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9 12:39 原文链接: 2017中科院亮点:FAST首次发现脉冲星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2017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召开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批成果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天眼”FAST找到2颗新的脉冲星。FAST团组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经国际合作进行后随观测认证,两颗脉冲星通过系统认证,一颗编号J1859-0131,自转周期为1.83秒,据估算距离地球1.6万光年;另一颗编号J1931-01,自转周期0.59秒,据估算距离地球约4100光年。两颗脉冲星分别由FAST于2017年8月22日和25日在南天银道面通过漂移扫描发现。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新发现脉冲星。

  截至2017年12月,FAST已发现9颗脉冲星。

  搜寻和发现射电脉冲星是FAST的核心科学目标。银河系中有大量脉冲星,但由于其信号暗弱,目前只观测到一小部分。发现新脉冲星展示了FAST自主创新的科学能力,开启了中国射电波段大科学装置系统产生原创发现的激越时代。未来,FAST将有望发现更多守时精准的毫秒脉冲星,对脉冲星计时阵探测引力波做出原创贡献。

FAST航拍全景图

FAST观测脉冲星示意图

新脉冲星的归一化平均脉冲轮廓和单脉冲:A(上)为FP1平均脉冲轮廓,FAST通过约52.4秒漂移扫描(红色)产生信噪比为Parkes望远镜L波段积分2100秒结果(灰色)信噪比的3倍,表现出FAST高灵敏度优势;A(下)为FP1单脉冲轮廓;B为FAST采用跟踪观测5分钟,获得的另一颗新脉冲星FP2的单脉冲轮廓。

相关文章

FAST新发现填补脉冲星演化模型缺失一环

北京时间2023年6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中国天眼FAST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名为PSRJ1953+1844(M71E)的双星,其轨道周期仅为53......

稻城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开展脉冲星探测实验

近日,正处于系统调试阶段的稻城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DSRT)开展了我国首次基于射电图像序列的脉冲星探测实验,从连续射电图像中成功识别出脉冲星闪烁。DSRT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太阳射电监测“综合孔径相机”,......

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1月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领导的团队,通过FAST平台,采用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首次获得原恒星核包层中具有高置信度的塞曼效应测量结果。3月18日,李菂领导的团队通过分析包括FAS......

观测发现:船帆座脉冲星风云存在极强偏振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广西相对论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副教授谢斐博士带领国际团队观测发现,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辐射的偏振度趋近理论预言的最大值,证实了辐射区域的磁场完美有序,对粒子加速机制模型......

新疆天文台在射电脉冲星RFI消干扰研究中取得进展

射电频率干扰(RFI)消除是射电天文领域信号处理的研究重点。消干扰方法创新对脉冲星测时等天文测量工作有改进意义。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行星科学研究团组副研究员单昊及其合作者利用南山26米射电望远镜......

过去10年的重大装备:拓展人类探索视界

十年来,科技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奋力攻坚,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企业核心竞争力日渐增强,把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墨子号”探路量子通信2016......

姜鹏:守护中国天眼的追星人

在贵州深山的大窝凼里,有一群“追星人”,他们坚持绝对精准的科学精神,参与了“中国天眼”FAST从设计建设到调试运行的全流程,并不断进行前沿探索。在国家天文台FAST电子学实验室,总工程师姜鹏正带领团队......

“中国天眼”已发现660余颗新脉冲星

自2017年10月10日首次对外宣布发现脉冲星以来,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660余颗新脉冲星。“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

科学家提出中微子火箭模型解释超高速脉冲星起源

随着脉冲星观测不断增多,科学家发现不少脉冲星的速度超过1000km/s,并且数量不断增加。这些超高速脉冲星的起源尚不清楚。目前提出的超新星前身星内部对流不稳定、磁偶极偏心辐射、中微子-核子散射及中微子......

FAST首席科学家病逝5年,发现500颗脉冲星

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在这里仰望苍穹、倾听宇宙……2017年,首颗脉冲星被发现的一个月前,FAST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因病逝世。截至目前,科研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