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14 02:39 原文链接: 社会各界送别“农田院士”朱英国

  “英才翘楚首创红莲播四海,国士擎天长留教泽伴人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遗体告别仪式13日在武昌举行,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于绍良,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代表,武汉大学师生代表,朱英国的亲属、生前友好等500余人前来送别。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和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英国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9日凌晨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13日上午,武昌殡仪馆遗体告别仪式大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朱英国遗体安详地静卧于花丛中,鲜红的党旗覆于胸前。大厅正中央悬挂着朱英国生前照片,周围摆满花圈花篮。仪式由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主持,校长窦贤康介绍了朱英国生平。

  朱英国于1939年11月出生,湖北罗田县人,1964年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留校任教,1975年被任命为湖北省水稻三系协作组组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英国长期从事杂交水稻和植物遗传研究,为我国粮食安全、杂交水稻种质创新、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一生是为国家粮食安全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

  从事科研半个世纪,朱英国始终心怀“为天下苍生饥寒终身奋斗”的坚定信念,常年顶烈日、冒风雨奔波在田间地头,是一位对土地对农民充满深情厚爱的赤子,更是一位孜孜钻研农业科学的学者,被誉为“农田院士”。他和研究团队选育的红莲型和马协型杂交稻新品种已累计推广上亿亩,产生了巨大经济与社会效益。

  他先后主持完成国家“863”“973”、国家支撑计划等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湖北省科学大会奖,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

  朱英国一直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先后招收100多百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遗传学、杂交水稻科学人才,桃李满天下。他爱生如子,提携后学,投入大量心血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是一名深受学生爱戴、敬重的恩师。

  朱英国常鼓励学生们:“敬业精神很重要,生活苦点没关系,精神不能垮。”

  “恩师一辈子亲力亲为,带着我们做课题、下稻田,为人没有丝毫的架子,那种单纯的工作氛围让每一个跟他共事的人永远忘不掉。”朱英国的第一个硕士生、博士生,现为武大生科院教授、植物遗传学家杨代常说,朱老师教会我一个朴素的道理:要做好一件事情,没有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是不行的。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姜星莉深情回忆,朱英国院士从来不为家事找学院,但凡找来,谈的都是关于科研基地建设、团队发展和人才培养。朱英国院士对事业的激情和对后学的关爱,为团队感召、凝聚了一批优秀人才。

  2001年得入“朱门”的胡骏含泪说,朱院士为人师表,品行高尚,谦卑和蔼,豁达包容,每一个学生都敬重他,从他身上感受到一个科研工作者为国为民的大家情怀,是人生的标杆。

  师生们表示,朱英国院士是共产党员的楷模,是我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他治学严谨、胸怀坦荡、待人宽厚、严于律己,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他执着科研的奋斗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的乐观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广大师生。

  “明志为家国,致远从科教;厚德长载物,文章可传道。”学友齐义鹏吟诵一首古风沉痛悼念朱院士。

相关文章

英遗传学家因欺凌行为被剥夺巨额资助

世界最大研究资助慈善机构撤销了授予顶尖癌症遗传学家NazneenRahman的350万英镑拨款,因为有指控称她在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ICR)工作期间,曾欺凌其他科学家和工作人员。此次撤回相关资助的决定......

教育部追授朱英国“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朱英国,男,汉族,1939年1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系我国自主培养的遗传学家、杂交水稻研究先驱者和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

让苍生不再挨饿“水稻院士”用一生履行承诺

8月9日凌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8月13日,朱英国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昌举行,武汉大学师生代表,朱英国的亲属、生前友好等500多人前往送别。“粮食安全要靠自己”在朱英国院士办公室......

让苍生不再挨饿“水稻院士”用一生履行承诺

8月9日凌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8月13日,朱英国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昌举行,武汉大学师生代表,朱英国的亲属、生前友好等500多人前往送别。“粮食安全要靠自己”在朱英国院士办公室......

社会各界送别“农田院士”朱英国

“英才翘楚首创红莲播四海,国士擎天长留教泽伴人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遗体告别仪式13日在武昌举行,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于绍良,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代表,武......

社会各界送别“农田院士”朱英国

“英才翘楚首创红莲播四海,国士擎天长留教泽伴人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遗体告别仪式13日在武昌举行,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李晓红,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于绍良,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代表,武......

科学家质疑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意义

外围遗传突变对疾病影响甚微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通过大量人群寻找与疾病或性状相关的DNA变异对于某种疾病而言,当比较足够多的患病与不患病人群基因组后,与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便有可能脱颖而出。这也是全基因组关联......

朱英国院士:“水稻候鸟”情系农民

秋风乍起,他奔赴广西南宁;寒冬来临,他又转战五指山下的海南;次年春天,他才揣着希望的种子返回湖北。今年7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顶着酷暑深入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实验基地考察。在......

朱英国院士:粮食生产应居安思危

朱英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实验基地时表示,我国的粮食安全要靠自己。该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

武大红莲稻:40年产学研启示录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抱此信念,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和他的科研团队一起求索了近40年。因为执著,他们培育的“红莲型”杂交水稻一路飘香,与日本培育的“包台型”和中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