因组编辑育种的落地,具体如下:此外,农业农村部......

聚焦四类科技问题推动科技援疆

为推动新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引领带动全国农业科技力量,在着力解决水资源短缺、防控外来生物入侵、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强化绿色发展技术供给等四方面加快科技创新。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

湖南益阳稻田见闻:农人闲智慧机械插秧忙

片的稻田中,农人手拿成捆的秧苗,躬着身子将秧苗整齐有序地插入水田……春耕正当时,这样的场景在稻田里随处可见。但在湖南益阳的稻田里,《中国科学报》记者看到一番新景象。启动、前进、升降、插秧、转弯……4月......

跨部门协同:挖掘农业生产力布局的潜力

两年前在黑龙江调研的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博士朱安丰发现,部分农户有种植小麦的愿望。然而东北三省如今的小麦种植面积不足10万公顷。农业农村部原部长韩长赋卸任后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授通识核心课程《大国三农》,其......

浙江省“送农业科技下乡助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启动仪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近日,浙江省“送农业科技下乡助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启动仪式暨宁波市春耕备耕现场会在余姚市黄家埠镇上塘村举行,吹响了今年备春耕生产的“集结号”。活动现场设置了农业科技咨询等......

世界水日,专家聚首中国农大研讨“水”

3月22日,恰逢第31届“世界水日”。由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主办的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智慧水利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10位院士齐聚中国农......

气象站立田头农业气象观测网越织越密

央视网消息: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催生新发展动能。当科技和春耕相遇,会给麦田带来了哪些新变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今年的春耕生产更有看头。卫星观苗情高分卫星遥......

北京农业中关村核心引擎初步建成

记者17日从2023农业中关村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历经3年多的建设,北京市的农业中关村核心引擎初步建成,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立运营,建成了中心总部和三个分中心功能实验室和果业、温室园艺示范园。......

丁建宁代表:应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协同发展

“当前,科技和人才的创新、突破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扬州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丁建宁说,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也面临着重要挑战,主要表现为“四难”,即建立深度交叉合作难、获得交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