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09 16:37 原文链接: 首次证实!怀孕会诱导身体发生表观遗传变化

  为啥拥有相同基因的同卵双胞胎却不能保证长的一致?这当中就是表观遗传学在“捣鬼”。表观遗传学告诉我们,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人类的身体,如何改变我们的生理机能,改变基因表达可以跨代传播。

来源: CC0 Public Domain

  迪肯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中心主任和首席研究员Leigh Ackland教授说,虽然妊娠是荷尔蒙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但很少人知道与生殖周期有关的表观遗传变化。

  而最新发表在《Epigenomics》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强调了怀孕的生理影响是如何持续的,以及一旦怀孕,身体就会在最微观的水平上发生改变。长期的表观遗传变化可能导致下一代疾病的风险增加。

  此前研究就表明,女性的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而且,其后代患肥胖、葡萄糖耐受不良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Ackland教授表示,这项研究对医学研究界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首次证实,人们的表观遗传会因外部因素而改变。这种现象以前在实验室或动物身上看到过,而在人类身上却没有。

  她进一步解释说,表观遗传标记就像一个开关,可以改变体内基因和细胞的活动。所有的个体细胞都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是在身体的不同组织中,基因的行为是不同的。这种行为可以由表观遗传因素决定,独立于基因的DNA序列。

  “这项研究是突破性的,因为它帮助我们了解生理是如何被环境所调节的,帮助我们了解癌症等更复杂的疾病,例如环境因素在其发展中起的作用。”

  表观遗传学对于理解、预防和对抗糖尿病和癌症等许多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包括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会导致疾病。一旦知道了因果路径,研究人员就能更好的找到治疗方法。 据了解,目前已有研究人员在研究表观遗传酶来改善癌症治疗。

  Ackland教授的研究对比了未怀孕的女性、孕妇以及产后20周的女性,以及对同一组孕妇进行产后8-10周和产后20周的比较,随后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类似的比较。

  一个重要的发现是, 患有2型糖尿病的女性与非糖尿病女性有不同的表观遗传学特征,她们在怀孕期间也有不同的变化。

  她说:“妊娠引起的表观遗传改变可能会导致这些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比如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症状,以及妊娠高风险。”

  Ackland教授表示:“孕期发生的表观遗传变化对未来的健康可能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长期影响。但是我们知道,孕妇的营养不良和其他不良事件可能会因为表观遗传而导致下一代的问题。”

相关文章

《“动物基因编辑产业促进”倡议书》发布

近日,第二届(2024)动物基因编辑抗病育种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研讨会上,《“动物基因编辑产业促进”倡议书》发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

一名患儿在临床试验中死亡,辉瑞DMD基因疗法再遇挫

·一名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在2期临床试验中去世,死于心脏骤停。这是辉瑞第二次宣布其DMD基因治疗药物fordadistrogenemovaparvovec在临床试验中出现死亡事件。当地时间2024年5月......

《自然》连发3项研究:锻炼有益身体分子证据揭示

科技日报北京5月5日电 (记者张梦然)锻炼对身体有益似乎已是公认常识,但这其实是一个笼统的认知,人们对其分子层面的奥秘还不甚了解。不清楚这一过程,会影响人们对锻炼强度、类型以及相应疾病和健康......

人工智能设计的基因编辑工具来了

在不断探索以前未知的CRISPR基因编辑系统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从温泉、泥炭沼泽、粪便甚至酸奶中搜寻各种微生物。现在,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步,他们可能只需按一下按钮就可以设计出这些系统。据《自然》报道......

科学家发现50个肾癌相关新基因区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在对癌症遗传易感性开展的一项新研究中,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癌症研究所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确定了50个与肾癌发病风险相关的新区域。这一成果有助推进对癌......

科学家首次发现线粒体基因编码第14个蛋白质

5月3日,《细胞—代谢》(CellMetabolism)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刘兴国团队与合作者最新研究成果。他们改写了教科书中“线粒体基因组编码13个蛋白”的论断,首次发现线......

决定“社牛”还是“社恐”的基因或找到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现在人们常说的“社恐”,其特征是会尽力回避处身公共场所或与人打交道;而“社牛”则与之恰恰相反。《自然·通讯》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果蝇体内一种调节社交网络结构的基......

新研究丰富酵母基因表达调控提升产物合成效率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黄明涛团队对酿酒酵母中的未折叠蛋白响应元件(UPRE)进行了改造,并应用于基因表达的动态调控。相关成果于4月30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以“创制UPRE......

青光眼基因治疗有望实现“单次给药,长效降压”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张秀兰团队与剑桥大学教授PatrickYu-WaiMan合作,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靶向敲除碳酸酐酶2(Car2)基因,在小鼠模型上单次给药获得持续降低眼......

新基因在藤壶适应底栖固着生活中的作用机制获揭示

近日,厦门大学教授柯才焕、冯丹青团队和副教授张原野团队等合作,在海洋生物基因组学和污损生物附着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遗传学》。该研究分析了代表性海洋污损生物藤壶附着和壳形成过程,......