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FeO3(BFO)作为室温单相多铁性材料,不但具有优越的铁电特性,同时由于电、磁、应变之间的耦合作用,可以实现用电场控制磁化,是研究新型多态磁电存储器的首选材料。最近有文献报道了在BFO单晶中又观察到了与铁电极化相关的可反转的二极管整流特性。这种受铁电极化调控的导电行为,不但增加了多铁性BFO材料的多功能特性,也更加丰富了BFO的物理内涵,除了铁电、铁磁和铁弹三个序参量之间的耦合,电输运特性与三个参量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光物理实验室金奎娟研究组,在氧化物薄膜的激光法制备和物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近,王灿副研究员、金奎娟研究员、吕惠宾研究员及杨国桢院士等人利用激光分子束外延设备,成功地制备了具有优越铁电性的BFO外延薄膜,并首次在BFO外延薄膜中观察到了可反转二极管特性和相应的电致电阻效应。研究表明,BFO外延薄膜的可反转二极管特性与铁电极化相关,二极管的正向导电方向受铁电极化的方向控制,因此二极管的极性随着铁电极化的反转而发生反转。他们分析了BFO外延薄膜与氧缺位相关的半导体特性,提出了受铁电极化调制的肖特基势垒模型,阐述了相关物理现象的产生和机制。该研究发表在Appl. Phys. Lett. 98, 192901 (2011).

  同时,他们与复旦大学等单位合作,系统地研究了BFO外延薄膜的阻变特性与铁电极化的关系,获得了电阻转变受铁电极化控制的实验证据,为设计和开发新型高密度铁电电阻存储器提供了材料和物理基础。由铁电极化控制的电阻转变现象被称为铁电电致电阻,与普通电致电阻的产生机制不同。普通电致电阻行为多数被认为是由于与缺陷相关的导电通道的形成和断开引起,是缺陷控制的非稳态行为;而铁电电致电阻是受铁电极化的两个稳态控制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所以铁电电阻存储可以克服普通电阻存储面临的稳定性问题。此外,传统的铁电存储器是利用铁电极化的两个方向表示二进制数据的,极化反转的速度很快,但是读取极化电荷的电压必须要高于骄顽电压,是破坏性读出,需要相应的恢复电路;而利用铁电电阻效应,可以通过电阻大小实现极化方向的读出,是小电压非破坏性读出,不需要恢复电路,可以降低能耗并获得更高的存储密度。相关工作发表在Adv. Mater. 23, 1277 (2011).

  新型铁电电阻存储不但可以克服电阻存储器的稳定性问题,并且保留了电阻存储的高密度特性、以及铁电存储的高速读写特性。相关研究为高速高容量铁电存储器的设计开辟了新的途径,这意味着在数字信息存储领域,有望诞生读写速度更快、体积更小、能耗更低、可靠性更强的新型非挥发存储器,可以替代市场上的多种存储器,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商业前景。

  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等项目的支持。

  

  图1. 电流电压(IV)关系曲线与铁电电滞回线。(a) BFO外延薄膜的IV曲线,显著的回线特征表示BFO薄膜具有电致电阻特性,图中数字表示IV测量顺序。(b) IV回线随测量电压增加逐渐增大。(c) BFO外延薄膜的铁电极化回线。

  

  图2. 可反转二极管特性与机制分析。(a)(b)(c)分别表示BFO外延薄膜初始态、向上极化、向下极化三个状态的导电特性。外加脉冲电压极化后,薄膜的IV特性呈现二极管整流效应,二极管导电极性方向可随脉冲电压极性即铁电极化方向变化而发生改变。(a')(b')(c') 分别对应BFO薄膜不同极化状态下的能带示意图,表示受铁电极化调制的Shottky势是导致可反转二极管特性的主要机制。

  

  图3. BFO外延薄膜的电阻依赖铁电极化变化的证据。(a) 不同脉冲电压下测量的剩余极化强度(脉冲电压幅度从-20V到20V,再到-20V);(b)施加不同幅度脉冲电压后,在4V测量的电流密度,表示BFO的电阻改变对应着铁电极化强度的变化。(c)BFO外延薄膜的压电力显微图(PFM),实现局部微区的不同极化状态; (d)导电原子力显微图片(Conductive AFM),表示BFO薄膜微区的电阻随极化状态的不同而改变。

相关文章

中国科大构筑出暖白光发光二极管器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课题组基于新型铜碘杂化团簇,构筑出低成本、高效率、高亮度暖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器件。得益于所设计的铜碘杂化团簇具备的高构型熵、高发光效率和宽光谱发射等特性,研究实现了高......

氧化铪基铁电存储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存储器的存储密度、访问速度及操作次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氧化铪基铁电存储器具有低功耗、高速、高可靠性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的潜在解决方案。现在普......

深紫外激光二极管室温下发射连续波

由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名古屋大学材料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天野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与旭化成株式会社合作,成功地对深紫外激光二极管(波长低至UV-C区)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室温连续波激......

理化所实现1微米厚的低工作电压、高效稳定发光二极管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器和照明颇具前途的设备。然而,基板上透明的锡掺杂的氧化铟(ITO)的不均匀表面形态或者残留物通常会诱发随后沉积的有机层的缺陷,导致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分流路......

2023年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资助申请指南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张梦然)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和乌尔姆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首个可编程光学量子存储器。新技术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纠缠“装配线”,其中纠缠的光子对会按顺序创建并与存储的光子结合。......

我国科学家成功制备白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科技日报记者吴长锋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肖正国教授课题组与化学与材料学院陈涛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表面能很低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衬底,实现了钙钛矿薄膜的巨量转移。相关成果......

可以处理新信号的光控二极管问世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发明了一种具有新信号处理行为的光控二极管,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ScienceReview)。未来集成电路的发展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

科学家研发出新的植入式瞬态可溶蚕丝蛋白存储器

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陶虎团队开发出了用于多模态信息存储加密的植入式瞬态可溶蚕丝蛋白存储器,相关成果于4月8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瞬态可溶存储器是柔......

Science发文!我国学者“存储—计算一体化器件”研究新成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974050、61725505和61905266)等资助下,华中科技大学叶镭副教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胡伟达研究员等合作团队,在存储—计算一体化器件研究方面取得进......

碳纳米管光电传感存储器件问世

电荷耦合器件(CCD)与电荷存储器件(Memory)作为现代电子系统中两个独立分支分别沿着各自的路径发展,同时具备光电传感和存储功能的碳基原型器件尚未见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